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鑑於這些影響,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由此可見,名字對孩子交際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那麼相應的,人也是迥異並且獨立的存在,而名字正是爲了便於區分個體而產生的。雖然它只是一種用於區分的符號,卻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於孩子來說,取名是有一定講究的,好的名字會讓孩子終身受益匪淺。

最近熱播的一部歷史大劇《清平樂》,在給孩子起名字這方面,宋仁宗就給觀衆秀了一波操作。他先是參考了《尚書》等很多著作,選取了很多名字仍不滿意,直到寫下"徽柔"兩個字。連老師晏殊也忍不住作揖讚歎:”徽者,善也。柔者,仁也。真是個好名字。"不得不說,官家爲了女兒的名字煞費苦心啊。

電視劇《清平樂》配圖

當然了,這是出現在宮廷裏的場景,自然比尋常人家要苛刻些。放在今天,名字同樣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我早先做過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家教,那是一對雙胞胎,名字分別叫程程和果果。單憑面目長相很難判斷出來,我每次都要喊名字方可識出,以免鬧出不必要的笑話。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名字用來分辨的重要性。

縱觀我們身邊接觸到的名字,可謂是五花八門,有些讓人不得其解,有些讓人啼笑皆非。說實在的,第一眼看到時,容易讓人聯想到惡作劇。很難想象,家長在起名字時,是抱着怎樣一種心態。

孩子在出生後不久,家長就要給孩子起名字了。一個名字的好壞,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這種影響多表現在孩子長大以後:

一、影響孩子的氣質

許多家長不知道給孩子所起的名字,會影響到他的氣質。這是因爲姓名會陪伴孩子度過他的一生,是區別於其他人的重要標誌。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只是一個稱呼,是父母賦予孩子的外在體現。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漸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就會反過來主動進行自我思考,思考自己名字的意義。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心理暗示,促使自己向名字所指的方向靠攏,形成自我固定的氣質。

心理學家巴普洛夫認爲:暗示是人類很常見的條件反射,它雖然是一種主觀意願產生的假設,但主觀上我們肯定了它的存在,所以很容易向這個內容發展。

另一方面,外界通過對孩子名字的直觀感受和了解,會溯本求源,聯想到孩子父母的思想修養,這也屬於一種連鎖反應,並作用在孩子身上。

二.、影響孩子的交際

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勢必會和同齡的人打交道,而名字是互相瞭解彼此的開始。父母都希望孩子在與人交往時,能夠平等和睦地相處,而總有一些特殊情況:名字卻成爲了孩子進行交際的絆腳石。

老師發現,小郭平時在班上就很孤言寡語,不和同學進行交流。課下老師瞭解到,同學們都在嘲笑他的名字,爲此小郭感到很苦惱,甚至考試試卷上都不敢寫自己名字。老師也很無奈,畢竟孩子的名字來源於父母,除了安慰別無他法。

由此可見,名字對孩子交際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不好的名字會造成孩子的不合羣,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乃至性格。

三、影響孩子的發展

無論孩子處於人生中哪個階段,名字就像是一塊烙印,無時無刻地伴隨着孩子。孩子好不容易從學校畢業了,走上社會了,也難以擺脫名字的影響。社會具有更復雜的人際關係網,在與人接觸時,一個好的名字,可能朗朗上口,可能富有深刻的寓意。它會從衆多名字中脫穎而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鑑於這些影響,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儘量避免重複。在我們身邊的孩子難免會發生這樣的現象,甚至同一個班級會出現重複的名字。像"浩、思、夢…"這樣的字眼出現的頻率就很高,父母可以根據孩子自身情況,結合出生時的特點等來進行命名,這樣避免重複的幾率就比較大。

儘量避免使用生僻字。一些家長爲了讓孩子與衆不同,不惜另闢蹊徑,採用一些生僻拗口的詞彙放入孩子的名字。這樣的做法可能有些標新立異,容易令人印象深刻,但對於孩子以後的交際卻是不利的。

切忌隨意。現在孩子的名字真是無所不有,前段時間出現一個叫做王者榮耀的名字,讓人大跌眼鏡。父母不能只圖一時之快,跟隨時髦,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任性而爲,這樣對孩子的長遠發展也是極爲不利的。

注意區分性別。家長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一定要區分性別。孩子的名字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比如志剛,就是一個體現男性特點的名字,而婼畫這樣的名字就很好地體現出女性的柔美。

注意結合時代。很多家庭給孩子起名,父母的上一代都會參與進來,他們的文化氛圍和思想觀念,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來福、有才"這一類的名字顯然不適合這個時代。

給父母的一點家裏小建議:

1.多查字典。查字典不是爲了找出多麼生僻的字,而是幫助父母對漢字有更準確的理解。一個字可能有多個意思,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也就有不同的理解。藉助字典工具進行查詢,有助於避免名字產生歧義。

2.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現代父母給孩子取名,越來越趨向優雅的方向,在此趨勢下,父母可以從古代文化中汲取營養。如女明星江疏影的名字就來源於林逋的《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再比如冰心的名字就來自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交流想法。有的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時比較專斷獨行,想好了名字就一成不變了。多聽聽其他成員的獨到見解,有助於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名字。

給孩子起名不是一件小事,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不容小覷,各位父母都是怎樣給孩子起名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