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8) 漢(1) 魏晉(1) 南北朝(1) 唐(54) 宋(4) 明(1)

李白(9) 岑參(2) 王維(2) 杜甫(14) 王建(1) 李賀(1) 杜牧(1) 高適(2) 李世民(1)戴復古(1) 曹操(1) 辛棄疾(2) 盧綸(3) 王昌齡(3) 陳陶(1) 兩漢樂府(1) 元稹(1) 馬戴(1)王翰(1) 曹松(1) 錢起(1) 李益(3) 戚繼光(1) 楊炯(1) 沈佺期(1) 南北無名(1) 郎士元(1)戎昱(1) 孫道絢(1) 盧照鄰(1) 張蠙(1) 詩經(8)

1

[唐]

王昌齡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戰爭詩(70首)

2

[唐]

王翰

《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3

[唐]

杜牧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戰爭詩(70首)

4

[唐]

杜甫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戰爭詩(70首)

5

[唐]

楊炯

《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收起

6

[南北朝]

南北無名

《木蘭辭》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

[先秦]

詩經

《出車》

我出我車,於彼牧矣。

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召彼僕伕,謂之載矣。

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我出我車,於彼郊矣。

設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

憂心悄悄,僕伕況瘁。

王命南仲,往城於方。

出車彭彭,旂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玁狁於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

今我來思,雨雪載途。

王事多難,不遑啓居。

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既見君子,我心則降。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執訊獲醜,薄言還歸。

赫赫南仲,玁狁於夷。

8

[先秦]

詩經

《何草不黃》

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獨爲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棧之車,行彼周道。

9

[先秦]

詩經

《擊鼓》

擊鼓其鏜,踊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10

[先秦]

詩經

《漸漸之石》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

武人東征,不皇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

武人東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11

[先秦]

詩經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1]?

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無飢渴!

12

[先秦]

詩經

《六月》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騤騤,載是常服。

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於出征,以匡王國。

比物四驪,閒之維則。維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於三十里。王於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廣,其大有顒。薄伐玁狁,以奏膚公。

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國。

玁狁匪茹,整居焦穫。侵鎬及方,至於涇陽。

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啓行。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閒。

薄伐玁狁,至於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爲憲。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

飲御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

13

[先秦]

詩經

《清人》

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駟介鑣鑣。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14

[先秦]

詩經

《小戎》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遊環脅驅,陰靷鋈續。文茵暢轂,駕我騏馵。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溫其在邑。方何爲期?胡然我念之!

俴駟孔羣,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鏤膺。交韔二弓,竹閉緄縢。言念君子,載寢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15

[漢]

兩漢樂府

《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16

[魏晉]

曹操

《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17

[唐]

岑參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18

[唐]

杜甫

《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19

[唐]

杜甫

《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爲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幹。

男兒既介冑,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迴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爲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20

[唐]

杜甫

《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21

[唐]

杜甫

《前出塞九首》

其一

慼慼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其二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其三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麒麟,戰骨當速朽。

其四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其五

迢迢萬里餘,領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倏忽數百羣。

我始爲奴僕,幾時樹功勳。

其六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其七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徑危抱寒石,指落層冰間。

已去漢月遠,何時築城還。

浮雲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其八

單于寇我壘,百里風塵昏。

雄劍四五動,彼軍爲我奔。

擄其名王歸,繫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其九

從軍十年餘,能無分寸功。

衆人貴苟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鬥爭,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

22

[唐]

杜甫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23

[唐]

杜甫

《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爲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爲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24

[唐]

杜甫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25

[唐]

杜甫

《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爲妻子,席不暖君牀。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爲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26

[唐]

李白

《戰城南》

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爲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

野戰格鬥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爲。

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27

[唐]

李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28

[唐]

盧綸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

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亭亭七葉貴,蕩蕩一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29

[唐]

盧綸

《晚次鄂州》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30

[宋]

孫道絢

《滴滴金·月光飛入林前屋》

月光飛入林前屋。

風策策,度庭竹。

夜半江城擊柝聲,

動寒梢棲宿。

等閒老去年華促,

只有江梅伴幽獨。

夢繞夷門舊家山,

恨驚回難續。

31

[宋]

辛棄疾

《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32

[明]

戚繼光

《馬上作》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邊草 一作:邊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33

[唐]

王維

《隴西行》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

34

[唐]

李賀

《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35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36

