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因新冠肺炎疫情推遲兩個多月後,2020年全國"兩會"於今天正式啓幕。在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的背景下,關於疫後經濟復甦成爲全國"兩會"無法繞開的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攜帶14份提案上會,多份提案圍繞眼下名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期待。

建議進一步深化減稅降費政策

近年來國家實施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了企業負擔,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資料顯示,正泰集團創建於1984年,是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形成了集"發電、儲電、輸電、變電、配電、售電、用電"爲一體的全產業鏈優勢,位列中國民營企業100強。

不過,對於民營企業而言,痛點堵點並非沒有。南存輝認爲,貸款利息繳納稅費一直未納入進項稅抵扣範圍,企業隱性融資成本負擔較重;多檔增值稅率並存,增加了企業區分不同業務判斷適用稅率難度;擁有大面積土地、廠房等不動產的製造業企業,房產稅、土地使用稅支出負擔較高。

同時,社保費企業繳費率雖然幾經下調,但是企業繳費率仍然達到28%,而且隨着工資年年攀升,社保費的基數年年提高,導致企業用工成本增加。企業稅費負擔較重,需進一步深化減稅降費政策舉措,持續降低實體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企業稅費成本。

對此,南存輝建議將貸款利息列入增值稅進項抵扣範圍;逐年降低增值稅率,或將13%、9%、6%三檔簡併降低爲兩檔;減免製造業企業生產用房的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持續降低企業社保繳費率,延長中小企業社保單位繳費免減緩優惠政策。

建議深化雙向混改

截至2018年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210.4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總額58.7萬億元。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佔比均超過60%、利潤總額佔比超過80%。我國國有企業已經進入了資產資本化、股權多元化的新階段。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爲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佈局優化調整。

推動國資民企股權雙向混改,充分發揮國資規模大、信用等級高、銀行借貸放心、資金成本低等優勢和民企機制活、市場敏感度高、響應決策速度快等優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化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銀行不敢貸、不願貸等問題,對我國奪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財聯社記者瞭解到,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關於深化雙向混改促進"國民"協同發展的提案》中建議,明確重資產、戰略性等類型的項目由國資控股,民資等社會資本參股;輕資產創新型、快速決策響應等類型的項目,由民企控股、國資參股等混改模式。

同時,南存輝還建議根據《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推動國資參股項目,建立由"管過程"向"管結果"到管資本增值轉變的投資經營管理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