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民網兩會調查結果出爐。在網民投票選出的10個最關心的兩會熱詞中,"教育現代化"再次位居前列。而在備受關注的教育改革舉措方面,"中小學生課業'減負'"成爲投票最高的選項。

有網友留言道--

網友"繞着地球奔跑":輔導作業逼瘋父母,盼望孩子的"家庭作業"不再成了"家長作業"。

網友"教育要更加註重基層":少年強則國強,教育要確保義務教育階段的高質量發展。

呼籲爲中小學生“減負”,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

吳志明(資料圖)

多年來,雖然國家和各地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推進教育減負,但仍有不少聲音:孩子們的負擔"愈減愈重"。爲中小學"減負"的問題,也得到了全國政協委員的關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會主委吳志明領銜,崔玉英、邢善萍、雷春美、陳義興、湛如、曹暉等108名全國政協委員共同聯名,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爲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

呼籲爲中小學生“減負”,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

呼籲爲中小學生“減負”,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

呼籲爲中小學生“減負”,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

吳志明等委員持續關注中小學生身體素質。 吳志明說,減負減了20多年,中小學生的書包卻越減越重,睡眠時間越減越少,中小學生體能日益下降,近視、肥胖發生率居高不下,"小眼鏡""小胖墩"越來越多。他認爲,囿於陳舊的育才觀念、落後單一的學校考評規則、日益厚重的課業數量、對體育科目重視不夠等諸多原因,導致了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減負政策措施,治標不治本,無法真正落地,"唯分數論"現象根深蒂固,片面追求升學率、名校錄取率、搞成績排名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是時候適度調整一下教育指揮棒的方向了。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吳志明等委員強烈呼籲全社會凝聚共識,一起行動起來爲中小學生鬆綁減負。

在《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爲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中,委員們建議:

1.轉變社會育才觀念

全社會要改變、更新對孩子們成才的多元理解,考不上大學不等於不成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要扭轉各行業招錄人員唯名牌高校、唯文憑學歷傾向,重視考察求職者的綜合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做到唯纔是舉。要加強社會宣傳和對家長的引導,將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尊重教育的規律和孩子成長的自由。

2.建立多元考評體系

要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完善對學校和教師的考覈激勵辦法,嚴禁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及獎懲學校和教師;注重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爲未能升入高中、考入大學的學生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和發展空間,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情況。

3.真正實現素質教育要切實轉變教育理念,改革教學管理,大量啓用專業幹部,讓愛教育、懂教育的人管教育。而教師作爲推進減負工作的重要力量,只有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綜合素養,才能使減負落到實處。要精簡教材內容,防止知識點前移,減少重複無效佈置作業,嚴禁超綱教學,加強社會培訓機構管理。要減負增效,提升學習效率,並重視對學生社會實踐綜合能力的培養。

4.全面提高體育權重一方面,探索實施體育教育測試過程性評價,將體育科目納入中高考考試科目範圍,並設計與語文、數學等主科同等分數,激發學生、家長、學校內生動力,主動增加體育鍛煉時間和師資投入。另一方面,保證中小學校公用經費中有合理的比例用於體育支出,提升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此外,鼓勵體育專業人士到學校兼職開展體育教學,帶動校園體育活動的發展。

據瞭解,爲確保提案內容客觀反映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願望,從4月初起,吳志明率民建福建省委會"減負課題組"就先後深入南平、福州、寧德、平潭等地調研,傾聽教育界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學生和家長意見建議,不斷深化論證打磨,百易其稿不停修改完善。

呼籲爲中小學生“減負”,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

5月9日,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會主委吳志明率民建福建省委會"減負課題組"到福州市教育局調研座談。

提案一經提出,很快得到了衆多全國政協委員的積極呼應,聯名爲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鼓與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爲中小學生鬆綁減負刻不容緩!"吳志明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