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們盤點了史上最暢銷的17個遊戲IP,它們無一例外全部擁有10年以上的歷史,其中大部分IP今天仍在出新作。創造新IP是一件頗具風險的事情,近年來很多大廠都在保守地出續作。不過過去7年間,也有一些很成功的全新遊戲IP問世,大膽開拓的同時也收穫了銷量,下面就盤點了“近7年間最成功的15個全新遊戲IP”,一起來看看吧~

美國末日 2013

  在2009年《神祕海域2》推出後,頑皮狗首次分成了兩個團隊,一個負責《神海3》,另一個負責製作新遊戲《美國末日》。《美末》負責人Druckmann在大學期間就想做一款結合Ico玩法與殭屍末世背景的遊戲,其中男主是個警察要保護一個小女孩。後來這個想法就發展成了《美國末日》。

  《美末》發售後大獲成功,當時是PS3所有遊戲中評分第5高的遊戲,喬爾和艾莉的故事與關係感覺很真實,大受歡迎。而遊戲的戰鬥玩法也讓人眼前一亮。本作發售後7天時間內就賣出了130萬套,三週後突破340萬。續作《美國末日2》也成爲無數玩家最爲期待的遊戲之一。

看門狗 2014

  《看門狗》從開發原型到正式發售耗時5年,2009年最初僅有10人負責,後來逐步擴大至上千人、預算約6800萬美元。它採用新的Disrupt引擎,可以更好的模擬環境交互,提供更流暢在線體驗。遊戲設定受SCADA系統、震網病毒、匿名者黑客組織等啓發,主打賣點是“一鍵入侵/操控整座城市”。

  《看門狗》是育碧近些年新創的都市黑客題材遊戲IP,預購數量是當時育碧所有新IP中最高的。雖然首發時被指責縮水,但發售首日依然很熱賣,一週內賣出了400萬套。到2015年時該遊戲總銷量已破千萬。系列最新作《看門狗:軍團》也計劃在明年推出。

命運 2014

  開發商Bungie於2010年推出《光環:致遠星》後就開始製作《命運》,當時Bungie與動視暴雪的“十年之約”正好到期,因此“命運”這個新IP完全歸Bungie所有。該遊戲曾號稱擁有來自動視暴雪的5億美元投資,但Bungie稱5億是包含了宣發等各種費用,開發成本遠遠不到5億。到2013年時遊戲已基本開發完畢,但劇情部分因太緊湊、線性而被重做,2014年才全面上市。

  2014年動視稱《命運》是最成功的新遊戲IP,全球收入突破5億美元;到2015年11月遊戲已擁有2500萬註冊用戶。其續作《命運2》也備受好評,2019年10月還登陸了Steam。

奇異人生 2015

  《奇異人生》由Dontnod Entertainment出品,2013年4月開始開發時團隊只有15人,且原擬做成一部完整的、獨立發行的遊戲。後來Dontnod與SE聯手,開發團隊規模變大,遊戲也決定分章節發售。《奇異人生》核心玩法是“時間回溯”,這是Dontnod在前作《勿忘我》中已經試驗過的;遊戲背景設定在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採用改良版虛幻3引擎。

  《奇異人生》首章發售後就收到大量好評,Steam好評率高達96%,同年7月遊戲銷量突破100萬,並且各章節之間的玩家粘性非常高。截止2017年5月它賣出了超過300萬份。該IP下還推出了前傳《暴風前夕》和續作《奇異人生2》。

消逝的光芒 2015

  Techland《消逝的光芒》開發進程從2012年初就開始了,官方稱它並非《死亡島》系列續作,而是完全原創的新IP,並且會擁有更高自由度、更豐富的內容與玩法。遊戲原計劃加入類似《鏡之邊緣》那樣的跑酷機制,但後來改用更自然的動作系統,而遊戲的故事與環境設定也經歷了重做。

  《消逝的光芒》發售後,首周玩家數突破120萬,實體版銷量在美國打敗了GTA5、教團1886等大作。在所有“恐怖生存類”遊戲IP中,《消逝的光芒》是首月銷量最高的。截止2015年8月,該遊戲銷量已突破500萬,目前其續作《消逝的光芒2》是Steam玩家最期待的新遊戲之一。

