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八月,李淵傳大唐皇帝位於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此開始着手建立一個屬於唐人的盛世,於627年改年號叫“貞觀”。貞觀這個年號一直沿用到了649年,一共歷經23年多。

“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易·繫辭下》

在“安人寧國”治國方略下,以李世民爲首的唐初統治集團進行一系列的調整:

經濟方面,施行均田制、租庸調製,注重減輕百姓的負擔;政治方面,驅除酷吏,虛心納諫,選賢用能;文化方面,廣興學校、中外交流;律法方面,從寬從簡、執法公正、慎刑恤獄。以隋亡爲戒的勤勉爲政、廉潔自律的風氣,緩解社會矛盾,實現了經濟的繁榮和政治、文化的大發展,形成了歷史有名的盛世--“貞觀之治”。

那今天搜史君就帶大家來看看看“貞觀之治”的光輝歷程。

一,社會人口文化

1,“以民文本”

“爲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貞觀政要·君道》“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政體》

唐太宗從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羣衆力量的偉大,吸取隋朝滅亡的原因,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唐太宗愛惜民力,從不輕易徵發徭役。他患有氣疾,不適合居住在潮溼的舊宮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舊宮殿裏住了很久。

他還下令合併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有利於減輕人民負擔。唐朝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指導思想——“以民爲本”此代表唐貞觀時期的“民本”思想全面成熟。亦有“吾依於國,國依於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畢,君富而國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夫欲盛則費廣,費廣則賦重,賦重則民哀,民哀則國危,國危則君哀矣。”正是由於唐太宗對民本思想的重視,並將其在生活中得到貫徹,從而保障了社會安定,得到了天下臣民的盡心輔佐與擁戴。

2,民富國強

“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貞觀政要·辯興亡》

貞觀之初,唐王朝剛從戰亂中解脫,當時內部經濟蕭條,外有突厥騷擾,一切百廢待興,羣臣以及百姓對貞觀王朝持觀望態度。對此,唐太宗非常清楚,惟有民富國強、讓民得利方能凝聚百姓、凝聚社會。

從宏觀層面,改變國家戰略。爲了休養生息,爲民造富,唐太宗偃武興文,推崇儒學,治國思想從“武治”轉變到“文治”,實現了國家戰略發展上的全面轉變。

從微觀層面,調整具體政策。在經濟發展政策方面,他一即位,立刻開始逐步減免農民租賦,之後強化唐高祖時已實行的均田制,盡力達到耕者有其田。

描繪堯舜禹時期有兩句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表明當時的社會治安和諧,人民安居樂業,後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也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二,政治文明制度

1,三省六部制

“ 唐之官制,其名號祿秩雖因時增損,而大抵皆沿隋故。”——《新唐書·百官志》

初唐時期,官制是沿用隋之官制,而中國封建社會的中央政府組織實行“三省六部制”,但貞觀王朝的三省職權劃分則初步體現了現代化政治特徵――分權原則。

中書省發佈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一個政令的形成,先由諸宰相在設於中書省的政事堂舉行會議,形成決議後報皇帝批准,再由中書省以皇帝名義發佈詔書。詔書發佈之前,必須送門下省審查,門下省認爲不合適的,可以拒絕“副署”。

詔書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頒佈。只有門下省“副署”後的詔書才成爲國家正式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更難能可貴的是,李世民規定自己的詔書也必須由門下省“副署”後才能生效,這也是“貞觀之治”的最優政策,也影響了整個唐朝的三百年。

搜史君認爲“三省六部制”使得唐太宗與大臣們可以心平氣和的商量,如何避免錯誤重犯,一項制度創新,這就是複議制度。這複議的過程中,唐太宗看重的是制度的理性,他不能依賴自己的一時判斷,而倉促決定。於是在我看來三省六部制是提高了李世民的爲政效率。

2,選賢任能

唐太宗堅持任人唯賢,不因血緣、地域 、甚至是政敵而舍賢才。因此能從各階層蒐羅許多人才,而並注意對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能夠兼聽衆議,注意 納諫。其臣下敢於直諫,形成了封建社會中良好政治風氣。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嚴格遵循德才兼備的原則,認爲只有選用大批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達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賢若渴,曾先後5次頒佈求賢詔令,並增加科舉考試的科目,擴大應試的範圍和人數,以便使更多的人才顯露出來。

3,輕刑訂律

“ 禮禁未萌之前,刑制已然之後,使民在宥,各遂其生,聖人用之,不得已也。”——《唐律疏議》

唐太宗說“國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爲準。”在貞觀時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太宗又反覆思考,慎之又慎。他說:“人死了不能再活,執法務必寬大簡約。”在重視法治的同時,唐太宗讓臣下按寬簡原則修訂法律,制定出《貞觀律》。

減輕刑罰,修訂法律,制定了貞觀律。那時的中國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職,人民安居樂業,不公平的現象少之又少,國人心中沒有多少怨氣。豐衣足食的人不會爲生存鋌而走險;心氣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極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搜史君認爲在律法方面,比之後來的武周確實要強很多,沒有了政治壓力,官員和百姓能把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表達出來,從而使得國家機器在運行之時更加通暢。“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這是最基本的爲政原理。

