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三十,先祝親們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接下來我們聊一聊三國時期,三位名氣很大,但其實上卻沒有什麼大作爲的人。他們分別是一位文人,一個謀士,一個武將。
1.文人孔融
孔融的名氣當然是很大的。小時候讓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少年時期,到當時的大官李膺家裏做客,因爲小,人家不讓他進去,他就說自己家裏跟李膺有舊交。門房就放他進去了,進去之後,一問關係,他答,孔子跟老子當年不是討論過學問嘛,這不是舊交嗎?
可見,人是非常聰明的。在場的客人有不爽他的,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聰明,孔融馬上回答,那老兄你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
這個,進一步說明了他很聰明,但同時,也說明他有不讓人的性格,事事必爭先,這也導致了他後面的悲劇。
後面黃巾兵起,他曾經求救於劉備,劉備看了大喜,說孔北海亦知世間有劉備乎,就是說,原來大神也知道我這個小號的意思,可以說,孔融是當時的名士,家裏客人也很多,也喜歡提拔人才。當年陶謙讓徐州,劉備還不好意思要,另外,也怕袁術來搶,孔融一句話幫劉備下了決心:什麼四世三公,不過是一堆枯骨罷了。
可是,這位孔融卻沒有做出什麼大事來。
到了朝中,有關他的記錄,好像就是跟曹操擡槓了,比如曹操拿下鄴城後,把袁熙的妻子甄氏嫁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孔融來了一句:“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曹操本來也是喜歡讀書的,但也就本科水平,面對博士後水平的孔融就有點沒底氣,想這是什麼記錄啊,沒看過啊。於是虛心求教,孔融答: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好一個倒推法,從曹操推到周公,把周公也推成人妻控了。
關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曹操跟袁紹在官渡大戰,他公然在後面唱衰曹操。
曹操考慮到這位仁兄肯定不是自己一夥的,最後就掐造一個罪名把孔融殺了。
那孔融算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建功立業,沒幹出什麼大事來,至少跟他的大名氣不符合。
這是爲什麼呢?這可能還是人的追求吧,魏晉的風度其實源於漢朝,只是把其中鐵血的部分抽離,保留了灑脫的一面,孔融一生就不想立什麼大功業,他說過,只要門間客人常入,家裏酒桶不空,那就是人生圓滿了。
2.謀士徐庶
論起謀士來,徐庶也算是有名的了,他早年是混黑社會的,動不動就拿刀子砍人,洗心革面之後,纔開始從的文,在荊州跟諸葛亮是好朋友,人稱臥龍四友。在劉備到荊州之後,他投靠劉備之下,成爲劉備的謀士。
可是,徐庶做爲一個謀士,到底爲劉備出了什麼計策呢?史書上完全沒有記載,最大的功勞,好像就是推薦了諸葛亮,但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並不只是他一個人。他也不是最早的。所以,這個功勞也不能全算在他手上。
而到了後面,徐庶就基本消失在歷史書上,導致諸葛亮後面出山,沒聽到徐庶的消息,他很驚訝,說老曹這邊這麼多人啊,怎麼連徐庶的官位都不顯?
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徐庶是有大材的,按理說,應該當大官。
第二是他卻沒有什麼大作爲。
這是什麼原因呢?三國演義裏講,曹操打荊州時,活捉了徐庶老媽,徐庶被逼無奈,只好離開了劉哥哥,臨行前,抓着劉備的手,說自己到了曹營,也不會給曹操出一個計的。
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導致徐庶這個有才華的人沒有大成就。
3.武將趙雲
趙雲可能是三國裏反差最大的人物了,人物知名度特別高,長得又帥,粉絲多,但是,趙雲卻在歷史上的作爲不多。
一開始,趙雲是跟着公孫瓚的,後面跳到了劉備的創業團隊,按說,他入夥的時間雖然比不上關羽跟張飛的天使輪,但擠進A輪是可以的。
到了後面,趙雲卻沒有什麼作爲,出彩的地方不過兩次,一次是曹操打荊州,劉備扔下老婆孩子就跑,是趙雲救回了嫂嫂跟阿斗,演義裏說成了三進三出,跟張飛喝斷當陽橋,是當時劉備被追時的兩大逆襲點。
另一個就是孫權嫁妹與劉備後,這個孫小妹很彪悍,劉備特派趙雲盯着自己的老婆。後面,孫小妹還想搶劉阿斗,還是趙雲給搶了回來。
此後,趙雲就沒有什麼露面了,不像張飛,在漢中擊敗了魏國名將張郃,關羽水淹了七軍。兩人都是獨擋一面。
而趙雲一直沒有大作爲,所以劉備給他的官職也是一個雜號將軍。
那是不是趙雲沒能力呢?還是有的,武力不說了,就是智慧可能也在關羽跟張飛之上,劉備爲替關羽報仇,發動夷陵之戰,這是一次衝動的軍事行動,甚至是必敗的,趙雲就發現並進行了勸阻,但劉備一是不聽,二也沒有帶趙雲出戰,導致他的軍隊中,要軍師沒軍師,要猛將沒猛將,這才敗在了陸遜這個黃毛小子手上。
那爲什麼劉備不重用趙雲呢?這可能是一個不解之謎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