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复工复产现场记录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广西各级文化馆一直坚持的信念与追求。在后疫情时期下的全区群文战线在做好常态化防疫应对机制的同时,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与力量,以改革为动力、以融合为手段、以创新为抓手,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馆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更好地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3月24日,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组织编制了《广西文化和旅游行业加快全面复工复产工作指引》,为加快全区文化馆(站)、艺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全面复工复产指明了方向。

国画《出海之前》韩兆业 画

全区文化馆(站)全面实施复工复产至今近两个月来,广西群众艺术馆在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的统一部署与指导下,通过示范引领全区14个辖区市群众艺术馆、110个县(区)级文化馆等多级网络资源,坚持“多向发力”,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向互联网上进一步“开疆拓土”,深挖内涵和潜力,联动推动全区群文战线复工复产稳健开局,同时助力各行各业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号角。

截止5月22日,广西各辖区市群众艺术馆、各县(区)文化馆,以“文化馆+互联网”的形式,联合社会各界在“云”端共同推出原创作品摄影展、原创作品书画展等60多次,以文化赋能助力复工复产。

国画《保障供给》杨志勇 画

一、文化赋能

多元表达复工复产动人场景

“后疫情”时期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哪些改变?

在《广西文化和旅游行业加快全面复工复产工作指引》的指导下,疫情将推动线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向在线业态靠拢,并催熟了直播产业,并由此带来线下部分文化活动的重组和调整。云演出、云展览、云培训等新型文化服务模式将持续发展和创新,并逐渐取代部分现场活动,非现场的文化活动将不断提升体验度、参与感、互动度,这在后疫情时期将大有可为。

北海工业园区,复工的青年。摄影:黄坤

“心中有山歌,处处皆歌台”。全区群文系统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的公共文化线上服务,组织创作了一系列群众文艺抗疫作品助力复工复产,推出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和文化内容,如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等网络培训课程,满足了人民群众在防疫时期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北海工业园区,生产车间的老师傅。 摄影:黄坤

“春风送暖百花香,八桂歌乡似海洋,群英聚会有方向,区文旅厅来领航;过去唱歌屋外边,今日对歌在屏前,葫芦种在园边上,牵藤结果转进园”……一场被称为“云上歌圩”、“抖音”山歌王大赛在“三月三”期间热闹开演,唱田间地头、唱复工复产,表达复工复产动人场面。该赛事由广西群众艺术馆组织实施,采用网络直播、随手拍视频、话题讨论弹幕互动等线上形式,从三月下旬至今,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抖音”山歌王大赛活动接二连三举行,引得全区各地200多名山歌歌手纷纷通过“云端”一展歌喉。他们热情高涨,每天都把山歌大赛进行到凌晨是常态,每天数千条比赛记录信息昭示把歌王大赛活动移到云端是最有参赛激情的,打破了时间、空间与参与人数的限制,看点多、亮眼山歌曲目多,最终打造成一场场“永不落幕的歌圩”。

防城港市演员们在互相交流排演节目的动作要领

南宁、柳州、桂林、梧州、来宾、钦州、崇左等各市群众艺术馆全区群文工作者则用最朴实的镜头、最简洁的画面、最真诚的声音、最动人的舞蹈记录各地复工复产真实状态,为一线工人鼓劲加油,助力复工复产。

北海市群众艺术馆突破了自身的局限性,组织发动全市人民群众积极投入文艺战疫,以纪实的形式共创作了一大批原创摄影、美术作品。这些抗疫作品均为全市人民群众全力参与,多元化反映全市复工复产、复商复产的精彩瞬间。同时,北海市群众艺术馆还组织全市广大文艺爱好者创作了一套套创城公益漫画,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创建文化城市活动的了解。同时该馆以深入推进市委“党建领航”等“十大工程”的实施为契机,举办“党建领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纪实摄影作品展的作品征集工作。其中,为爱逆行、同心战“疫”的温情瞬间将列入首个展示板块的内容,以此聚焦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 甘于奉献的精神图谱。

国画《情系千万家》 张军盛

吴志光 摄1航拍北海冠岭旅游综合体及商业配套项目施工现场。

航拍北海冠岭旅游综合体及商业配套项目施工现场。

吴志光 摄2

现代果蔬产业扶贫示范园,一个村民正在大棚内劳作。

摄影:梁新

质检员在对产品作出厂检测,摄影:黄运键

二、开疆拓土

多元展示全民艺术普及内容

文化馆的责任与使命就是承担起全民艺术普及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之重任。发生疫情至今,顺势而为、逆势而上开展的线上全民艺术普及火热进行。

全区各级群艺馆、文化馆持续推出舞蹈、声乐、素描等全民艺术普及网络直播课程和慕课资源,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随时享受到文化艺术大餐,满足疫情期间群众多样化、“零接触”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2017年5月23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5周年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从2017年起,将每年的5月23日确立为“全民艺术普及日”,并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成为全国首个以省级确立推广“全民艺术普及日”系列活动的省区,声势浩大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系列活动,成效显著。