血源:詛咒 2015

  2012年《黑魂:受死版》發佈後,索尼就表示想跟FromSoftware聯手做一個新遊戲,後來就有了《血源:詛咒》。它跟FS社以往作品並沒有聯繫,不過宮崎英高承認“血源帶有惡魔之魂的DNA和關卡設計理念”。該遊戲與《黑魂2》同步開發,故事方面的細節比《黑魂》系列更豐富,而敘事方法也是碎片拼湊式。

  《血源》發售後日本地區的首周實體銷量爲15萬2567套,排名第一;在北美其首月銷量也排第二。截止2015年9月《血源》賣出了超過200萬份,超出了索尼的預期。由於該IP屬於索尼,因此是否出續作不由宮崎英高說了算。

奧日 2015

  《奧日與迷失森林》由Moon Studios共開發了4年,第一年後被微軟收購。Moon Studios是一個成員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工作室,沒有特定辦公地點。遊戲的設計受《獅子王》、《鋼鐵巨人》等啓發,是一個成長的故事;藝術風格爲手繪畫風,有點類似育碧《雷曼》新作,採用Unity引擎。

  《奧日與迷失森林》受到很多玩家好評,官方稱遊戲發售一週之後就已經回本,遊戲的Steam版好評率達95%。續作《奧日與鬼火意志》也已於2020年3月發售,好評率達94%。

噴射美少女 2015

  任天堂有很多超級經典的老牌IP,而近些年他們又創造了一個新的《噴射美少女》系列。早在2013年中期,一位《動物之森》開發團隊成員就打造了4v4噴墨佔點的遊戲雛形,之後它發展成爲了完整獨立的遊戲,但一度被認爲“毫無吸引力”;直到2014年1月他們才決定讓玩家可以在烏賊和人類形態間切換。該遊戲開發團隊成員也是相對較年青的。

  很多人對任天堂創造全新射擊遊戲ip感到驚訝,不過《噴射美少女》確實很有創意,受到很多人稱讚。截止2018年9月它共賣出494萬套,2016年時官方稱它是日本市場家用主機新遊戲IP中最成功的一個。而續作《噴射美少女2》的銷量表現更強,2020年3月時已突破了1013萬套,是Switch主機上第7暢銷的遊戲。

守望先鋒 2016

  暴雪在2013年取消了開發7年之久的MMORPG“泰坦”,之後由Jeff Kaplan帶領的40人團隊開始策劃新的項目,他們利用“泰坦”的素材創造了一個類似《軍團要塞2》的英雄射擊遊戲,並逐步發展成了《守望先鋒》。這也是暴雪自《星際爭霸》以來的首個新遊戲IP。

  儘管《守望先鋒》現在被很多玩家吐槽“涼了”,但它在2016年首發時可謂轟動全球;公測期間它就吸引了970萬玩家,發售後一週就積累了700萬玩家、總遊戲時長達1.19億小時,雖然當時遊戲還存在不少問題。同年6月玩家數破千萬,據估計它是2016年最賺錢的付費電腦遊戲。遊戲也獲得了2016年TGA“年度遊戲”大獎。目前續作已經在開發中。

地平線:零之曙光 2017

  索尼Guerrilla Games自2011年《殺戮地帶3》之後開始製作《地平線》;當時他們提出了超過40種概念,“地平線”是其中最具風險的一個。起初由一個10幾人的團隊爲它製作原型,並創造了20多種不同的劇情架構。到2013年底,團隊纔開始全力投入《地平線》開發,併爲此取消了另外一個遊戲。《地平線》採用新的Decima引擎,預算約4500萬歐元。

  遊戲發售後普遍受到好評,並且是PS4平臺新IP遊戲中首發表現最好的,也是PS4上自《神海4》之後首發最成功的遊戲。截止2019年其總銷量已突破1000萬套,是PS4平臺最暢銷遊戲之一。目前官方已經公佈了PC版本。

方舟:生存進化 2017

  主打恐龍元素的開放世界生存製作遊戲——《方舟》,初步開發工作始於2014年。開發團隊從網絡、生物科學專家、《侏羅紀公園》等地方獲取了關於史前生物的資料和靈感;遊戲中擁有多樣元素,非生存類遊戲愛好者也可以從探索、Boss戰等玩法獲得樂趣。官方還爲遊戲加入了明確的遊戲終期目標。