[唐]

李益

《度破訥沙二首》

眼見風來沙旋移,經年不省草生時。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破訥沙頭雁正飛,鸊鵜泉上戰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37

[唐]

李益

《從軍北征》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裏徵人三十萬,一時迴向月中看。

38

[唐]

馬戴

《出塞詞》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衝雪度臨洮。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兒缺寶刀。

39

[唐]

李白

《司馬將軍歌 代隴上健兒陳安》

狂風吹古月,竊弄章華臺。北落明星動光彩,

南征猛將如雲雷。手中電擊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

我見樓船壯心目,頗似龍驤下三蜀。揚兵習戰張虎旗,

江中白浪如銀屋。身居玉帳臨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細柳開營揖天子,始知灞上爲嬰孩。羌笛橫吹阿嚲回,

向月樓中吹落梅。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動九垓。

功成獻凱見明主,丹青畫像麒麟臺。

40

[唐]

李白

《出自薊北門行》

虜陣橫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書速驚電,烽火晝連光。

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劍心飛揚。

推轂出猛將,連旗登戰場。

兵威衝絕漠,殺氣凌穹蒼。

列卒赤山下,開營紫塞傍。

途冬沙風緊,旌旗颯凋傷。

畫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

單于一平蕩,種落自奔亡。

收功報天子,行歌歸咸陽。

41

[唐]

李白

《發白馬》

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簫鼓聒川嶽,滄溟湧濤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無寒歌。鐵騎若雪山,飲流涸滹沱。

揚兵獵月窟,轉戰略朝那。倚劍登燕然,邊烽列嵯峨。

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42

[唐]

李白

《豫章行》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爲休明人,斬虜素不閒。豈惜戰鬥死,爲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43

[唐]

李白

《從軍行》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鼓聲鳴海上,兵氣擁雲間。願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

44

[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

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爲雁鶩池。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爲君談笑靜胡沙。

雷鼓嘈嘈喧武昌,雲旗獵獵過尋陽。

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春風試暖昭陽殿,明月還過鳷鵲樓。

二帝巡遊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賢王遠道來。

丹陽北固是吳關,畫出樓臺雲水間。

千巖烽火連滄海,兩岸旌旗繞碧山。

王出三山按五湖,樓船跨海次陪都。

戰艦森森羅虎士,征帆一一引龍駒。

長風掛席勢難回,海動山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龍驤出峽來。

祖龍浮海不成橋,漢武尋陽空射蛟。

我王樓艦輕秦漢,卻似文皇欲渡遼。

帝寵賢王入楚關,掃清江漢始應還。

初從雲夢開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

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45

[唐]

李白

《從軍行》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46

[唐]

杜甫

《悲陳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羣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

47

[唐]

杜甫

《北征》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

拜辭詣闕下,怵惕久未出。

雖乏諫諍姿,恐君有遺失。

君誠中興主,經緯固密勿。

東胡反未已,臣甫憤所切。

揮涕戀行在,道途猶恍惚。

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

靡靡逾阡陌,人煙眇蕭瑟。

所遇多被傷,呻吟更流血。

回首鳳翔縣,旌旗晚明滅。

前登寒山重,屢得飲馬窟。

邠郊入地底,涇水中蕩潏。

猛虎立我前,蒼崖吼時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車轍。

青雲動高興,幽事亦可悅。

山果多瑣細,羅生雜橡慄。

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

緬思桃源內,益嘆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巖谷互出沒。

我行已水濱,我僕猶木末。

鴟鳥鳴黃桑,野鼠拱亂穴。

夜深經戰場,寒月照白骨。

潼關百萬師,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殘害爲異物。

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髮。

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

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

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

牀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

海圖坼波濤,舊繡移曲折。

天吳及紫鳳,顛倒在裋褐。

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日。

那無囊中帛,救汝寒凜慄。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羅列。

瘦妻面復光,癡女頭自櫛。

學母無不爲,曉妝隨手抹。

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

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飢渴。

問事競挽須,誰能即嗔喝。

翻思在賊愁,甘受雜亂聒。

新歸且慰意,生理焉能說。

至尊尚蒙塵,幾日休練卒。

仰觀天色改,坐覺祆氣豁。

陰風西北來,慘澹隨回鶻。

其王願助順,其俗善馳突。

送兵五千人,驅馬一萬匹。

此輩少爲貴,四方服勇決。

所用皆鷹騰,破敵過箭疾。

聖心頗虛佇,時議氣欲奪。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軍請深入,蓄銳何俱發。

此舉開青徐,旋瞻略恆碣。

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

禍轉亡胡歲,勢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綱未宜絕。

憶昨狼狽初,事與古先別。

奸臣竟菹醢,同惡隨蕩析。

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

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

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

微爾人盡非,於今國猶活。

淒涼大同殿,寂寞白獸闥。

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

園陵固有神,掃灑數不缺。

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48

[唐]

