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惜的是,趙匡胤對張瓊的恩寵,並沒有持續多久,開始史珪、石漢卿等人。史珪、石漢卿兩人對趙匡胤說,張瓊那邊擅乘官馬,而且還養了上百名手下,到處作威作福,搞得天怒人怨。

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他通過兵變篡奪江山後,一直擔心手下威脅自己的地位。經過深思熟慮後,趙匡胤最終設宴,以威逼利誘的方式,逼迫手下的高級將領,將軍權交了出來,史稱杯酒釋兵權。趙匡胤用這種方式,兵不血刃的集中權力,沒有大肆屠殺手下的功臣,一直被人當成是寬和的典範。事實上,趙匡胤當上皇帝后,並不是沒有殺過功臣,有一個名叫張瓊的武將,就成了他的刀下亡魂。
武將張瓊曾在戰場上,冒死用胸脯給趙匡胤擋箭,可以說趙匡胤的救命恩人。趙匡胤登基後,爲何狠心將其殺害?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北宋開國將領張瓊的個人經歷。根據史書記載,張瓊是大名館陶人,他年輕時很有力氣擅長射箭,一直跟在趙匡胤手下效力。周顯德中,趙匡胤跟隨後周世宗柴榮南征,期間被敵人的戰艦包圍。有一個人持甲盾鼓譟而前,其他人都沒有辦法阻攔。
這時候,趙匡胤下令讓張瓊前去射殺敵人,他彎弓射箭一下就命中要害,將敵人嚇退。後來,趙匡胤帶兵攻打壽春時,乘坐皮船進入城壕,敵人的弓箭如瓢潑大雨一樣,瘋狂的射殺下來。如果全都命中的話,趙匡胤很有可能會被射成刺蝟。忠心耿耿的張瓊,立刻衝出來用自己的身體,爲趙匡胤遮擋住了敵人的箭矢。張瓊衝上前去,保護趙匡胤的時候,有着必死的信念,但是他福大命大,只是昏迷了過去,沒有被敵人當場射殺。
趙匡胤等人迴歸自己陣營後,將昏迷不醒的張瓊救了回來。此時,張瓊身上的箭矢,已經插進了骨頭裏面,很難直接拔出來。周圍的軍醫都不敢動手,張瓊知道必須儘快把箭矢取出來,於是索要了一大杯酒,喝完之後令體內的箭矢破骨而出。從傷口裏流出的鮮血,加起來能有數升,不過張瓊的臉色卻跟平常一樣,沒有露出痛苦的神色。趙匡胤對張瓊這樣的人特別敬佩,後來一直對他委以重任。
趙匡胤當上皇帝后,張瓊非但沒有失去兵權,反而還當上了禁軍統領。趙匡胤認爲,殿前將士一個個如狼似虎,只有張瓊這樣的悍將,才能統治這些傢伙。可惜的是,趙匡胤對張瓊的恩寵,並沒有持續多久,開始史珪、石漢卿等人。張瓊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失寵,還對史珪、石漢卿兩人多次輕侮。這兩個人本身就不是什麼君子,受到輕侮後很快就產生了嫉恨的情緒。緊接着,他們開始在趙匡胤跟前污衊張瓊。
史珪、石漢卿兩人對趙匡胤說,張瓊那邊擅乘官馬,而且還養了上百名手下,到處作威作福,搞得天怒人怨。史珪、石漢卿兩人生怕趙匡胤不夠生氣,還添油加醋的說,張瓊詆譭過趙光義。因爲這兩個小人的讒言,趙匡胤火冒三丈,讓人將張瓊抓起來審問。張瓊也是一個直脾氣,不願意爲沒有做過的事情低頭認錯,拼命的爲自己辯解。趙匡胤根本聽不進去,乾脆下令讓石漢卿用鐵擊打張瓊的頭部。
石漢卿跟張瓊本身就有仇怨,得到皇帝的命令之後,直接痛下殺手,把張瓊打得奄奄一息。最終,趙匡胤下令處死了張瓊。過了一段時間,趙匡胤意外的聽說,張瓊家裏很窮,沒有多餘的財產,根本沒有養那麼多手下作威作福。趙匡胤非常後悔,直接把石漢卿問罪。石漢卿只是狡辯了一番,沒有被趙匡胤重罰。第二年,石漢卿上戰場爲朝廷征戰,最終戰死沙場。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