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達向路遙提出離婚,但路遙以女兒還小,並沒有同意。然而在路遙住院期間,兩人竟一度要斷絕關係。

路遙作爲當代頗負盛名的作家之一,他筆下《平凡的世界》曾獲茅盾文學獎,深深地影響了我們這代人。直到現在,該書仍然佔據暢銷書榜單。然而,路遙在用燃燒生命式的強度,寫完這本書後,就因肝腹水病危住院,不久便與世長辭。路遙在文學上成就斐然,私生活卻是一地雞毛——

路遙臨死前,兄弟反目,老婆逼他離婚

路遙和妻子林達,相識於微時,一起攜手踏過了難忘的知青歲月。1978年,路遙和林達進入了婚姻的殿堂。後來,路遙進入延安大學深造,手裏只有18塊錢補貼。

多虧了林達的鼎力相助,才讓他順利畢業。但是時間一長,兩人的婚姻還是佈滿了裂痕。文學家的創作總是忘我的,他經常把自己關在屋中,獨自創作。

但生活不只是筆墨紙硯,還有柴米油鹽。家庭的重擔壓在林達一人身上,對一個女人來講,實在是有些心酸。1986年,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更是到了如癡如醉的境界。

他根本不知道,以前溫柔體貼的愛人,如今早已被生活磨掉了棱角。終於,長久以來的壓力爆發了。林達向路遙提出離婚,但路遙以女兒還小,並沒有同意。

面對路遙的挽留,林達顯得十分決絕。此後,她又多次向路遙提出離婚,卻都被路遙拒絕。兩人的生活,一度陷入死亡一般的寧靜。無法排解生活的苦悶,路遙索性選擇逃離,一頭扎進文學創作之中。

1988年,他終於完成了這部時代鉅著——《平凡的世界》。1992年,因爲長期高強度的創作,路遙的身子終於垮了。在路遙住院期間,妻子林達只去看望了一次,並堅持提出離婚。

這次,路遙終於答應了。兩人從此老死不相往來,林達也被外界指責其“冷血”。然而7年後,路遙的親弟弟王天樂又說出實情:這事不怪嫂子。

王天樂是誰?他是路遙的四弟。然而在路遙住院期間,兩人竟一度要斷絕關係。人們都不理解,手足兄弟何以至此?這要從一件小事說起。

起初,路遙與王天樂是一母同胞,感情十分融洽。1980年,路遙爲了幫他在城裏找工作,背地裏還不知求了多少人。可見,路遙對這個胞弟,的確是盡到心了。

但文人的世界裏,多少有些缺陷。兩人頻繁接觸後,總是掌握不了火候。路遙脾氣本就暴躁,弟弟同樣自視甚高。總是認爲路遙的文學沒有用,改變不了生活的拮据。

這句話,極大刺激了路遙的自尊心。二人因爲這件事,時常吵得不可開交。後來路遙病重住院,王天樂不願意來看他。路遙就認爲,是因爲自己在他眼裏,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後又打着自己的旗號,在外面借錢。

這件事這讓路遙十分寒心,兩人到死都沒有和解。1992年11月17日,窮了一輩子的路遙,永遠離開了我們。而當時,他的女兒路茗茗只有十三歲。路遙死後,他的著作財產權,由前妻林達和女兒共同繼承。

右爲王天樂

多年後,女兒和親媽對簿公堂

後來有一次,路茗茗看到市面上父親的著作,竟存在很多粗製濫造的現象。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在很多年前,母親林達就揹着她,簽署了書籍出版的事宜。

路遙活着的時候,是個“寵女狂魔”,父女感情十分深厚。路茗茗得知真相後,表現很氣憤,下定決心要維護好父親的名譽。

2004年8月24日,路茗茗一紙訴狀,將母親和兩家出版機構告上公堂。狀告其侵犯了著作權,最後卻以失敗告終。母女關係,也一度陷入了僵局。

或許人生在世,就是一筆算不清的賬。就像他寫的那樣:“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路遙把一生都奉獻給了他愛的土地,他愛的文字。縱使頗多遺憾,對於他而言已是圓滿——

路遙死後15年,他的至交好友賈平凹,曾寫文追悼說:

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是一個氣度磅礴的人。但他更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