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大多數的家長都忍受不了孩子撕書,看到孩子撕書就開始責罵。當然,家長也不能縱容這樣的行爲,父母可以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這是書,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撕的。

前段時間,我看到網上的圖畫書有活動,然後我給孩子們買了很多書。他們小時候喜歡讀書,所以我也喜歡給他們買書。然後我很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我的一個鄰居。有需要的書可以在活動期間給孩子們買。但母親說:“我不想給她買書。當她得到它們的時候,她做的一件事就是撕碎它們。我以前給她買的。不管是哪種書都,我都可以試着把它撕碎。她父親說,這個孩子跟着他,從小不愛讀書,不愛學習。”聽了之後,我還是很驚訝。事實上,孩子們撕書是很正常的。但正因爲如此,家長們認爲他們不喜歡學習。有沒有太武打破了它?其實,家長不應該這麼早就給孩子貼上這樣的標籤,很可能是你誤會了。

孩子爲何會撕書?

對於小孩子來講,他們都是通過手來探索這個世界的,而且他的大腦和身體的發育也是需要這樣的活動來刺激的。手的敏感期是孩子認知世界的開始,孩子拿到書後會撕開、嚐嚐紙的味道、聞聞紙的氣味等等,這個都是在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探索的慾望,家長不應該阻止。而且在孩子的意識裏沒有金錢,他們不知道撕書有何後果,只是覺得好玩而已。所以孩子撕書的行爲和喜不喜歡學習沒有一點關係,家長不要因此就給孩子貼上了“不愛學習”的標籤。

孩子很享受撕書的過程

如果家長認真觀察的話會發現,其實孩子在撕書的時候是很開心的。而且面對不同材質的書,孩子撕書的姿勢和手法都不一樣,其實孩子在撕書的時候也有思考:怎麼才能把書撕開?對於孩子來講,他們也有在認真、用心的去完成這件事。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很享受,也鍛鍊了他的手眼協調能力。

面對孩子撕書,家長怎麼做?

1.冷靜對待

可能大多數的家長都忍受不了孩子撕書,看到孩子撕書就開始責罵。如果這樣的話,就會讓孩子覺得是書讓自己捱打、捱罵了,最終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討厭書。當然,家長也不能縱容這樣的行爲,父母可以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這是書,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撕的。如果孩子還是想撕的話,可以用一些廢舊的報紙之類的東西代替。

2.將錯就錯

如果家長髮現這本書已經被孩子撕壞了,而且也沒有修復的可能了,那就將錯就錯,乾脆讓孩子撕個夠。當孩子自己也覺得撕的差不多了,他就會轉移注意力去做別的事情。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既尊重了孩子無意犯錯,又保護了孩子探索的慾望。

3.和孩子一起修補書籍

如果孩子被孩子撕了,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修補書籍。讓孩子知道,書被撕壞後,即使粘好了也不好看了。而且在補書的過程中讓孩子體驗到這種不易,讓他慢慢學會愛惜書籍。

4.爲孩子選擇合適的書

家長給孩子買書的時候也不要盲目,最好能根據孩子的發育特點以及喜好來買。孩子在1-2歲的話,家長可以買那種布書或者是紙質較硬的繪本。或者是孩子喜歡車,那就可以買和車相關的書,這樣孩子也不捨得撕掉的。如果書裏的內容超出了孩子的認知範圍,自然是提不起孩子的興趣的。

讓孩子從小養成愛讀書、愛閱讀的習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喜歡看書,不需要家人的逼迫,自己就能鑽進書裏。可是遇到那些不適愛看書,甚至撕書的孩子,家長也彆着急。你的批評、斥責只會讓他離書越來越遠。父母尊重孩子的這種行爲,並且進行合理的引導,孩子也是會愛上看書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