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農民起義,和一般的農民起義不同的是,這次起義不只涉及農民與大地主之間的矛盾,還涉及到了另外一個複雜的矛盾:族羣矛盾。迴歸中國歷史,那些重大的農民起義,比如陳勝吳廣、黃巾軍、黃巢起義等等,他們大都只涉及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沒有涉及族羣之間的矛盾。這正是太平天國如此獨特,如此值得研究的地方。

另外還有一點,太平天國也是與衆不同的,這個不同也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知道,中國曆代的農民起義有一個普遍的傳統,這個傳統就是假借鬼神。這個傳統可以說從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就已經基本確定了,從陳勝吳廣的野狐篝火、魚腹藏書,到後來帶有鮮明宗教色彩的黃巾軍起義,到元朝的“石人一隻眼”等等。同樣的,太平天國同樣也假借了鬼神,但是,和之前所有的都不一樣的是,太平天國所假借的鬼神是外國的。這一點,從“天國”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

洪秀全不僅創建了拜上帝教,還自稱是上帝的次子,耶穌的弟弟,毫無疑問,這些概念都來自西方的基督教。但是,太平天國這個名字又頗有中國本土的色彩,因爲“太平”這兩個字無疑來自東漢末年黃巾軍們信奉的“太平道”。

但是,我們可以據此認爲太平天國是東西兼容的產物嗎?當然不能,因爲稍微瞭解一點基督教和太平天國的朋友都會知道,這兩者在很多方面是完全不同,甚至相互衝突的。拜上帝教來自於基督教,但是我們必須說,洪秀全等人對基督教的認識是相當粗淺的。

錢穆先生在論及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時,就是從太平天國這個名字開始說起的。錢先生認爲,“天國”二字本身就是不祥之兆,是一種和中國大傳統相違背的理念。而他們之所以取這樣的名字,是因爲他們的集團中嚴重缺乏讀書人,而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知道,一個沒有讀書人的起義軍一定是無法成事的,無論李自成張獻忠,還是黃巢黃巾,陳勝吳廣,都是如此。這也是《水滸傳》裏必須要有一個軍師吳用的原因。

能體現太平天國缺乏讀書人的另一個例證是,他們制度內部那些奇怪的名號,比如天王、翼王,東王,西王、幼西王、王長兄等等,還有所謂的“天官丞相”,這些稱號一般只會出現在通俗演義裏,因爲它們充滿了不切實際的狂想和虛構。錢穆先生說:“就是當初滿人入關,都沒有像太平天國一樣,表現的如此粗陋和幼稚……單看他們的國名官名就知道他們必會失敗。假如太平天國成功了,那麼整個中國歷史就失敗了。”

爲什麼說假如太平天國成功了,那麼整個中國歷史就失敗了?錢穆先生認爲:滿人之所以能立足和發展,正是因爲他們成功地使用了中國的讀書人,而太平天國不諳此道,反而到處燒孔廟,將四書五經斥爲妖術……“他們全不讀書,把自己國家的歷史傳統一概推翻,只抄些外洋宗教的粗跡……近代以來的過人,也正想把自己國家的傳統一概推翻,所以纔對太平天國抱了同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