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帝專門爲郭解之事召開了一次會議,御史大夫公孫弘憤慨地說:“郭解以平民的身份玩弄權術,因爲小事而殺人,人雖不是他親手所殺,事情的嚴重性卻甚於他親手所殺。官員又向朝廷彙報“儒生案”,還說按照法律,郭解確實無罪。

大家好,我們的大龍貓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前言:
古代的遊俠,大多喜歡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劫富濟貧,他們是平民百姓眼中的英雄,甚至是被壓迫者的救星。但是對於統治者而言,他們都是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大威脅。因爲再罪大惡極的人,都該由法律去制裁,縱使你是大俠,也不該以個人的名義去剝奪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否則,法律的尊嚴何在?在漢武帝統治時期,有一個鼎鼎有名的遊俠,他叫郭解,河內郡軹縣(今河南濟源市)人士。在某次武帝打壓各大地方豪強的行動中,大將軍衛青親自出面要保他,這引起了武帝的重視:“現在的俠客連大將軍都能收買了?”於是決意置他於死地。皇帝想除掉的人還有活路嗎?郭解最終還是命喪黃泉了。
郭解其人
找過“道士”算命的人,自然會對某些“神祕力量”深信不疑。西漢初期就有一個十分有名的算命者,她是個女人,名曰許負,是這位郭大俠的外婆。許負曾給漢文帝(武帝爺爺)男寵(鄧通)算命說:“他要被餓死。”文帝說:“豈有此理,我如此寵愛的一個人,怎麼可能會被餓死?我想給他多少錢就給他多少錢,有錢還能被餓死?”於是賜給鄧通一座銅礦山,讓他自己鑄銅錢。
景帝(武帝父親)嫉妒文帝對鄧通的寵愛,剛即位就剝奪了鄧通所有爵位和財富,鄧通最後還真被餓死了。
這位郭大俠是遊俠世家,父親也是個大俠,在文帝時期犯法被處死。
郭解長得又矮又小,性格卻十分剛強。矮小便容易受高大者的欺負,受到欺負,以他剛強的性格,怎能隱忍?這養成了他十分極端的性格,郭解年少時可謂是“陰賊”,因爲不能忍一時之氣而殺了不少人。
他有時寧願冒着生命危險,也要給朋友報仇。朋友若是犯法被官府通緝,即便是死罪,他也要去保他,也要把他藏匿起來。
在家沒事幹的時候,就靠偷鑄銅錢(文帝時曾短暫允許百姓自己鑄銅錢,不久後禁止)爲生,實在缺錢了,還去做盜墓賊。
郭解是福大命大,一般人像他年輕時這樣作惡多端,早就遭天譴了。
郭解年輕時的所作所爲,確實不是善良正義之人會去做的,是我不屑提之的。不過他到了中年,也開始反思自己的錯誤,做出了悔改,後來一言一行,都向正人君子看齊。
郭解中年時已是一方之豪強,無人不知其大名,他卻愈發謙虛恭敬。他姐姐的兒子憑藉他的名聲,做事喜好張揚,有一次與別人飲酒,那人明明已不能再喝,他卻強行灌酒,那人一氣之下殺了他。
他姐姐悲痛欲絕,揚言到:“河內郡誰人不知郭大俠之名?竟有人敢殺他侄子,郭解若不報仇,我不替兒子收屍!”於是將兒子的屍體陳放到大路的中央。
殺人者恐懼萬分,怕連累家人,親自前往郭解家中“自首”。郭解對他說:“這事的來龍去脈我清楚,是我家孩子做的不對,你沒有錯!”於是讓殺人者回家,姐姐不葬侄子,郭解親自去安排下葬。
在鄉里,郭解走到哪裏,行人紛紛避讓。有個人不信邪,每次遇到郭解,總是凶神惡煞地盯着他。有人想殺這位人,郭解說:“在家鄉都不能受到尊敬,是我自己德行不夠,爲何要殺人?”於是對官府的人說:“那人是我十分重要的朋友,輪到他服役時,還望通融一些。”
後來官府找人替政府服勞役,跳過了那人。那人先是不解,打聽清楚原由後心中五味雜陳,脫光上衣去郭解家負荊請罪。
