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当孩子的手马上递了过去时,他们又说:“乖,宝宝真乖,公公不吃,你自己吃吧。有时公公看到了,还责怪我说:“大人怎么还吃孩子的东西,是给孩子吃的。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特别关注的,但是有一些家长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日常的一些小动作可能就会伤害到孩子。

  一般小孩在两岁左右的时候会变得很难管教,几乎家长说什么他们都会反驳,而且还特别小气,经常会说这是我的,不愿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但是如果家长一定要强迫孩子,可能就会让孩子受到伤害,那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宝宝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和我分享,老人家对此“颇有微词”:

  “什么东西都要给妈妈吃,经常辛苦带你的公公婆婆,要尝尝都不给,白疼了你了。“

  儿子原来是很大方的,有好吃的都愿意和公公婆婆分享。但老人家却经常逗他:“来,给公公婆婆吃点!”

  但是当孩子的手马上递了过去时,他们又说:“乖,宝宝真乖,公公不吃,你自己吃吧!”

  这样几次之后,孩子就不再当回事儿了。

  而当宝宝跟我分享食物时,我会道谢并真的与他分吃。

  “宝宝,你的东西真好吃。”

  对此,儿子也乐得与我分享。

  有时公公看到了,还责怪我说:“大人怎么还吃孩子的东西,是给孩子吃的。”

  其实,他不知道,分享之后的鼓励,会形成正向的循环。

  孩子把成人世界的每个要求都当真。

  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这份单纯和美好,而不是为了好玩或者表示亲昵逗弄孩子。

  生活中很多对待孩子看似搞笑的无意之举,背后却是对孩子深深的不尊重。

  不要觉得这种是为了孩子好,其实你这种自私的行为,是在害了孩子。

  看到最后,你是不是也想吐槽一下,一些无意中伤害宝宝天真内心的做法?

  请在评论区,与大家一起讨论。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