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用心瞭解歷史中沉澱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果然,酒宴上的那些大將聽過之後,一個個都表示願意交出兵權。這時,趙匡胤又有一個很重要的舉動,就是安定人心。如何安定呢?以利相說。趙匡胤接着說,其實大家徵南討北最終都是想過好日子,以後我一定會善待大家,官爵都不會少,這話也就是讓大家放心,兵權收了,是解除憂慮,但是,好處不會少的。
歷史上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許多人都很熟悉。在唐朝末年,經歷了五代十國的混亂,趙匡胤經過“陳橋驛兵變”事件順利地登上了皇位,並開創的新朝代北宋。但是,當上皇帝的他卻日夜憂愁,因爲,自己這個皇位是“搶”來的,所以,他也擔心自己的皇位也被他人搶去。
趙匡胤將自己的煩惱告訴了趙普,趙普提出的建議就是收權,將前期給予那些與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的兵權收回來。趙匡胤開始於心不忍,但後來想想也只能如此,這便是“杯酒釋兵權”的前因。
那些兄弟如今都是功臣重將,趙匡胤要收回他們的兵權,本來是件困難的事。但是,趙匡胤卻通過酒宴巧妙佈局,順利收回兵權,他是怎麼做的呢?背後又有哪些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呢?趙匡胤能夠成功,筆者覺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的原因,選擇時機得當,平穩局面選擇開始階段,各方勢力尚不穩定,異心未生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能夠取得成功,首先是他選擇了合適的時機。當時,天下初定,自己登上皇位,那些當年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換得安定的朝局,換得自己的爵位,尚且還未有異心萌發。在這個時間選擇收回兵權,一方面,會出其不意,讓人無其他推脫理由;另一方面,那些兄弟們也尚未被權力薰陶過久,不至於放不下。
其實開創基業,在期初階段定型和規章都異常重要,俗話說,開始把規章講清楚,後期就不怕一團糟。在生活工作中也一樣,不要擔心開始講規則傷情面,後期如果出了差錯,在責備對方,只會更加傷害感情。而且,在做事情前,應有的規則不能變,在規則之外再談感情,否則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第二個原因,方式運用得當,以柔克剛,剛柔並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趙匡胤在方式上選擇的非常好,這點值得後人欽佩。因爲古代的皇帝,比如漢高祖劉邦,在大業初定以後,就和呂后一起聯手除掉了大功臣韓信。趙匡胤初登寶座,想要收回兵權,也是可以理解。並且,他採用的是柔和的方式,而沒有像劉邦那樣誘殺,也沒有像朱元璋那樣以莫須有方式去殺害權力大的功臣。
相比之下,趙匡胤設下酒宴,在酒過三巡之後,將自己的苦衷吐露出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告訴那些同來飲酒的兄弟,自己現在也犯了心病了,總擔心奪來的皇位也被別人奪走。那些將軍們一聽,嚇了一跳,一個個趕緊地表忠心。
趙匡胤卻說,你們的忠心我是不懷疑的,但如果有一天,你們手下的士兵也逼迫你們黃袍加身,又當如何呢?這裏,趙匡胤話說得非常巧妙,他既表示自己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這些人,讓這些人放心;又言外之意告訴自己的不得已,讓這些人主動找出處理辦法,主動放棄兵權。
可以說,趙匡胤是一個很厲害的領導,能夠軟硬兼施,讓人主動放棄兵權,同時,又安慰大家,解除了大家的後顧之憂。
第三個原因,趙匡胤心理戰術用得很好,讓將軍們有所顧慮而甘心放棄
趙匡胤在酒宴上將大家聚在一起談論這個事情,所有人聽到後都嚇壞了,當即都表示願意交出兵權。事後,第二天,難道不怕有人心裏面有小貓膩,有反悔嗎?這其實就是趙匡胤的心理戰術了。
當時,酒宴上大家都表示同意,即便是心中不太贊同的人,在看到其他人贊同以後,也就將這種不贊同的意念慢慢磨滅了。這其實就是一個博弈,如果都贊同,那就也贊同,畢竟,大夥贊同,一個人不贊同,被收拾的概率幾乎就是百分之百。所以,趙匡胤乾脆就聚集全部人,一塊說,讓大家一起表態。
既然都表過態了,即使心中不贊同了,也會有所顧慮,自然此事也就成了。再加上,古代帝王之心難測,如果真的落下個韓信的下場,豈不是更加可悲。皇帝已經說明了內心有憂慮,他們自然得想辦法解憂。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可以說是選對了時機,在政權初步建立時就採取措施,避免了後期可能出現的差錯;運用了正確的方式,剛柔並濟,也爲自己留下了美名,同時懂得心理戰術,成功地讓所有手握重兵的將軍都交出了兵權。這其中的智慧,確實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