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將美軍拉入戰鬥,隨之戰局發生重大改變。蘇聯取得歐洲戰爭的勝利後,立即回頭對付駐紮在東北地區的關東軍。顯然,被左右包夾的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無論日軍怎樣反抗,也改變不了最終的結局:日軍大敗!但是日軍還是堅守日本島是最後的倔強。但隨着美軍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日軍投降的腳步又近了一步。

二戰後期,日軍之所以投降,離不了美蘇的打壓。假如,沒有美蘇的“幫助”,我們自己面對日本的話,最後贏得還是我們嗎?從當時的戰局不難看出來,日本在美蘇共同的打壓下才有點回天乏力。如果日軍把所有的資源對付中國,沒有美蘇的干擾,中國必敗!

日本本身擁有的資源並不是很多,從自身就可以看出,美國一旦終止了對日本石油的供應,日本就氣急敗壞。因爲日本本來擁有的資源量就不多,一旦沒有了資源,日軍當然是不戰而退了。

既然日本的資源不多,爲什麼說中國必敗呢?的確日本相比美蘇這樣的大國的確算不上是多,但是相比中國可以說是綽綽有餘。侵華戰爭,早期的時候日軍的戰略便是用所有資源全力盡快地完成侵略中國的任務。但是期間遭到八路軍的劇烈反抗,更致命的是美蘇對日本施加的壓力。

假如沒有美蘇的“幫助”僅僅是靠中國自己,取勝的難度還是很大的。如果沒有美軍投下的兩顆原子彈,以日軍的野心必然是不會對中國輕易放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