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小朋友表达对动物的感受,是一种共情力的表现,爸爸妈妈不要说“鱼不会疼”“鱼就是用来吃的”这样类似的话,不仅会抹杀小朋友的表达能力,“感同身受”的能力也会被影响和破坏。小朋友爱惜小动物,也可以归纳为爱心的表现,在他的内心没有人和动物的距离感,但是,爸爸妈妈需要稍微把控一下这样的共情力,让孩子正确面对情绪。

小朋友吃鱼时会问鱼疼吗,这是一种感同身受的表现,但不能成为不吃鱼的理由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朋友的大脑意识会越来越强,对于接收到的信息处理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小朋友从读过的绘本中,能够知道动物的可爱,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更能够感同身受地想象动物的感受。

爸爸妈妈常常看到一些培养小朋友共情力的方法,而如果正确对待这种共情力,又能教会小朋友客观看待问题呢?

01.

对孩子说出“鱼会疼吗”这种话,需要表示认同他的心情

对于孩子的共情力,爸爸妈妈应该感受欣慰,并且欣然接受它。它能够对孩子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帮助小朋友在“万千宠爱”中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让他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小朋友爱惜小动物,也可以归纳为爱心的表现,在他的内心没有人和动物的距离感,但是,爸爸妈妈需要稍微把控一下这样的共情力,让孩子正确面对情绪。

吃鱼这件事,是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世间万物的生物链循环和每日的营养膳食搭配,通过一些绘本的故事或者生活中的常识,循序渐进地影响小朋友的想法。既不破坏他的共情力,还能够帮助他相对客观地看待事物。

02.

小朋友“感同身受”能力的培养

小朋友能够时常站在他人的位置,尊重他人的感受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们也将它称之为共情能力。它能够帮助小朋友做到“心中有他人”,情商的培养也可以从中入手。

1)做好自己的前提下,尽力帮助他人。小朋友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一般都会伸出援手,他们比较容易动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他人的难处。这时候,爸爸妈妈要帮忙分辨,并且给予适当的协助,鼓励小朋友尽自己的“力所能及”帮助他人,也会让他从中感受到快乐。

2)鼓励小朋友表达情绪和接纳情绪。开心的、快乐的、难过的、沮丧的等等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勇于表达,学会了接纳自己的情感,才能够更好地走进他人的情绪。

3)爸爸妈妈给小朋友建立榜样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能够给孩子做一个很好的示范。比如爸爸对妈妈的关心,妈妈对爸爸的关心,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的关心。我们做给小朋友看,他的模仿力很强,也许刚开始只是表面行为的模仿,久而久之,这就会成为发自内心的体会他人了。

4)亲子共读绘本的时光需要把握并且使它发挥作用。绘本的故事丰富多彩,当然也有针对了解情绪和尊重情绪的绘本,比如《我的情绪小怪兽》,3-5岁是小朋友共情力锻炼的最佳时期,这本童书正适合这个年龄段小朋友阅读。亲子间的阅读时光是高质量陪伴项目之一,好好把握,事半功倍。

总结:小朋友表达对动物的感受,是一种共情力的表现,爸爸妈妈不要说“鱼不会疼”“鱼就是用来吃的”这样类似的话,不仅会抹杀小朋友的表达能力,“感同身受”的能力也会被影响和破坏。对于小朋友的表达,爸爸妈妈应该正面回应,表示认同、理解和尊重,再从客观的角度,讲给孩子听日常的道理。

在合适的年龄段,爸爸妈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日常细节,锻炼小朋友“感同身受”的能力,但不要过于感受。同时,要教会小朋友多维度地看待事物,客观地了解事物,鼓励表达和接纳情绪是锻炼“感同身受”能力非常关键的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