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非常多,孩子做錯事時無原則的袒護,做對事視而不見,只顧着單向輸出自己的教育模式,毫無溝通的教育模式對於孩子而言,無異於毒藥。所以,在教育中,父母務必要尊重孩子,他首先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其次纔是被寄予厚望的孩子。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提及《紅樓夢》,無論是衆人印象還是紅學研究者的解說,總是愛將目光放在女孩們的身上:比如風流嫋娜的林黛玉;端方嫺雅的寶姐姐;潑辣圓滑的王熙鳳;可愛嬌憨的史湘雲等等。
不僅如此《紅樓夢》中除了金陵十二釵爲人津津樂道,就連丫鬟們都被世人反覆琢磨品鑑,端的是風流美貌,品的是文采卓然,真真的大放異彩。
但是相比之下,《紅樓夢》中的男孩子們卻略顯遜色。除了歷史背景原因之外,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上來看一看,爲什麼紅樓中的男孩子們都不盡如人意。
在紅樓中,男孩們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共同點:那就是賈寶玉,賈珍,賈璉都怕爹。
爲啥怕呢?一是父輩不通人情的嚴厲,二是嚇人的棍棒教育!
1.父嚴:
比如寶玉,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小魔王,卻非常怕自己的父親賈政,每次被父親靠背書,寶玉都嚇得小臉慘白,而賈政對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則是非打即罵,不僅當着外人的面罵寶玉不成器,還爲着背書胡鬧等事動板子打過寶玉。
再看賈珍和賈璉,和寶玉的命運是同等悲慘:
賈珍懼怕自己的父親賈敬,而他在這種懼怕中也繼承了“父嚴”的教育模式,對待兒子賈蓉苛刻不講人情,甚至讓小廝將口水吐在賈蓉的臉上;而賈璉也是棍棒教育下的悲慘男孩,因爲一點小事就要捱打,着實可憐。
不得不說,賈家父輩教育的嚴苛,已經到了不通人情的地步。
2.母慈:
賈母的慈,並非是孟母三遷的理解與支持,而是無休無止的溺愛。
比如說有什麼好東西,穩重的丫鬟,第一時間都要給寶玉送過去;即使長大了喫飯也要坐在身邊,甚至時不時的抱在懷裏;甚至賈政不在府中,寶玉荒廢度日,沒有背書而被抽查緊張時,賈母還未其出主意開脫。
由此可見溺愛之甚!
所以,嚴父慈母,看似天衣無縫的搭配,但在無度中都喪失了教育的底線。
父輩本着打罵爲他好,卻造就了孩子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性格;
母輩本着寵溺爲他好,卻造就了孩子過於依賴,一事無成的結局。
紅樓中的男孩,與其說不盡如人意,不如說是父母失敗教育下的產物。
《紅樓夢》拿到今日看,其教育模式也大有可警戒之處。
而用教育詞彙來形容,則是無原則的“虎爸貓媽”教育,其中有三個教育的坑,寶爸寶媽們看看自己有沒有掉進去呢?
1.單向教育模式:
紅樓中的男孩們所接受的教育,均是單向給予的。
比如父輩的嚴厲和批評,母輩的溺愛和保護,都沒有真正去看孩子的需求與狀態,只是一味的輸出,這會讓孩子陷入到被動的地位,久而久之一定是唯命是從的,比如寶玉無論做的好壞,換來的總是父親的一句責罵;而行爲無論正與偏,賈母總是一味的袒護。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非常多,孩子做錯事時無原則的袒護,做對事視而不見,只顧着單向輸出自己的教育模式,毫無溝通的教育模式對於孩子而言,無異於毒藥。
2.無度的“虎與貓”:
在教育中,父母總是會進行分工,一剛一柔出現在孩子面前。
在適度的情況下,“虎與貓”的教育模式雖不盡善盡美,但也有可圈可點之處。
但是當“虎與貓”的教育模式無度時:虎爸的訓斥就成了發泄;貓媽的溺愛就成了毒藥。
所以,“適度”作爲教育的一把尺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父母的負面形象:
我們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而如果第一任老師的思維模式和行爲模式有失偏差時,孩子的路一定會走偏。
比如我身邊有位小朋友,他在不高興時總會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幼兒園班級裏的小朋友,很多都被他揍過。
家長們一度聯名,請求園方將這位小朋友進行退園處理。而這位小朋友的暴力行爲從何而來?
正是因爲他爸爸經常使用家暴,或是在家庭中經常使用暴力性的詞彙。
所以嚴父多逆子,慈母多敗兒,父母的負面形象和行爲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三.跳出“坑”,父母應該如何做?
無論陷入何種教育的坑,原因無外乎兩個:
一是以成年人的角度要求孩子,二是切斷了與孩子的聯結,不清楚他內心的訴求。
所以,意識到這兩點,避開教育的坑就有跡可循,有法可依啦。
1.教育的本質是愛:
教育本身是有溫度和深度的,而其原因在於我們在向孩子傳遞愛。
在《紅樓夢》中,賈家三個男孩在被父輩訓斥時,都讓人感覺不到愛的存在,反而是種情緒的宣泄。
局外人都是如此心情,更別提身在其中的局內人,面對無奈的教育時,會有多麼痛苦。
所以,當父母將愛放在心上時,以愛的角度出發,教育也就不再冰冷,變得既有溫度又有深度。
2.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在育兒時,爸爸媽媽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即把孩子當做是成年人的縮小版,而非具備獨立人格的人。
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第一種爸爸媽媽會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說教灌輸,將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模式去培養,而第二種則會更加尊重孩子的想法,比起做主,更多是完善與修剪孩子的想法,讓它具備實用性。
所以,在教育中,父母務必要尊重孩子,他首先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其次纔是被寄予厚望的孩子。
3.多溝通多引導:
想要避免單向教育的坑,就需要多與孩子溝通互動,瞭解他內心的想法。
在溝通中,寶爸寶媽們要善於使用引導性的詞彙,這會讓孩子更加願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也會激發他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將“我覺得應該...”轉換成“你認爲應該...”
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在這種提問中會更加願意思考與表達。
4.獨立且自由的生長:
當孩子一旦被父母的框架束縛時,他就不再有獨立的靈魂,而是父母思維的克隆體。
所以看到孩子身上的多樣性,瞭解孩子身上的可能性,這會讓孩子的靈魂自由生長,也會讓人生多姿多彩。
教育的本質是愛,而愛是孩子最堅強有力的後盾,在他自由生長的時候,爸爸媽媽無需隨身保護,只需要在身後躲鼓勵,就會讓孩子擁有巨大的能量,破釜沉舟!
教育從古至今都是一道難題,因爲它本就無解。
但在育兒的道路上,古往今朝,總有些失敗引人警醒的例子值得借鑑與趨避。
而紅樓男孩之悲,已經透過那書中的一生看的真真切切,爲人父母者也須警戒,切勿重蹈覆轍,將孩子推入深坑!
你認爲《紅樓夢》中的男孩緣何不如女孩大放異彩?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