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細觀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與美國建立親密關係的國家,無論是出於自身需求考慮還是想要在美方獲取更多利益,它們雖然迫於美國壓制暫時不敢像土耳其那般毅然採購S-400防空系統等俄製武器,但它們在美俄之間搖擺不定的態度也足以引起美國重視,以防這些能夠影響中東局勢的國家悉數倒向俄羅斯的懷抱。此外,俄羅斯通過支持利比亞國民軍LAN繼續提升其在中東地區話語權,相似的立場獲得了阿聯酋等美盟友的好感,雖然暫時無法消除美國製裁對於俄製武器輸出的不利影響,但一定程度上分化削減了美盟友對於美國的堅定追隨立場。

作爲俄羅斯綜合作戰性能最出彩的四代半戰機,蘇-35S的外銷之路卻充滿坎坷,在國際軍售市場上的銷量被美國F-15E遠遠甩在身後也就罷了,連歐洲“雙風”甚至瑞典的JAS-39對外銷量都穩穩壓制壓它一頭。日前,埃及空軍採購26架蘇-35S戰機的消息得到俄方軍事外交消息人士確認,但第三份海外訂單的來臨也沒讓蘇-35S的外銷成績單漂亮多少,對外總銷量堪堪突破60架。論及蘇-35S外售的阻礙,美國穩坐頭把交椅,但美國或許沒認真考慮過,把普京逼急了的後果是什麼。
冷戰結束後,美國亦視俄羅斯爲最大競爭對手,美國針對俄羅斯的壓制和對抗涉及多個領域,包括牽頭北約東擴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拉攏原華約國家逐漸縮小對俄羅斯的戰略包圍圈,在北極地區開發等未來競爭領域正面衝突,以及對俄羅斯武器出售進行制裁。從戰略威懾到戰術圍殺,從軍事介入到經濟制裁,美國大棒的落下從來不需要什麼正當理由,或者說它沒有理由也會給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2017年美總統特朗普簽署《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爲其制裁俄羅斯及採購俄製武器裝備的國家套上了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美國的制裁法案確實對俄羅斯武器出口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對蘇-35S戰機表現出採購意圖的印度尼西亞和埃及等國紛紛遭到美國的“制裁警告”,不顧美國威脅堅持採購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土耳其更是遭到了以美國爲首北約的強勢針對,被一腳提出F-35聯合戰機隊伍。俄製武器的高性價比確實獲得了包括美盟友在內的一衆國家青睞,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卡塔爾等土豪買家接二連三表示出對於俄製武器的興趣,卻大多最終止步於感興趣階段,畢竟它們與美國的軍事合作關係更加緊密。
一邊是從地緣政治入手對俄羅斯戰略空間進行擠壓,一邊是從國際影響力和經濟發展入手,對俄羅斯武器出口進行制裁,美國對於俄羅斯的壓制已經到了危險邊緣,它就不怕俄羅斯“觸底反彈”嗎?實際上,美國確實不怕將俄羅斯逼急,經濟、軍事、外交、科技等領域的全面領先足以支撐美國在美俄對抗中掌握更大的主動權,只要俄羅斯沒有瘋狂到同歸於盡、玉石俱焚,美國有什麼好怕的呢?但從俄羅斯近些年的一系列動作來看,總統普京顯然深諳“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這一道理,美國將俄羅斯逼急了固然沒有什麼嚴重後果,但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好處。
面對美國戰術層面的圍殺,俄羅斯選擇戰略層面對抗,一步步蠶食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爲其武器裝備輸出奠定一條更加平坦的道路。2015年俄羅斯正式介入敘利亞內戰幫助敘政府軍扳回劣勢,不僅進一步輻射了自身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還通過實戰檢驗以及與美F-22戰機的正面交鋒提升了很多國家對於S-400防空導彈、蘇-35S戰機等俄製武器的認可程度。
此外,俄羅斯通過支持利比亞國民軍LAN繼續提升其在中東地區話語權,相似的立場獲得了阿聯酋等美盟友的好感,雖然暫時無法消除美國製裁對於俄製武器輸出的不利影響,但一定程度上分化削減了美盟友對於美國的堅定追隨立場。細觀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與美國建立親密關係的國家,無論是出於自身需求考慮還是想要在美方獲取更多利益,它們雖然迫於美國壓制暫時不敢像土耳其那般毅然採購S-400防空系統等俄製武器,但它們在美俄之間搖擺不定的態度也足以引起美國重視,以防這些能夠影響中東局勢的國家悉數倒向俄羅斯的懷抱。
俄羅斯的強勢進攻以及自身的錯誤決策令美國喪失了部分在敘利亞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的戰略優勢,而俄羅斯則通過在中東地區不斷輸出影響力來挽救其武器出口方面的劣勢。經濟狀況不佳的俄羅斯將過多資源和精力投入中東地區其實是一種頗爲“勞民傷財”的舉動,但它深知與其被動挨打還不如主動進攻的道理。美國步步緊逼俄羅斯卻被普京反手將了一軍,究竟是賺還是虧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