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重温了一遍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影》,对于电影中邓超的表演,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成功,除了导演对于水墨画的大胆尝试,以及整体掌控力之外,邓超的表演,显得尤为关键。

下面,从3个方面分析下邓超的表演。

第一,表演的真实。

邓超在电影《影》中一个人分饰两角,分别是沛国都督子虞和子虞的替身境州。

在电影中,邓超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观众可以感受到这两个人物的真实,可信。

虽然只是一个虚假的故事,一个架空的权谋故事,但是,戏假情真,他用这个“真”的表演,把这两个人物立住了,准确地传递到了观众那里,实现了共情,完成了表演。

对于子虞这个角色,重在塑造他的“阴狠”,通过他的眼神的游离感,语气的那种局促感,以及步伐的悬浮感,来具体表现这个人物的层次性。

对于境州这个角色,重在塑造他的“挣扎”,他一次次在绝境中求生,那种无奈,委屈,隐忍,是通过他的游走于现实与回忆之间的眼神,恰到好处的青涩,泪眼中的无力,共同衍生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勇敢做自己,是他的最终选择。

在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邓超是成功的,一个对于敌人的仇恨,对于权力的渴望,显得有些歇斯底里,疯狂,一个对于生存的渴望,对于爱情,亲情的向往,是那样的真实,富有魅力。

第二,表演的张力。

在电影《影》中,邓超的表演还体现了一种强大的张力,具体表现为,他对于外在的敏感度,以及内在的活性。

密室里子虞和境州的对话,用刀给他的胸膛补上刀伤的画面,情绪上是饱满的,立体的,两者之间的交流是充分的,充满博弈的,你来我往,有张有弛。

一问一答,一方强,一方更强,你吼,我也吼,在这种一来一往中,两个人沟通的节奏越来越密,他们之间就像是在拔河一样,气场越来越强,频率越来越快,情绪越来越饱满。

这个时候,张力出现了,从演员所在的那个密闭的,逼仄的空间,精准地传达到了观众所在的空间,被这种情绪所感染,刺痛,同时,也被邓超的演技所折服。

境州和小艾之间的多处对话,也体现了这种张力。在这个场景中,境州的内心是敏感多思的,眼神中的波动,体现得尤为明显。就是在他的表演中,在确定中又能看到一种不确定的东西。

在他的眼里,有波动和犹豫,他在回忆自己的母亲,自己在密室里用手触摸墙壁的缝隙时,能真切地感受到,他是真正进入了这个角色,不浮不空,他是在哭泣,而不是仅仅在流泪。第三,表演的节奏。

邓超在《影》里面的表演,还体现在他对于节奏的精准把控上。

这种节奏,是带有那种音乐化,旋律化的感觉,是一种有层次和起伏的表达。

他对于子虞和境州的诠释,除了剧中的情节展示外,还带有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

那就是影子为什么会存在?影子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做自己,不用再做影子?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电影的更深层次的表达。

一个体现在他的行动频率上,一个体现在他的情绪变化上。

境州作为子虞的影子,他从感恩,波动,犹豫,隐忍,奋发,再到背叛,决绝,他的内心世界,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他的这种情绪不是一下子爆发出来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铺垫,慢慢释放出来的。

这就是邓超的表演中,所呈现出来的节奏。

这种节奏不仅表现为自己与自己,还表现为自己与他人,也有节奏。

境州与小艾之间,也有这种情绪的铺垫,变化,转折,看似突然发生,却也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在小艾身上,他感受到了那种温情,温暖,依靠,这个是他自从被子虞囚禁后,看到的唯一的阳光,这是一种带有母性的温暖,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家乡,草屋。

小艾在他的身上,也看到了一种清澈,纯净,男子汉的气概,她在境州和子虞之间摇摆不定。

可以说,他们两个人的表演,是不分彼此,互相成全的。

总而言之,在这部电影里,邓超的表演,有清晰的表达,也有层次感和空间感,收放自如,自然衔接,情感充沛,简洁有力,值得细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