三,社會經濟建設

1,農業發達

農業主要是薄賦尚儉,唐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注意輕徭薄賦,徭役的徵發不奪民時;同時太宗崇尚節儉,曾遣散宮女三千多人,並下令免去四方珍貢,從而農業及民生得以不斷發展。

2,手工業發達

紡織業:絲麻織品品種繁多,有綾,錦等十幾類。

冶鑄業:普遍採用切削、拋光、焊接等工藝。

陶瓷業:創制唐三彩,邢窯白瓷,越窯青瓷,祕色瓷。

造紙業:益州,宣州的紙最爲出名,出現雕版印刷技術。

造船業:製造出使用推進器的戰艦,是最早使用機械動力的輪船雛形,有“海上霸王”之稱,僅在洪州一地就能造出海船五百艘。

農業、手工業是古代百姓賴以生存的產業,封建社會“重農抑商”唐朝雖說比之其他朝代相對開放,但是依舊不能完全擺脫對商人的歧視,此時如果農業和手工業得到大力發展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有所提高,人口也會隨之增長。

貞觀初,戶不及三百萬。 ——《新唐書·志四十一》

《唐初期政區與人口》,計算出貞觀年間大概有戶3,003,202,口12,311,698。平均每戶4口人。

3,商業繁榮

貞觀王朝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地進展,新興的商業城市象雨後春筍般地興起。舉世文明的“絲綢之路” 是聯繫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可這條商業通道在唐帝國時才達到最高使用價值。絲綢之路上的商旅不絕於途,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

四,軍事方面

太宗即位時年僅27歲,唐王朝在太宗統治下,文治武功均有所發展,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着名的治世。唐太宗在位期間武功全盛,將唐帝國發展爲當時東亞地區最強、文化最盛的國家。

唐太宗大力推行府兵制,府兵其家免除傜賦,平時在家務農,沒有工資,農閒時入折衝府訓練。關中折衝府數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以突出中央集權,強幹弱枝。府兵每年服役約三十天,服役時自備輕武器、到服役地前消耗的糧食,每一隊十人自備六匹馱馬、土木作業器具和炊具等等。

出征時府兵集結,由中央派將領統帥,打完仗府兵回到各自的折衝府,統帥迴歸中央,以防止將領專兵。加上太宗能維護外族風俗,並設置都護府制度,終貞觀之世,四方服悅,太宗則被周邊諸族尊爲“天可汗”,並築“朝天可汗道”,向唐室進貢。唐太宗成爲東方世界的國際盟主,國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五,外交方面

唐太宗時期加強了對西域等地區的管轄,還加強了與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

唐帝國是當時世界最爲文明強盛的國家,首都長安是世界性的大都會。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王朝,外國人入境和中國人出境並沒有太嚴格的限制。外國人在中國就象中國人在自己家裏一樣,享有和中國人一樣的公民權力,不但可以發財致富,還可以從政當官。

來自中亞和東亞各國的僑民就有不少在中國擔任官職的,有的還擔任部長級高級官員。唐帝國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國移民外,還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先進文化,這些日本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在日本進行了第一次現代化運動 ――“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國化運動,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飾風俗,全部仿效當時的貞觀王朝,使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的日本民族平空躍進了一千年。

六,國際地位

唐王朝促進了中國文化的進步,推進了中國與外國的聯繫,可以說是劃時代的,也是空前的。

“自是西北諸蕃鹹請上尊號爲"天可汗",於是降璽書冊命其君長,則兼稱之。”——《舊唐書·卷三·本紀第三·太宗下》

貞觀時代,中國獲得了極高的國際地位。唐朝皇帝被稱作“天可汗”是從貞觀時代開始的,是唐太宗爲唐朝的皇帝們贏得的。在一個以唐朝爲中心的國際領域,中國的皇帝被尊爲天可汗。

在唐太宗一班君臣的帶領下,中國贏得了非常崇高的國際地位。國際地位很重要,因爲只要有國際關係在,國家之間的競爭對立就難免不發生,這在古今都一樣。唐朝的時候,中國的國際地位是非常高的,在中國影響所及的範圍內,中國的地位是最高的。

“李世民大帝是中國最傑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國,不久就爲中國開創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個黃金時代。”——《中國人史綱》

李世民在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與創新,深知要一個國家要想擁有持久的國祚,最最基本的就是滿足國民的需求,在保障百姓的日常需求後,還有又能力保證自己的領土不被他國侵犯,這就需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爲後盾,在這個基礎上在開展外交活動效果會更好。

從古至今,只要是百姓、國家、統治者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能達到這樣的平衡,國泰民安的盛世就一定會誕生。 反之,統治階級要是不顧百姓死活,不管國家根本利益,朝堂之中明爭暗鬥不斷,那麼就如魏晉時期的天下大亂不遠了。

參考資料:《貞觀政要·君道》、《貞觀政要·辯興亡》、《貞觀政要·政體》、《貞觀律》、《唐律疏議》、《舊唐書·卷三·本紀第三·太宗下》、《新唐書·志四十一》、《新唐書·百官志》、《易·繫辭下》、《中國人史綱》、《易·繫辭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