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杭州,記者 羅禕辰)訊,華海藥業(600521.SH)股東會現場,記者聽到最多的說法是"這家公司對政策的把握非常到位"、"華海是目前賬上浮盈最多的醫藥股。"

image

華海藥業股東會現場,拍攝:羅禕辰

自2018年下旬因雜質問題遭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禁令後,華海藥業股價在當年末陷入低谷,最低不足10元/股,引來一批投資者搶低價籌碼。進入2019年,隨着國內藥品集中採購落地,華海藥業迎來轉機,藉助自身原料藥的成本優勢,逐漸走出陰霾。

image

華海藥業股價走勢,來源:同花順

5月21日,華海藥業2019年度股東大會在浙江臨海召開,董事長李宏主持,實控人陳保華並未露面。

在簡單宣讀議程後,會議進入交流互動環節。財聯社記者注意到,當天有十多名個人股東和機構代表參會,大家的關注點集中在華海藥業今年業績增長點以及仲裁等業績潛在風險上。

此前,華海藥業提出2020年將實現銷售收入 67 億元,同比增幅約爲24%,但具體要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仍讓與會股東感到困惑。

董祕祝永華回應稱,公司盈利增長點可從原料藥業務、海外製劑業務以及國內製劑業務着手分析。其中,原料藥收入增長已經反映到一季報中,公司預期也比較樂觀。他表示,得益於行業監管要求提升以及疫情影響,目前原料藥整體供應偏緊,已經進入量價齊升的景氣週期。

與此類似,憑藉在集採中積累的經驗,華海對國內製劑業務也有較高預期。其國內銷售負責人補充說,今年7月份的集採大概率會正常開啓,公司判斷未來集採可能會常態化。

相對而言,海外製劑業務形勢仍比較複雜。目前,FDA對華海藥業的禁令還未解除, 公司在美可銷售品種僅爲拿到批號品種的三分之一。"我們判斷,今年可能會迎接FDA檢查。" 祝永華稱,他表示目前看海外製劑業務表現相對平穩,未來在解決基礎問題後會進一步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除FDA禁令,華海藥業還面臨山德士的鉅額索賠。據悉,山德士及其下屬六家公司向中歐仲裁中心提起仲裁,要求華海藥業賠償其因雜質事件所遭受的所有直接和間接損失,共計約8.17億元人民幣。

由於該仲裁還在受理階段,祝永華表示無法給出具體的預算空間。他強調,經過與其他客戶溝通後,公司認爲目前山德士仲裁發展爲連鎖訴訟、大規模訴訟的可能性很小。至於仲裁所需時間,祝永華稱難以估計,一般而言要花費1-2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