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臨牀試驗顯示: 瑞德西韋未明顯降低新冠病死率)

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國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導的一項針對1063例患者的瑞德西韋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牀試驗ACCT-1,初步結果於5月22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的網站上發表。儘管研究結果表明瑞德西韋治療組患者恢復更快,但在降低病死率方面並沒有顯著效果。

曹彬:中美臨牀試驗結論一致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約翰·貝格爾(JohnBeigel)等人撰寫的論文初步研究結果顯示,瑞德西韋在縮短恢復時間方面優於安慰劑(中位天數11天vs15天),這一結果支持需要吸氧治療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使用瑞德西韋,但對於病情更加嚴重的患者,則需要考慮其他治療方法。

“考慮到雖然使用了瑞德西韋,但死亡率仍很高,這顯然表明了僅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是不夠的。”研究作者認爲,未來的策略應評估抗病毒藥物與其他治療方法聯合使用或者多種抗病毒藥物的聯合使用。

針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臨牀試驗數據,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瑞德西韋中國臨牀研究項目負責人曹彬教授5月23日晚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結論與我們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也就是說瑞德西韋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並不是很顯著。”

曹彬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最新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論文中,整段引用了中國瑞德西韋臨牀研究結果作爲證據支持。貝格爾等研究人員寫道:“應當將我們試驗的結果與中國納入237例患者(瑞德西韋組158例和安慰劑組79例)的一項隨機試驗結果進行比較。”

曹彬教授及其團隊4月29日發表在《柳葉刀》上的論文顯示,在中國進行的一項瑞德西韋隨機雙盲對照組、多中心臨牀試驗結果表明,瑞德西韋對於重症患者無顯著療效。但這項臨牀試驗由於疫情結束而未能完成全部受試者入組,樣本量較小,從而無法在統計學上證明瑞德西韋對患者有任何顯著的臨牀獲益。

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臨牀試驗曾在進行到中途時修改過主要臨牀終點,這一做法也引起業界的異議。曹彬也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對‘恢復’的定義比較寬泛,中國臨牀試驗的設計更加嚴格。如果採取同樣嚴格的標準,估計大家的結果都是陰性的。”

在前述《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論文中,作者對爲何修改臨牀試驗的主要結局解釋稱:“該試驗在2月份完成設計,但隨後人們逐步認識到新冠肺炎病程遠長於原來的預期,參與試驗的統計學家在3月22日提出,原定主要結局‘第15天瑞德西韋組與安慰劑組患者的臨牀病情差異’可能無法準確評估兩組差異,因而建議改變評估終點。”

作者強調,統計學家是獨立提出更改建議的,他們“不知曉治療分組並且不知曉結局數據”;對於人們瞭解不多的疾病,確實存在改變結局評估方式或結局指標的先例,而且原定終點、現在的次要終點也最終被證明具有統計學顯著性。

探索瑞德西韋+抗炎藥聯合療法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臨牀試驗結果公佈後,吉利德公司發表聲明稱:“這一研究表明瑞德西韋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效果,尤其體現在僅需吸氧支持的重症患者,而不是上呼吸機的重症患者。我們希望吉利德公司自己的針對需要吸氧支持患者的臨牀試驗結果也在近期儘快發表。這一臨牀試驗將比較評估5天或者10天用藥的療效。”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經批准了瑞德西韋的緊急使用授權,用於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成人和兒童患者。日本也已經批准了瑞德西韋的授權,未來瑞德西韋還有望獲得更多歐洲國家的批准。

不過由於臨牀試驗的數據難以讓學界信服瑞德西韋的效果,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本月早些時候已經啓動了一項新的瑞德西韋與抗炎症藥物巴瑞替尼(baricitinib)聯合使用的隨機、雙盲、對照組臨牀試驗ACCT-2,正在美國和全球100多箇中心開展,計劃招募超過1000名患者。巴瑞替尼是禮來公司研製的治療關節炎的抗炎藥物。

美國國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AnthonyFauci)表示:“ACCT-2l臨牀試驗將會驗證,如果在瑞德西韋治療基礎上,再加入一種抗炎藥物,是否會對患者提供額外的好處,包括降低病死率。”

目前全球尚未出現任何一款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藥。流感藥物法維拉韋以及抗瘧疾老藥羥氯喹都已經在臨牀試驗中被證明無效,且有副作用。在這一背景下,吉利德科學公司正在與美國政府一起,共同推動瑞德西韋的大規模臨牀使用,但針對瑞德西韋藥物應如何定價,是吉利德公司面臨的一大挑戰。

專家警告稱,即便是在大流行病的疫情之下,藥物研發仍應遵循“循證醫學”的規律,不可因爲企業的商業利益而不尊重臨牀研究的嚴格標準。

法國東北部阿爾薩斯地區科爾馬的阿爾貝特·施韋澤醫院(L’HoptialAlbertSchweitzer)影像醫學主任米歇爾·施密特(MichelSchmitt)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臨牀試驗應該保持獨立性,不能因爲受到了製藥商的資助,在藥物批准上市時獲得任何偏袒。因爲這涉及科學的倫理問題,尤其是在經濟遭受重創的時候,更應該遵守倫理原則,讓科研保持獨立,維護研究的可信度。”

相關推薦
  • 紐約醫院近40%重症患者亡!僅1/4回家 醫院曝奎寧、瑞德西韋結果
  • 繼美國、日本後,歐盟或將批准瑞德西韋用以治療新冠肺炎
  • 美國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瑞德西韋緊缺,加州建議醫院抽籤分配
李琮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李琮_B112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