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喫貨新天地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小巖我是一個嚴格拒絕被灌雞湯的人。
昨晚看電視,無意間看到一個訪談節目,裏面談到文天祥生命的最後四年,讓小巖深受感動。
事實上,初中課文裏就曾背誦過他的《指南錄後序》。那時的我,年幼無知,囫圇吞棗,根本不能體會到南宋末年那種肅殺的氛圍,和文天祥悲壯的經歷。
文天祥是中國歷史上爲數不多的“狀元宰相”之一。
他祖籍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1236年生於一個詩書之家。
1256年,20歲時赴南宋首都臨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應試,得中狀元。
1259年,文天祥爲父守孝三年期滿。他步入仕途之時,正值南宋已面臨蒙古大軍南下入侵的危急局面。憂心如焚的文天祥上書朝廷,揭露奸臣誤國劣跡,並提議“建立方鎮、各守一方”,即軍事防禦按地段承包責任制,但是“書奏、不報”,不被理睬。
耿直憂國的文天祥宦海沉浮20年,始終遭壓制、排斥。
祥興元年(1278)10月,文天祥因叛徒的出賣,被元軍所俘。
翌年10月被押解至元大都燕京。
元朝統治者對文天祥非常器重,對他軟硬兼施,威逼利誘,許以高位。文天祥絲毫不爲所動。一直在大牢裏被囚整整四年多,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慷慨就義。
現在,人們常常引用的那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出自文天祥下面的這首七律。
七律
這是文天祥被元軍押解北上,途徑伶仃洋時,在船上所作。豪言壯語,口號誰都會喊。而文天祥,則用生命實踐了自己的諾言。就義這一年,文天祥46歲。
過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瞧瞧,人家不愧是個狀元公。此詩的頸聯、頜聯四句,對仗工整,意境貼切。
《指南錄》是文天祥自編的一部詩集,標題取自詩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該詩集作於南宋王朝行將滅亡之時,文天祥正在被元軍押解北行途中。
《指南錄後序》是文天祥爲《指南錄》所作的一篇序文。文中簡略概括地敘述了作者出使元營、面斥敵酋、被扣押冒死逃脫、顛沛流離、萬死南歸的冒險經歷。
《正氣歌》,是文天祥在獄中寫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是他死前一年在元大都獄中所作。
《正氣歌》(節選)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爲嚴將軍頭,爲嵇侍中血。
讀文天祥的正氣歌,你似乎能嗅到作者那股凜冽的浩然正氣,和他抱定了的慷慨赴死的毅然決心。
他的事蹟永遠彪炳史冊,長存人心!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