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一仗總體來說,還是清軍贏了,畢竟清軍使得法軍始終無法取得自己的戰略目的(法國政府試圖以臺灣作爲威脅清朝的籌碼,之後是佔領基隆,得到足夠燃料,但法國一無佔領臺灣,二雖然佔領的基隆,但是基隆煤礦被清軍提前破壞),防守成功。10月23日,遠東艦隊封鎖臺灣行動開始,將封鎖線由臺灣南端南岬(今屏東縣鵝鸞鼻)延伸至東北部的烏石鼻,這使得臺灣方面相當困難,清軍決定反擊,但並不順利,畢竟法軍戰鬥力遠不是清軍可及,比如在獅球嶺東南側300米的齒型高地攻防戰中,法軍強大的火力就使得清軍喫了大虧, 法軍以8人傷亡的代價,打死打傷了300餘清軍。

19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第一次和西方列強發生了直接地緣衝突(兩次鴉片戰爭更多的目的還在於通商),這就是在越南,當時已經佔據越南南方的法國殖民勢力北侵,而清王朝一方面不希望邊疆不穩,另一方面也有庇佑自己藩屬國的義務,於是,著名的中法戰爭爆發了。

不過,中法戰爭的主戰場除了在越南北部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地域——臺灣!在現在的臺灣土語中,有這麼一個歷史術語“西仔反”,“西仔”指法蘭西;“反”通“叛”是閩南語中對戰爭動亂的總稱。“西仔反”就是指臺灣第二次受到西洋人大規模入侵的歷史事件——1884年8月2日至1885年6月13日,清軍和法軍在臺灣的激戰。


在越南的衝突是怎麼打到臺灣來的呢?其實,從戰術層面看,一開始是因爲法國希望取得基隆煤礦爲戰艦提供能源,以便封鎖中國東南沿海,取得戰爭優勢,而清軍則激烈防守,從而引起了一系列攻防戰;而從戰略上來看,臺灣島有重要價值,法國也希望佔據臺灣,可以預料到,如果法國佔據了臺灣,臺灣將和法屬東南亞聯繫到一體。對中國東南沿海造成重大威脅。

1884年8月5日,由於雙方談判破裂,法國東京灣(此“東京”指的是以越南東京河內爲核心的北部地區)艦隊司令李士卑斯(Lespes)率領三艘戰艦強攻雞籠(今基隆市),臺灣戰事打響。

法軍登陸基隆

不過,清朝對於臺灣的判斷是準確的,知道臺灣這裏可能有事,所以早就派前直隸陸路提督劉銘傳以福建巡撫兼欽差大臣的身份前來臺灣督戰。第一次基隆之戰,清軍埋伏成功,法軍陸戰隊上岸後死兩人傷十人,狼狽逃回(殖民國軍隊不多,很看重傷亡)。

臺灣方面的軍隊領導人物主要有兩個:劉銘傳和劉璈。這兩位都是能臣,但陣營不同(一個是湘軍一個是淮軍)所以不和,不過戰事來的時候,他們的指揮還是得當的。

不過,攻臺不利,法國轉向打擊福建地區的海軍,很慘烈的馬江之戰爆發,清朝南洋海軍全軍覆沒,法國海軍佔據海上主動權後,臺灣成了孤地,對於臺灣來說,無法得到大陸支援是相當困難的。


果然,法國攻破了基隆(其實是劉銘傳的戰略撤退),不過10月7日至8日,法軍800名海軍陸戰隊繼續攻向淡水的時候,受到劉銘傳早就部署好的部隊痛擊,據法方記載,法軍當場陣亡9人,失蹤8人,負傷49人,其中第1連連長方丹被俘(之後連同其他二俘虜被斬首),第2連連長德荷臺不久死於西貢。這便是著名的“淡水大捷”。

自淡水之役戰敗後,自認已無力攻佔臺灣北部,改而封鎖臺灣海岸線。10月23日,遠東艦隊封鎖臺灣行動開始,將封鎖線由臺灣南端南岬(今屏東縣鵝鸞鼻)延伸至東北部的烏石鼻,這使得臺灣方面相當困難,清軍決定反擊,但並不順利,畢竟法軍戰鬥力遠不是清軍可及,比如在獅球嶺東南側300米的齒型高地攻防戰中,法軍強大的火力就使得清軍喫了大虧, 法軍以8人傷亡的代價,打死打傷了300餘清軍。

不過,法軍事實上也已經沒有太多攻擊能力了,1885年(清光緒11年)1月6日法軍“非洲軍團”971人抵達雞籠,開始朝暖暖(清法陣地交界處)推進,雙方決戰氣氛濃厚,1月10日因擦槍走火,雙方爆發竹堡之役,死約14人,傷34人,有3人失蹤。


當時法軍統帥孤拔與李士卑斯皆認爲不應在臺灣發動陸戰,但法國政府爲增加談判籌碼,仍要求孤拔至少打贏一場勝仗,並佔領雞籠礦山。1月20日,法國外籍兵團約1000人抵達雞籠,使陸戰總兵力達到近4000人左右,足以發動陸戰,於是雙方繼續焦灼,不過法軍一直被困於基隆河北岸,而未曾渡過基隆河。

於是,法軍改打澎湖,付出死5人傷12人的代價打下來了,1885年4月14日,雙方開始談和,法國政府令孤拔解除對臺封鎖,4月15日,法軍正式解除封鎖。但於和約訂下爲止都仍佔領澎湖。

但法國人仍然遭到了報應,五月與六月之間澎湖流行瘟疫,法軍病死很多,甚至司令孤拔也罹患赤痢,並快速惡化成貧血,後病死,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被清軍擊傷致死。


這一仗總體來說,還是清軍贏了,畢竟清軍使得法軍始終無法取得自己的戰略目的(法國政府試圖以臺灣作爲威脅清朝的籌碼,之後是佔領基隆,得到足夠燃料,但法國一無佔領臺灣,二雖然佔領的基隆,但是基隆煤礦被清軍提前破壞),防守成功;不過,臺灣也受到很大破壞,主要外銷商品茶葉與樟腦無法出港,加上官員不斷徵求民團助戰,經濟生產遭到了破壞。

此戰之後,清政府對臺灣的戰略價值認識非常清楚,所以很快就把臺灣建省了,此外,因戰事集中在臺灣北部,臺北的戰略價值被突顯強化,因此新政時省城雖在大墩城(今臺中市),劉銘傳卻多移往臺北城,新政也集中在臺灣北部,這令臺灣的政經中心由臺南移往臺北,並持續至今。

2004年爲中法戰爭暨臺北建城120週年,臺北市於當年9月3日將中法戰爭清軍陣亡將士入祀臺北市忠烈祠,祭奠爲國捐軀的清軍將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