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清有中興四大名臣之說,這四人分別爲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但這件事之後,張之洞與李鴻章的關係徹底鬧僵。

晚清有中興四大名臣之說,這四人分別爲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張之洞。不過這李鴻章貌似在這四人中有點不受待見,除了曾國藩是自己的恩師之外,他和另外的倆人關係都不好,左李黨爭乃是人盡皆知,還連累到了他們手下的兩個重要的商人:胡雪巖和盛宣懷。而他和張之洞之間的關係也不怎麼樣。張之洞與李鴻章雖然沒到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但二人的關係不融洽是真的。
張、李二人同朝爲官,在一些政見上難免有些分歧,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兩人關係鬧得比較僵。
據說李鴻章逝世的時候,朝廷百官都到李府弔喪,每個人的臉上都不少悲痛之情,就連慈禧得知其死訊都痛哭流涕,評價他“朝廷之臂膀,卿家離世,非大清之幸”。唯獨張之洞,不單不親自去弔唁,而且只差人送去一個“奠”字。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兩人的隔閡有多大。
兩人出身不同,而且張之洞看不慣李的左右逢源
“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慾封侯”。這是李鴻章未入京前所做的詩。不難看出,他的報復就是遍交海內知名士,去訪京師有道人。李鴻章不止嘴上說說,而且付出了行動。
到了北京,他走訪各個朝中大員,煮茶論道,中間免不了阿諛奉承和實際的利益實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曾國藩。李直接以家子門生的身份拜入曾國藩門下,與他朝夕相處,名爲學習經世之法,實則是爲了打通京城的關係網。
曾國藩會看相,這在當時官員圈子裏是人盡皆知的,曾國藩就給李鴻章看過,說他“身材魁梧,如同鶴立雞羣;相貌英俊、目不斜視,實乃人中龍鳳。”
在曾國藩的提攜培養之下,李鴻章的仕途青雲直上。李鴻章從翰林院出身,到後來擔任直隸總督、組建軍隊少不了曾國藩的功勞。
而張之洞的爲官之路可謂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他認爲,大丈夫行得光明磊落,只有真本事才能夠強兵富國、假把式只能誤國。所以張之洞是不用李的那一套溜鬚拍馬之術,甚至說是厭惡至極。
張之洞三次應試科舉,前兩次均沒有考中。張的父親張鍈時任遵義府知府,只要稍稍運作一下,給京城裏上下打點,張之洞中個進士是沒有問題的。但被他義正言辭拒絕了。
而且張之洞從一個七品的翰林院編修使做到山西巡撫,花了整整18年!說句實話,張之洞的才華不比李鴻章差,如果他能夠運用人情世故,稍微做點世俗之事,也是可以像李鴻章一般平步青雲的。
所以當自詡爲“清流派”的張之洞與左右逢源的李鴻章相遇,張對於李的爲人處世自然是看不慣的。而且兩人各有文才,對於李早早發跡心中也是頗有微詞的。
張、李二人對於政事的見解有衝突,也惡化了兩人的關係
在中日宣戰之後,張之洞就曾積極致電李鴻章,提出“無論或戰或和,總非有船不行”,指出了國家僅海軍強大,無法對抗崛起的日本。而且先後三次聯絡李鴻章,他可以率兵到遼寧山東等地提供支援,萬一海軍失利,可以提供一道強有力的陸地支援防線,以備不時之需。
但當時的北洋艦隊號稱亞洲武器裝備最精良的海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李鴻章拒絕了張之洞的意見,執意要在海上給予日本重創,好以此宣揚自己組建的水師。
萬萬沒有想到,花重金打造的這支部隊全軍覆沒,鎮遠號、定遠號也沉入海底。
所以之前二人的關係雖不是多麼親密,但同在一個屋檐下還是相互扶持的。但這件事之後,張之洞與李鴻章的關係徹底鬧僵。
在對外關係上,張之洞的強硬和李鴻章的求和如同水火一般,一個朝廷中必定不能同存
甲午戰敗後的《馬關條約》和八國聯軍後的《辛丑條約》,對於當時的朝廷來說是顏面盡失,而朝中的官員也分成了兩種態度。
一種態度就是喪權辱國之條令萬不可籤,必須整頓軍隊,重振大國風範,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張之洞,也稱之爲主戰派。另一種態度就是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秉承“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態度,簽訂條約得以殘喘,代表人物爲李鴻章,也稱主和派。
就這樣,官員一下子分成了兩隊,各執己見。但朝廷只有一個,採納了這個建議勢必要冷落另外一撥人。
當時的慈禧也認爲打是打不過了,洋人要錢就給他們錢,幾年後的稅收就收夠了;洋人要建鐵路就建鐵路,花的又不是她自己兜裏的銀子。所以在思索之後,採納了李鴻章等主和派的建議,跟洋人議和,保全自己。
這樣一來,李鴻章可算是出盡了風頭,在日本簽完《馬關條約》又在北京籤《辛丑條約》,同各個國家的代表會面洽談,忙得是不亦樂乎。而且李鴻章會辦事,這一點讓慈禧很是受用。而且李鴻章對於主戰派那些人是看不上的,這樣的情況下議和纔是最好的辦法,如果硬打,無疑是以卵擊石。
反觀張之洞那邊的主戰派,看到統治者如此軟弱、國家日漸淪喪,悲痛不已。對於那些主張議和的人也是恨之入骨,認爲就是他們才讓大清慢慢衰敗,成爲西方人的笑柄的。
所以張之洞與李鴻章的關係,就是這樣從陌生到不屑,再從不屑到僵化的過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