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革命軍發動北伐前一年,北洋系就在長江流域幹了一場,實力大大削弱,所以北伐半年後,就從珠江流域推到長江流域。而且,縱觀之前的歷史上,北伐只有朱元璋成功了,一般情況,都是從北往南的統一形式。

中國的歷史走向,往往逃不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基本定律,所以滿清政府倒臺後,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

但想要把各地軍閥給打趴下,必須得有大魄力!
1926年,國共兩黨展開了深入合作,並組成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後,拉開了北伐的序幕。

北伐伊始,交戰雙方的兵力,天差地遠。革命軍所要面對的北洋軍閥,直系吳佩孚佔據兩湖地區及中原大部,擁兵20萬;皖系的後起之秀孫傳芳帶兵20萬,盤踞物產富饒的長江中下游五省;奉系張作霖更吊,坐擁東北,號稱東北王,手底下40萬軍隊不說,還有一套完整的軍工設備,自給自足;除此之外,山東的張宗昌也有十多萬。
而所謂的革命軍,撐死也就廣東的十萬人。

而且,縱觀之前的歷史上,北伐只有朱元璋成功了,一般情況,都是從北往南的統一形式!
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北方貧瘠南方繁華。
從南向北,過了長江流域,士兵們就會眷念南方溫潤的花街柳巷,比如太平天國,天王們只想在都城裏花天酒地,士氣更是再而衰,三而竭。從北往南,大不一樣,佔了煙籠江南,還想兩廣東莞。
朱元璋之所以例外,是因爲民族大義。

所以,無論是按照兵力對比,或者是常理推測,革命軍成功的希望,都非常渺茫。
兵者詭道也!
初出茅廬的10萬革命軍,愣是憑藉一股子信念,橫衝直撞,把久經沙場的北洋系將近一百萬大軍,給生生打垮!
1928年,隨着張學良東北易幟,歷時兩年的北伐戰爭結束,中國形式上完成了統一。十萬懟百萬,一省打天下,這種奇蹟,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究其原因,大概就兩點

一是外部的。
北洋政府自袁世凱死後,就分裂成好幾塊,彼此之間互相傷害。
北伐開始後,張作霖作壁上觀,孫傳芳保持中立。
而革命軍發動北伐前一年,北洋系就在長江流域幹了一場,實力大大削弱,所以北伐半年後,就從珠江流域推到長江流域。
況且,北洋軍系的成分複雜,壯丁土匪小軍閥,各有心思。

二是內部的。
革命軍既然敢北上,可以肯定的是,在前期,思想上暫時達成了統一,大家一致對外。尤其是以知識分子爲主的黃埔軍校,組成了北伐軍的骨幹力量,使得這支部隊靈魂高度集中,目的非常明確,行動上悍不畏死。這一點,二十年後的解放戰爭中同樣得到了體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