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南南北統一後,當局雖然對南越地區進行相當程度的改造,卻也無法完全清除“西化”的影響。此時,法國的實力早已不如當年,而中國又對越南的民族解放鬥爭進行了慷慨援助,勝利的天平悄然傾斜。

在近現代歷史上,越南總是一個戰爭頻發的國家。粗略來看,自上世紀50年代抗法戰爭開始,到90年代初期爲止,越南差不多有半個世紀處於戰爭狀態,所面臨的對手也是體量各異。曠日持久的戰事,讓越南具備了稱霸一方的軍事實力,同時也在客觀上刺激了越南對外擴張的野心。
其實,縱觀東南亞歷史,我們就會發現,越南正是一個在不斷擴張之中所形成的國家。秦漢以來,長期受中原王朝節制的越南地區,在不斷吸收中原先進文化的過程之中,具備了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五代十國與宋朝之交,反心已露的越南(安南),趁中原混戰之際,而在邊陲建立了國家政權。
割據建國後,越南雖時不時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但其獨立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建國之初,越南僅據有紅河三角洲地區,面積相對狹小。然而,來自中原的制度體系、文化傳統、軍事編制經驗,卻讓越南封建王朝獲得了向南擴張的能力。自11世紀起,越南開始了對外擴張的步伐。
11~18世紀,越南一路向南拓展,從紅河流域打到了湄公河流域,最終形成了現代的狹長型版圖。古代中國,是東亞的泱泱大國,師承中國的越南,自然也對其進行模仿。於是,越南自稱“小中華”,在中南半島當上了霸主。鼎盛時期,老撾人、高棉人都要向越南王公貴族稱臣納貢。
19世紀後期,法國殖民者的到來,打碎了越南“地方霸主”的美夢。在工業化、近代化的歐洲列強面臨,中國、波斯、奧斯曼這樣的大國都不是其對手,小小的越南豈能與之匹敵?中法戰爭結束後,越南成爲了法國的勢力範圍,被納入了“法屬印支”。
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長達數十年,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越南才獲得了民族獨立的機會。二戰時期,法國本土被德國佔領。在德國的勒令下,法國傀儡政權被迫將包括越南在內的印支殖民地轉交給日本。法國在東南亞的殖民統治體系,就此走向了沒落與瓦解。
50年代初期,越南人同高棉人(柬埔寨人)、老撾人聯合,進行了艱苦的抗法戰爭。此時,法國的實力早已不如當年,而中國又對越南的民族解放鬥爭進行了慷慨援助,勝利的天平悄然傾斜。奠邊府戰役後,法軍的主力部隊遭受重創。日內瓦會議後,越南獲得獨立,但是卻又被南北分割。
1954年《日內瓦協定》生效後,越南的土地上出現了北越、南越兩個相互對立的政權,這顯然是蘇美冷戰的產物。50~70年代,美國通過扶持南越政權,不斷介入越南事務,最終釀成了慘烈的越南戰爭。戰爭中,中、蘇對北越進行大力支持,美國向南越輸送大量援助。
最終,中、蘇援助的北越,消滅了美國扶持的南越。1975年4月,北越軍隊攻入西貢,越南實現統一。此前,北越手中已經擁有大量的中國和蘇聯裝備。南越滅亡時,大量的美式武器又落入北越之手。越南統一時,其麾下已經擁有相當數量的先進軍械,軍隊規模也隨之激增。
1975~1980年,越南的軍隊數量連年增加,其野心也日漸膨脹。在蘇聯全球大擴張的戰略趨勢下,越南也跟隨蘇聯的步伐,構建了“大印支聯邦”的宏偉藍圖。1978~1979年,越南先入侵柬埔寨,後又同中國發生戰爭。彼時,越南軍隊規模高達100餘萬,爲典型的“地區小霸主”。
常言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越南雖然供養着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但是其經濟卻是相當疲弱的。70~80年代,越南爲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人均年收入僅有100美元。越南戰爭機器的運轉,全靠蘇聯對其進行輸血維持。然而,外國的援助終究是有限的,而且不會長久。
果不其然,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後,蘇聯宣佈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戰略收縮,並逐年減少對越南的援助。越南本身在連年戰爭中消耗巨大,眼下又斷了援助,其經濟民生立馬陷入了極度困難。80年代,越南貧困率高得出奇,民衆生活相當艱苦。許多邊民甚至不顧當局的禁令,到中越邊境換取食物。
就連越南當局向來倚重的軍隊,也面臨着物質匱乏的窘境。80年代,越南官方統計,越軍軍官的一月津貼,僅夠買幾碗米線,根本不足以餬口。駐紮各地的越軍士兵,則普遍患有貧血病、夜盲症等病症。生活物資匱乏,戰鬥物資也短缺。許多部隊的坦克軍車,均因爲缺乏零件燃料,而無法開動。
常言道,窮則生變。貧困的現實,迫使越南當局另尋出路。而中國的改革開放,又給越南提供了現實的藍本。在此情況下,越南模仿中國,將國家生活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領域,於1986年開始了本國的改革——革新開放。在此之後,越南進行大範圍的裁軍與撤軍。1989年,越軍撤離柬埔寨。
革新開放推行之後,越南的經濟有了明顯的進步。在整個90年代,得益於相對安定的地緣環境,越南經濟水平迅速提升,這個昔日的貧困農業小國,逐漸改變了落後的面貌。21世紀後,越南的建設成就更加矚目,並躋身於“展望五國”之列。就目前形勢來看,越南的經濟水平仍較低,但同以往相比,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越南的革新開放,雖然模仿自中國改革開放,但卻又不像改革開放。同中國的改革相比,越南的改革走得更“激進”,其“西化”的痕跡也更加明顯。畢竟,南越地區曾長期是法國、美國的勢力範圍。越南南北統一後,當局雖然對南越地區進行相當程度的改造,卻也無法完全清除“西化”的影響。革新開放後,“西化”較深的越南南方人,便以另一種面貌出現在越南體制之內。
從“崇尚擴張”到“革新開放”,越南的國家發展之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即便如此,越南也沒有完全放棄“稱霸東南亞”這一戰略目標。近年來,越南在南海問題上頻頻出擊,便印證了這一點。
參考資料:《越南革新開放之路》、《越南革新開放的歷程及特點》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