2017年至今,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分别与柳州市人民政府、南宁市人民政府、来宾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文化馆(站)艺术普及”、“唱响广西”、“壮美广西 多彩艺术”为每年一个主题,分别在柳州、南宁、来宾成功举办了三届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活动,全区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充分利用场地、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及讲座、培训、巡展等各种载体和平台,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和多种多样的途径向全民普及艺术知识,打造了一个各地群众体验艺术、展示艺术、交流艺术、欣赏艺术的大舞台,全区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推动了全民艺术普及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民艺术普及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20年是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开展的第四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促进全民艺术普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营造全社会参与艺术普及的良好氛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认知度和影响力。以“我的祖国”为主题,集中展现近年来全区全民艺术普及所取得的成果,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文化改革的成果,在今年的“5·23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到来之际,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贵港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贵港市委员会宣传部、贵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承办的第四届“5·23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贵港主会场活动在贵港市举行。

北海市旅游文体系统将开展5·23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文化北海 助力脱贫”——北海市文化艺术集中展示活动,共分《“大平台”普及全民艺术知识》、《“大展览”普及全民艺术欣赏》、《“大讲坛”普及全民艺术技能》、《“大展演”普及全民艺术精品》、《“大服务”普及全民艺术活动》等五大板块内容,以此促进全民艺术普及规范化、常态化,营造全民参与艺术普及的良好氛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柳州市群众艺术馆秉承“以文惠民,以文化城”的理念,开展“走进群艺馆 走近艺术普及”系列活动,将在全民艺术普及日期间用质朴温暖的皮艺手工制作课、异彩纷呈的舞台艺术作品回放、生动有趣的艺术培训直播课堂、妙手丹青墨香萦绕的美术展览、民族风情侗族大歌线上免费培训等活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市民无需远足,便可在“家门口”享受到多种多样的免费“艺术大餐”。

崇左市群众艺术馆则自4月12日至今已经开办了10多期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训练课堂,推出了口琴、钢琴、茶艺、认谱学歌等,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钦州市群众艺术馆近日举办了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胜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全民K歌声乐大赛。大赛以录制歌曲作品线上上传平台形式进行,对参赛人员不限演唱形式,不限专业,不限年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支持和众多名音乐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参赛选手演唱方式丰富又独具特色,歌声高亢嘹亮,情感丰富,振奋人心,充满了正能量。极大增强了该市干部群众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胜信心,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工作者致敬。

三、群策群力

创新“云”端服务内容与方式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广西各级群艺馆、文化馆依然面临向哪里突围、该如何更好生存的困惑。

最近,由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围绕行业发展重点、难点、痛点、热点问题的系列云上论坛——“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思考与讨论”在全国文化馆行业内受到关注。“疫情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影响的思考”“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还有哪些提升空间”紧扣行业热点,“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若干思考”“谈重大主题群众文艺创作”“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直击行业发展重点与难点……十一期论坛,主题鲜明、内容切实,抓人眼球。广西各级群艺馆、文化馆还组织集中投屏收看,学习劲头十足,文化馆人受益良多。优质的内容能带来高流量回报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以上论坛相关知识点与实战经验的推动下,广西群文战线“多向发力”,除了用足自有的微信等自媒体外,还联合所在的各市县(区)融媒体中心等,相继推出线上学艺、云讲堂、微课堂、微展厅等,将资源向线上转移突围,力争在“云”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有新突破,进一步使全区各级群艺馆、文化馆在后疫情时期的免费开放、线上全民艺术普及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为全民战“疫”提振精神,为合力战胜疫情,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装上了“助推器”。

为了提升群众文化服务的适用性和实效性,争取以线上的优点弥补线下的不足,选择适合线上的服务内容并打造效果最优的方式。

广西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和湖北省十堰市群众艺术馆联合开展的“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广西南宁—湖北十堰群众文化交流活动,自3月中下旬启动以来,社会反响热烈。广西南宁和湖北十堰两地群众积极参与,有爱国爱家乡的作品,也有抗疫题材的作品,特别是收到了来自援鄂一线抗疫英雄从前线发来的最美歌声。为及时展示此次活动的“好歌声”优秀作品,展现两地同心抗疫的决心和信心,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促进两地文化和旅游的交流发展。从4月3日起至今,共开展了10期“好歌声”展演“每周一播”活动,从两地征集到的作品中精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并以两地“一歌”+“一景”的展播方式,将壮乡大地和秦风楚韵的优秀文化和美丽风光同步进行线上展播。

广西群众艺术馆在五一前后开展送文化下基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活动,为广大企业职工群众送上一道丰盛的节日大餐,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情怀化作企业复工复产的动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馆排演的小品《脱贫村的幸福生活》等节目还参加了“中国梦·劳动美”2020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录制,这些节目抒发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豪迈壮志。

同时,广西群众艺术馆充分发挥各辖区市、县(区)、乡镇、社区(村)等资源优势,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沟通机制等多方面不断创新,在加强巩固文化服务适用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功夫,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

北海市群众艺术馆通过积极统筹全市文化、艺术资源,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艺术组织投身公益文化服务,共同构建全民艺术普及公益文化服务网络,如组织摄影爱好者走进公安干警等防疫一线展开“疫”线摄影活动、用镜头记录抗疫一线的人们不畏艰险认真履责的场面,记录特殊时期老百姓的生活;组织广大美术家和爱好者深入挖掘复工复产一线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典型,用画笔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进行了成功探索。

信息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综合整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删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