俾斯麥轟走了奧地利,把北德意志各國拉入聯邦,就只剩下德意志南部的巴伐利亞、巴登、弗騰姆貝格和黑森-達姆斯塔特這幾個邦沒有合併過來。這幾個邦國從政治上是傾向於奧地利的,對普魯士“武力統一”的蠻橫作風很不以爲然。
更大的威脅還在外部,那就是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皇帝拿破崙三世。
拿破崙三世雖然比不上他叔叔,但也稱得上是歐洲近代一個比較強的君主。他對內團結大部分民衆,把自從波旁王朝復辟後數十年一團糟的法國整頓得像模像樣,經濟和軍力也大有發展;對外縱橫捭闔,先是聯合英國在克里木戰爭打敗俄國,又聯合撒丁王國發動意大利獨立戰爭,不但削弱了宿敵奧地利,還從中獲得薩伏伊等領土。在普奧戰爭中,拿破崙三世表面上支持奧地利,實際上又暗中與普魯士勾結,在戰爭中保守中立以牟利。他想以此爲理由,喫掉萊茵河西岸以及比利時等地盤,但遭到俾斯麥的拒絕。
如果不是遇上了俾斯麥,拿破崙三世確有可能成爲新一代霸主。拿破崙絕不會容許一個強大統一的德意志在中歐出現。拿破崙三世的底線就是南德各邦。他威脅說,只要普魯士敢把南德各邦也合併,法國就立刻宣戰。
(拿破崙三世)
對這種威脅,俾斯麥其實不在乎。俺們普魯士兵精將良,又經過兩場大戰的鍛鍊,就算打不過拿破崙,打你個“假拿破崙”還不是手到擒來麼!可是,光靠打仗,是沒法讓德意志邦國們心服的。普魯士“窮兵黷武”的名聲在外,德意志老百姓對統一也有疑惑。
俾斯麥決定想個計策,讓法國先出兵。這樣一來,普魯士的戰爭就成了“自衛反擊戰”,而且可以高舉“保衛德意志民族免遭法國人入侵”的民族旗號,爭取德意志各邦諸侯和老百姓的支持,進而把他們統一起來。
想讓法國宣戰,這事兒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俾斯麥之所以是牛人,就在於他總能創造機會,抓住機會。恰逢西班牙女王退位,西班牙政客們要選一位新的君主。俾斯麥就大力運作,鼓動威廉一世的堂兄利奧波德親王去繼位。
俾斯麥的主意是這樣的:如果利奧波德當了西班牙國王,普西一家,就會對法國形成兩面夾擊。拿破崙三世絕對不能同意這事兒。所以,只要利奧波德去繼位,法國必然會宣戰。這樣,普魯士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展開“自衛反擊戰”了。
事情開頭進行得比較順利。在俾斯麥的煽動下,普王威廉同意堂兄去西班牙繼位,並且把這事兒大張旗鼓向全歐洲宣佈。緊跟着,法國方面的抗議來了。只要威廉一世再雄起一把,拒絕法國的抗議,拿破崙三世哪怕爲了面子,也非得宣戰不可。
誰知道關鍵時刻,威廉國王居然慫了。這位平庸的君主被拿破崙三世的積威所震懾,臨陣脫逃,在1870年7月接受法國的抗議,表示不再讓堂兄去當西班牙國王。
俾斯麥費盡心機想的主意反過來打了自己的耳光,氣得吐血。他關起門來和他的哥們羅恩大臣、毛奇參謀長喝酒撒瘋,一邊哭一邊罵,這個昏君太氣人,老子決定辭職不幹了。
正所謂山迴路轉。拿破崙三世已經逼得普魯士服軟,還意猶未盡。他得寸進尺,又寫了一封趾高氣揚的密信,要求普王威廉保證從此不再提起這種繼承權。
這真是蹬鼻子上臉了。威廉當時正在埃姆斯溫泉休養,雖然心中很不爽,但也強忍着沒有發作。他含糊地回覆:“這事兒咱就不用再說了吧。回巴黎再從長計議。”然後他寫了個條子,讓首相俾斯麥去琢磨下,怎麼能不那麼丟臉地把這件事向外界公佈。
滿身酒氣的俾斯麥接到國王送來的條子,讀了一遍,朦朧的醉眼裏陡然射出精光。他大着舌頭問毛奇:“要是現在和法國開戰,咱們能打贏不?”毛奇噴着滿嘴酒氣道:“打贏沒問題。”俾斯麥一拍桌子:“那就成了!”
於是鐵血宰相提起筆來,把電文改成“普魯士國王懶得理法國大使,並命令轉告丫的:這事咱沒啥好談的了!”然後,他把這封電文送到各大媒體,在全歐洲廣而告之。
這道電文一出去,頓時全歐洲譁然。尤其是法國媒體,近些年來很奇葩地把本國定義在“歐洲良心,普世價值維護者”的位置。他們認爲普王威廉這是在放肆地侮辱我大法蘭西,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媒體的鼓動下,拿破崙三世也豪情萬丈,決定學習自己偉大的叔父,再來一次對德意志的征服。7月19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