古代的地方豪強都是地頭蛇,若是一個地方的豪強之間有仇,那個地區都不得安寧。
洛陽有兩個豪強家族結仇,當地很多名流去幫他們和解,均以失敗告終。郭解某次路過洛陽,聽聞此事,親自去調解,兩家仰慕郭解之名,表示以後願意和平共處。
郭解說:“我聽說洛陽豪強們多次幫你們調解,都失敗了。現在我郭解一來,你們就和解,豈不奪了洛陽賢大夫的美名。”於是連夜離開洛陽,囑咐兩仇家說:“對外聲稱是洛陽豪強們的調解,才讓你們放下仇恨。”
進郡縣衙門時,郭解不敢乘車進入,只敢走着進去,怕對官員失敬。
若是有人找郭解辦事,郭解總是義不容辭。能辦好的盡力辦好,辦不好的便最大限度地讓人滿意,然後纔敢喫別人請的飯。
郭解供養了很多食客和朋友,很多人怕他會因此貧困,每晚都有十多輛馬車過來,想接他的食客到自己家中居住。
西漢是個集權制帝國,豪強們在自己家鄉稱霸一方,難免會分走地方官員的勢力與威望,這給地方上的治理帶來了不確定性,這是中央政府的一塊心病。
西漢打壓地方豪強的辦法是:強制讓他們從家鄉搬遷到關中居住(京師長安周圍),賞賜給他們良田美宅讓其定居,畢竟天子腳下的地方更好管理,可以輕鬆壓制這些地頭蛇,削弱地方上的非政府勢力。
哪些人會被定義爲豪強呢?政府一般拿資產做評定,你家中資產多,就被算作豪強。
漢武帝元朔二年,朝廷要讓地方豪強遷徙至茂林。
郭解家中其實很窮,總是幫別人排憂解難,自己家還養了一大堆朋友,能有錢纔怪。他家本不該被定義爲豪強,當地政府的某官員卻把他的名字寫在“遷徙名單”上去了。
當時的大司馬、大將軍衛青也很仰慕郭解,他親自在武帝面前求情說:“郭解家窮,能否不讓他遷徙?”
武帝見堂堂大將軍,竟然幫一個“平民百姓”求情,頓時更不想放過郭解了,說到:“一個平民百姓的權勢,竟然能撼動朝廷的大將軍,讓你在皇帝面前爲這些事求情,可見他家中應該不窮!”
皇帝都發話了,誰還能換回呢?
郭解到了關中,認得他的和不認得他的,只要聽說過他名字的豪強們,紛紛跑他家去要結交這個朋友。
郭解的兒子對遷徙之事紛紛不平,殺了將郭解之名寫上“遷徙名單”的官員。
當官的也不是喫素的,官員的家人派人直接去皇帝那裏告狀。誰知道這人都到了皇宮門前了,竟被郭解的朋友趕來殺死。竟有屍體躺在了皇帝的家門口,這還了得!
武帝震怒了,他親自派官員追捕郭解。郭解人脈廣路子多,一直逃到太原才被官吏緝拿。不過錄口供時,官員們發現,郭解之前雖殺過人,但已經過去很久了,中間朝廷曾大赦天下,這樣算下來郭解是無罪的。
官員們調查“郭解案”,郭解很多朋友趕來作證,都誇讚說:“郭解是如何如何好,他的節行是如何如何高。”旁邊坐着一個儒生,他聽不得這些話,憤慨地當着衆人面說到:“郭解目無綱法,多次觸犯法律,哪裏配得上你們的稱讚之詞。”
後來就有人把這儒生殺了,還把他舌頭割了下來。官員又來調差“儒生案”,郭解卻不知道此事,更不知何人所爲。
官員又向朝廷彙報“儒生案”,還說按照法律,郭解確實無罪。武帝專門爲郭解之事召開了一次會議,御史大夫公孫弘憤慨地說:“郭解以平民的身份玩弄權術,因爲小事而殺人,人雖不是他親手所殺,事情的嚴重性卻甚於他親手所殺!”
武帝覺得公孫弘言之有理,令有關官員判郭解夷族之刑。
韓非子說:“儒生用修飾過的文辭鑽法律的空子,俠客用武力破壞禁令,他們都是法律的敵人。”
司馬遷說:“俠客們的所作所爲雖算不上正義,但他們言必行,行必果,已經承諾了就必須去施行,爲了一個承諾甘願拋棄生命,在危難之中拯救他人。事已辦成,卻不誇耀,羞於誇頌自己的功德。他們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啊!”
世俗鄙語說:“何必區分誰有德,誰無德?已經受益了的就是有德。”
“偷了珍珠的人被視作盜賊,偷了政權的人成了諸侯。”
有關郭解,有關俠客,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