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总共有2个首都,分别是初期的南京和后期的北京,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明朝时期还花大力气建造了一个奢华的首都:中都凤阳。看到凤阳后,很多人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朱元璋的老家嘛,没错,这个凤阳就是朱元璋的老家。

公元1368年,朱元璋把群臣召集在一块,商量建都之地。之所以没有直接把南京作为首都,是因为一些大臣认为自古得中原着得天下,把都城建立在中原地区,无论控制东西南北都很容易。朱元璋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临濠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何如?”意思是在临濠设立中都,群臣都很赞同。

朱元璋把临濠府改为中立府,之后又改为凤阳府,朱元璋打算把老家作为正式首都,南京则作为陪都。说干就干,朱元璋一向以节俭著称,但是为了兴建中都,他不惜花大把的银两,倾全国之力,一切都是高标准,严要求。

经过6年紧张建设,到了1374年,朱元璋来到中都凤阳视察,就在朱元璋视察完毕,他突然宣布停止中都建设。至于停止的原因,《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九)记载“以劳费罢之”。明朝永乐年间,改凤阳府为南直隶(与北京所在的北直隶地位一样)。

到了清朝时期,凤阳府的地位有所下降,成为一个普通的府州。民国成立后,废掉之前的府,改为凤阳县。1938年,安徽省省会迁往凤阳县蚌埠镇,1947年,蚌埠独立为市,凤阳县的规模得到了缩减,慢慢的才成为今天的凤阳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