李世民

《飲馬長城窟行》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

49

[唐]

盧照鄰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戰城南》

將軍出紫塞,冒頓在烏貪。笳喧雁門北,陣翼龍城南。

雕弓夜宛轉,鐵騎曉參潭。應須駐白日,爲待戰方酣。

50

[唐]

王維

《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

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爲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臺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羣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51

[唐]

王建

《雜曲歌辭·渡遼水》

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裏。來時父母知隔生,

重著衣裳如送死。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

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52

[唐]

沈佺期

《春閨(一本連後雜詩三首作雜詩四首)》

鐵馬三軍去,金閨二月還。邊愁離上國,春夢失陽關。

池水琉璃淨,園花玳瑁斑。歲華空自擲,憂思不勝顏。

53

[唐]

王昌齡

《出塞》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裏金刀血未乾。

54

[唐]

李白

《古風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聖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羣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

文質相炳煥,衆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

55

[唐]

岑參

《送人赴安西》

上馬帶胡鉤,翩翩度隴頭。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

萬里鄉爲夢,三邊月作愁。早須清黠虜,無事莫經秋。

56

[唐]

高適

《塞下曲》

結束浮雲駿,翩翩出從戎。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青海陣雲匝,黑山兵氣衝。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57

[唐]

高適

《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

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身當恩遇恆輕敵,

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颻那可度,

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君不見沙場征戰苦,

至今猶憶李將軍。

58

[唐]

杜甫

《悲青坂》

我軍青坂在東門,天寒飲馬太白窟。

黃頭奚兒日向西,數騎彎弓敢馳突。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是骨。

焉得附書與我軍,忍待明年莫倉卒。

59

[唐]

杜甫

《無家別》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

我裏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爲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人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悽。

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谿。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別,何以爲烝黎。

60

[唐]

杜甫

《歲暮》

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61

[唐]

錢起

《和張僕射塞下曲(一作盧綸詩)》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62

[唐]

郎士元

《送李將軍赴定州(一作送彭將軍)》

雙旌漢飛將,萬里授橫戈。春色臨邊盡,黃雲出塞多。

鼓鼙悲絕漠,烽戍隔長河。莫斷陰山路,天驕已請和。

63

[唐]

戎昱

《塞下曲》

漢將歸來虜塞空,旌旗初下玉關東。

高蹄戰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64

[唐]

盧綸

《逢病軍人》

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未到鄉。

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65

[宋]

辛棄疾

《西江月·堂上謀臣帷幄》

堂上謀臣帷幄,邊頭猛將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與曰可。此日樓臺鼎鼐,他時劍履山河。都人齊和大風歌。管領羣臣來賀。

66

[唐]

元稹

《田家詞》

牛吒吒,田確確。旱塊敲牛蹄趵趵,種得官倉珠顆谷。

六十年來兵蔟蔟,月月食糧車轆轆。一日官軍收海服,

驅牛駕車食牛肉。歸來攸得牛兩角,重鑄鋤犁作斤劚。

姑舂婦擔去輸官,輸官不足歸賣屋,願官早勝讎早覆。

農死有兒牛有犢,誓不遣官軍糧不足。

67

[唐]

張蠙

《吊萬人冢》

兵罷淮邊客路通,亂鴉來去噪寒空。

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爲將軍覓戰功。

68

[唐]

曹松

《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69

[唐]

陳陶

《隴西行四首》

漢主東封報太平,無人金闕議邊兵。

縱饒奪得林胡塞,磧地桑麻種不生。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隴戍三看塞草青,樓煩新替護羌兵。

同來死者傷離別,一夜孤魂哭舊營。

黠虜生擒未有涯,黑山營陣識龍蛇。

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70

[宋]

戴復古

《淮村兵後》

小桃無主自開花,菸草茫茫帶曉鴉。

幾處敗垣圍故井,鄉來一一是人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