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歷史在很大的定義下也可被稱爲是一本戰爭史,國家的興亡和更替是古代歷史中恆久不變的事實,古代的歷史有多長,可以說古代的戰爭史就有多長,從炎帝和皇帝相爭開始,戰爭其實也成爲了人類文明進步和發展的一大部分,特別是我國漫長的五千年的“戰爭史”中,無數的英雄豪傑和名將都在歷史中成爲了後人所敬仰的傑出人物,這些名將們武功或許不是最強,但是要論他們的軍事才能,無疑是當時整個軍隊中數一數二的代表性人物。

 

軍事家是一個國家和它的軍隊必不可少的人物,他們親臨前線戰場,指揮軍隊在各條戰線奮勇前進,不僅軍事戰術能力超乎常人,對於當下戰場的態勢掌控與轉變都有着非常好的應對方針,所以這些軍事家們都是整個軍隊的一個主心骨。

在5000年的歷史文化中,戰爭作爲必不可少的東西,究竟有哪些軍事家在歷史中脫穎而出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姜太公

姜太公真名姜尚,被封爲武成王,也就是“姜太公釣魚”典故里的主人公,在被得到賞識之後,姜太公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和各種戰術都完好的發揮了出來,在周國攻打商國的大部分戰役之中,都有姜太公的得力指揮,才能將一次又一次重要的戰役打贏,並且幫助周國定鼎天下!

 

孫臏

孫臏是孫武的後裔,他的原名爲孫伯靈,由於被自己的師兄龐涓所陷害,孫伯靈的膝蓋骨被施以臏刑,所以改名爲孫臏。後來孫臏成爲了齊國的“田忌”,由於擅長使用各種軍事戰術,他和龐涓成爲了相逢的敵人,但是孫臏的軍事才能顯然要比他的師兄更強,所以在他和龐涓的兩次大對決中,孫臏都取得了勝利。《孫臏兵法》和“圍魏救趙”的典故就是從孫臏這個人而來!

 

韓信

韓信在古人的心目中被稱爲:“兵仙”,“暗度陳倉”這句成語恐怕是家喻戶曉了,韓信非常懂得學習,他將前人留下的兵法學了個遍,並且利用前人的戰術理論結合自己的理解,寫成了兵法三篇,可以說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大家或許都知道“國士無雙”這個成語,而韓信就是主人公的角色。他幫助劉邦擊潰了項羽的大軍,是的劉邦能夠一統國家,奠定漢國基業!

 

這些古代的軍事人才都是非常難得的,而且這些軍事家們的早期生活有得是一貧如洗,甚至是受盡了“胯下之辱,”,但是他們在軍事領域的才能確實是毋庸置疑,在當時所生活的年代裏,他們絕對是軍事指揮的重要核心,是一個國家在戰場上的首選領導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