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1948年秋,即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的时候,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周恩来协同毛泽东组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要消灭敌人,有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的战争,一种是隐蔽的战争。此时,他又向隐蔽战线提出不仅要情报,还要力量的要求。

在狭小的指挥室里,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日夜亲自起草并签发作战电报,有时一昼夜多达22份。

这一时期的周恩来,还兼任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并领导中央社会部。他运筹帷幄,为隐蔽战线的下一步行动谋篇布局。

1948年8月4日,夜色深沉。突然,中共济南市委驻地门口出现了一个人,说自己叫李昌言,声称“吴化文叫我找陈毅军长,有机密大事要向市委汇报”。


吴化文,17岁时投身冯玉祥的西北军。日本投降后,吴化文担任国民党军整编第96军军长兼整编第84师师长、济南西守备区总指挥。

早在1947年,中共济南市委遵照中共中央华东局的指示,大力开展对吴化文的政治争取工作,华东局派李昌言,打入吴化文部。因为李昌言是吴化文妻子林世英的表弟,他便顺利潜伏下来,耐心争取吴化文弃暗投明。

济南,位于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的交会处,北临黄河,南依泰山,地势险要,南可与徐州呼应,北可与平津互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蒋介石在华东、华北地区的最后一个重要城市,绝不可丢。他派王耀武带十万大军镇守济南,并以徐州三个兵团17万人准备北援,力图确保济南。

华东野战军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由许世友率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由粟裕率18万人组成阻援、打援集团。

眼看济南战役就要打响,吴化文为保全自己,主动派出李昌言,向共产党表达起义意愿。

1948年9月16日夜里,枪炮齐鸣,火光映天,济南战役打响。解放军10多万兵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济南城扑去,捷报频传。

许世友按照约定,没有对吴化文部立即发起攻击,等待他起义配合。可是,驻守济南西郊机场的吴化文却一直按兵不动。

9月18日,损失惨重的王耀武向蒋介石求援。国民党的运输机群,带着7个连的兵力,降落在西郊机场。蒋介石表示:空援部队会源源不断抵达济南。

为了切断空援,同时以战促降,9月18日晚,许世友下令炮轰西郊机场,向吴化文部发起猛攻。短短20分钟,飞机跑道即被炸毁,吴化文的一个营被歼灭。

这个飞机场瘫痪了,也促成吴化文起义。第四天三点来钟,他就宣布起义了。

吴化文起义,两万多国民党军转瞬之间,穿上了解放军的服装。

此时,许世友的攻城部队兵力,已经是国民党军兵力的整整两倍,势不可挡,迅速攻占了济南,并活捉王耀武。整个战役,仅仅八天。

从徐州北上的邱清泉兵团一部,因为害怕被歼,停留在城武、定陶地区不敢前进。黄百韬、李弥两个兵团还没有集结完毕,济南已告解放。蒋介石的增援计划遂胎死腹中。

毛泽东在修改新华社社论《庆祝济南解放的伟大胜利》中指出:“这是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国民党城市已无法逃脱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

华东野战军攻下济南,不仅使济南市70万人民获得解放,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而且加强了解放区的经济实力,为更好地支援解放战争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1946年夏末的一个夜晚,一辆别克轿车驶出南京梅园新村,经国府路疾驶而去。车内,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紧盯着后面跟随而来的特务。

很快,轿车开到了南京郊外僻静的路上,戛然停住。周恩来请路边一位着便装的中年男子迈上了汽车。他就是时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的张克侠。

车内,张克侠迅速向周恩来汇报了徐州的情况,周恩来指示:“要向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和带兵的人,说明我们党的政策,选择有利时机,争取策动高级将领和大部队起义。”

两人分开后,周恩来很快向华东局发了一封密电,对开展第三“绥靖”区秘密工作做出指示。随即,华东军区敌工部迅速展开工作。鲁中南军区前线办事处敌工科副科长孙秉超很快领受了任务。

待孙秉超与张克侠联系上之后,张克侠交给孙秉超一份《徐州城防部署图》,嘱咐他务必及早送回去,面交陈毅或粟裕。

这份图分好多张,内容有徐州城防部队的部署、番号、兵员数量;炮兵群的设置、种类;各种碉堡和地堡群的结构、位置等。如此,徐州的城防要图完完整整地落入了解放军的手中。

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计划迅速抢占京杭大运河各个渡口,切断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向西逃窜之路。但部署在贾汪、台儿庄等运河沿岸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第59军和第77军,挡住了解放军南下之路。

在这关键时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张克侠、何基沣率第59军全部、77军大部共23000人,在贾汪、台儿庄地区宣布起义。


一夜之间,一场震惊世界的阵前起义悄然发生。领导这次起义的张克侠和何基沣,真实身份都是长期埋伏在敌营的中共秘密党员。

贾汪起义,应该说是长期工作的结果。就是长期做工作,然后在关键的时刻起关键的作用。

“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从敌人营垒中潜伏近20年,到率领23000人战场起义,周恩来的深谋远虑,使党的地下工作奔腾向前,永不止息。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这一胜利,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使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面前。

1948年春天,一场攻心战悄然展开了。目标是傅作义。此时,他升任华北“剿总”总司令,坐镇北平,不但有20万嫡系精锐,还拥有华北地区40万蒋系部队的指挥权。

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中共华北局城工部率先指示北平地下党:大胆利用能跟傅作义说得上话的人,花大力气直接向傅作义做工作。

周恩来指示李克农,起用一个人。那就是阎又文。

1938年,阎又文秘密加入共产党。此时的他,是傅作义的机要秘书,深得傅作义的赏识和信任。

1948年11月23日,80万东北野战军提前结束休整,分三路秘密入关,完成对傅作义近60万人马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

困守中的傅作义是战,是走,还是和?在做出重大决定前,他找阎又文商讨。

我父亲详尽地阐述了他自己关于“战、走、和”这三个方面。从“战”这个角度,从根本上说是违反人民意愿,是不可取的。“走”呢,本来我们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到蒋介石那里去,我们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战”和“走”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只有走和平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1949年1月14日,人民解放军对天津发起总攻,15日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俘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解放天津市。90万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的耐心工作及北平开明人士的敦促,傅作义终于接受解放军提出的和平条件。

1949年1月21日,双方签订《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

三大战役之后,百万雄师渡江南下。蒋介石败退台湾。

人民听到了新中国的脚步声。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

周恩来带领的中共隐蔽战线也破冰潜行,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冲破黑暗,走向光明,踏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胜利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