  《方舟》於2015年6月2日、《侏羅紀公園》電影上映前開啓了搶先體驗模式,雖然首發時評價度“褒貶不一”,但搶先體驗一個月就賣出了100萬份;截止2016年8月,遊戲總銷量已突破550萬,是近幾年最成功的生存遊戲新IP之一。

絕地求生大逃殺 2017

  “絕地求生”遊戲的概念始於“DayZ: Battle Royale”mod、《飢餓遊戲》小說、Battle Royale電影等,它擁有較爲真實的軍事戰鬥模擬和開放性的玩法。創始人Brendan Greene玩過一些多人射擊遊戲,他認爲它們重複性高、地圖太小、套路化嚴重。在DayZ mod之後Greene繼續深入學習了編程知識,並致力於打造一個重玩價值更高的遊戲,擁有面積廣闊的地圖,並加入很多隨機道具。

  此後,Greene幾經輾轉來到了韓國Bluehole總部,出任創意總監並負責新的大逃殺遊戲。開發團隊起初僅有35人。隨着遊戲熱度上升,藍洞劃分出藍洞Ginno Games專門負責該項目,後來它又改名爲PUBG公司。

  儘管“喫雞”存在不少爭議,但它的成功有目共睹,截止2019年12月遊戲的PC和主機版總銷量已突破6000萬,移動版也有6億多次下載,時至今日依然是Steam上最火的遊戲之一。

底特律:我欲爲人 2018

  《底特律》是Quantic Dream基於自己2012年的一個PS3技術性demo製作的遊戲,開發預算超過3000萬歐元。遊戲的設定從《奇點臨近》吸取靈感,假想了一個機器人擁有類人感情的世界。遊戲劇本耗時2年多完成,由於存在很多支線選項,劇本作者David Cage寫下了五六千頁筆記。遊戲選擇了250多位演員來扮演513個角色,動捕過程耗時324天,實拍鏡頭非常多。

  《底特律》發售後,官方稱這是他們首發表現最成功的遊戲,NPD小組稱其銷量比前作《暴雨》提高20%;它發售兩週內就賣出100萬套,截止2019年10月,PS4版銷量突破了320萬。此後遊戲也登陸了PC平臺。

只狼:影逝二度 2019

  《只狼》的開發始於2015年,由宮崎英高指導。它從古早潛行動作遊戲《天誅》中吸取靈感,甚至原本就想做成《天誅》續作,但由於版權問題而改變。宮崎英高想在戰鬥中做出“刀劍互砍”的感覺,需要將敵人門戶打開來發動致命一擊。遊戲原名僅爲《只狼》,“影逝二度”只是預熱宣傳片中的標語,不過經動視要求被加入了遊戲副標題。

  《只狼》發售後,成爲steam平臺上所有日廠遊戲中、首日同時在線玩家數第三高的作品。截止2019年6月,其出貨量就突破了380萬套。《只狼》也拿下了2019年的TGA“年度遊戲”大獎。

天外世界 2019

  《天外世界》由黑曜石娛樂開發、Take-Two的Private Division發行,由《輻射》系列創造者擔任總監,它在黑曜石被微軟收購前就已經開發了至少一年多。遊戲設定在平行宇宙的未來外太空殖民地,擁有各具特性的夥伴NPC、豐富的對話分支選項、多樣的角色和武器自定義玩法等內容。

  《天外世界》首發時的PC版Epic獨佔策略(也登陸了Windows商城)受到不少玩家詬病,不過最終其銷量表現還不錯,賣出超過200萬份,超出了發行商預期。

  除了以上15個遊戲系列,近7年也還有不少其它值得一提的新遊戲IP,如:地獄之刃、八方旅人、仁王、空洞騎士、永恆之柱、泰坦隕落、逃生、無人深空等,這裏就不詳細介紹了。總體而言,新IP遊戲往往不如經典老IP更熱賣,這也是很多大廠都在不斷出續作、出重製的原因之一;而像《死亡擱淺》、《聖歌》、《控制》等新IP的表現則相當不令人滿意。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