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阿里巴巴2020年財報顯示:閒魚作爲中國最大的長尾商品(包括二手、回收、翻新和租賃商品)C2C社區和交易市場,2020財年GMV超過200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00%。突破2000億元整數關口,閒魚發展迎來重要節點。

閒置經濟的風口已經到來。截止目前,閒魚在線賣家數已超3000萬,數碼、服裝、傢俱、母嬰等成爲重要交易品類。新動向也在產生。據閒魚給出的數據顯示,閒置交易正從一二線城市下沉。今年以來,國內三、四、五、六線城市新發商品數同比增加54%,整體快於大盤增長。

“(北京)五環以內看的是風向,五環以外看的是趨勢”,閒魚CEO聞仲這麼說,“閒置經濟加速發展,根本上反映了社會物質財富從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變的趨勢,對全社會而言,物品循環再利用已不可逆轉”。

綠色發展正從頂層設計走向全民共識,從理念變成行動。根據閒魚《2019年度“斷舍離”公益報告》顯示,全年除C2C閒置交易,閒魚還回收了3萬噸舊衣、942.7萬本圖書、122.2萬部手機、50.85萬臺大家電。環保主義生活方式越來越受到年輕人推崇。

中國循環經濟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趙凱則從理念與平臺兩個角度解釋這一趨勢。在他看來,今天的年輕人既承接了老一輩惜物的傳統,同時也具備了新時代共享的理念,所以追求全社會意義上的物品價值最大化;與此同時,像閒魚這樣的平臺,不僅可以利用網絡迅速匹配閒置供需,同時也利用社區形態,讓物品全生命週期理念的接受、傳播與認同產生了“乘數效應”。

根據“第四消費時代”理論,消費社會在進化過程中會有從重視家庭、重視個人到重視社會的變化。隨着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短租等共享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心理“佔有到使用”的切變明顯,二手物品得到正名。有網友也曾曬出王思聰在閒魚購買二手滑板的截圖,而朱丹、大張偉等一批明星早已成爲閒魚上的活躍羣體,名人效應,也在引領大衆消費觀念革新、降低“二手偏見”。

當然,覓得低價與消費升級,在閒魚上是同步發生的,用戶在淘實惠也在淘稀缺。閒魚上不僅有低折扣的二手用品更有限量款潮品、盲盒、西洋古董,今年,閒魚還將大力發展線下“奢品小站”,推動閒置奢品交易。而對於不少農人羣體、線下實體小店而言,閒魚更成了他們低成本創業的第一站,能夠完成與用戶的最快鏈接。爲此,閒魚還即將上線“全民直播”功能。

疫情也在加速人們對生活的盤點,不僅在改變消費行爲,也在擴大用戶羣體。今年3月,閒魚上15-18歲的活躍用戶暴增207%,許多學生在家複習期間,將閒魚當成了低價交易自己整理的複習資料、課堂筆記的平臺,這從側面反映了平臺的活力。

“所有人都會有閒餘,這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讓所有人都用好閒魚,則是我們對社會的承諾。下一步,閒魚不僅要在整個行業水漲船高過程中分得蛋糕,更要不斷創新,引領行業生態的跨越式發展”,聞仲稱。

(責任編輯:康玲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