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說是當年三國名將張飛駐守蜀國閬中時號召百姓在此植種古柏,所以也稱爲“張飛柏”。考察翠雲廊的形成 ,可以研討借鑑其歷史經驗 ,古爲今用 ,建設綠色通道 ,科學規劃 ,鄉土樹種 +引進樹種 ,植樹造林。

獨身走過劍門關口和驚險的懸崖峭壁,就到了幽靜脫俗的綠色長廊—翠雲廊。翠雲廊被稱爲“三百里程十萬樹”,這個稱呼從何而來?

傳說是當年三國名將張飛駐守蜀國閬中時號召百姓在此植種古柏,所以也稱爲“張飛柏”。

但據史料及民間傳說,古柏是歷代開成的羣體,其栽植時間,上起秦漢,下至明朝中葉,歷時 2000 餘年。隨着古蜀道的開拓和驛道整修,路旁留有自然生長的樹木,也有大量的人工栽植的行道樹,逐漸形成數百里的林蔭大道。

其中最大的柏樹須 7~8 人合圍,小的也要 3~4 人才可抱攏,是當之無愧的蜀道明珠!

近距離的接觸上千年的古柏,感受歷史車轍的深厚積澱。有姿態萬千的夫妻柏、鳳凰柏、鴛鴦柏、天橋柏,阿斗柏等等。

考察翠雲廊的形成 ,可以研討借鑑其歷史經驗 ,古爲今用 ,建設綠色通道 ,科學規劃 ,鄉土樹種 +引進樹種 ,植樹造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