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奕龙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国家部委、省(市、区)、市、县、乡(镇)“农村厕所革命”领导协调机制和统筹推进机制,从政策供给、规划制定、资金筹集、科技攻关、指导督查、项目落实、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推动合力,扭住“供水系统”“排污系统”两个关键,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农厕技术创新体系,推广“如厕难、排污难、处理难”系统性新技术方案,推动农村厕所项目建设和服务运行走市场化路子,彻底进行一场“农村厕所革命”,创造人文乡村新面貌。在杭州样本的基础上,朱奕龙建议,立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着眼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成立国家“城市大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国“城市大脑”建设,尽快提出“城市大脑”建设第一版本,统一编制省会、市(地、州)、县(市)三级城市的“城市大脑”建设规划,逐步建设“全国城镇管理”大数据平台,稳步完善“全国城镇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世界提供城市治理的中国方案和智慧,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城乡建设是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宁夏侨联主席朱奕龙提交的提案中有三份都与城乡规划和生态建设有关。朱奕龙说,作为委员,要有“置身事内”的同理心,才能写出贴近民生、贴近社会的好提案。还要有“置身事外”的理论素养和高度,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更好地发挥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

以“城市大脑”建设解决“城市病”

城市化快速发展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但也带来了“城市病”,比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噪音污染、交通拥堵、治安恶化等。但朱奕龙认为“城市病”并不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必然结果。“导致‘城市病’的根源往往在于城市治理的指导思想呈现片面性、规划管理缺乏预见性。参考国内一些城市科学发展的事例,依靠发展克服‘城市病’、依靠规划减少‘城市病’、依靠管理医治‘城市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的利好,避免或减少因不慎或盲目带来的弊端。”朱奕龙说。

朱奕龙以杭州作为样本进行了深入调研。2016年4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宣布:为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大脑。2018年9月,杭州“城市大脑”2.0发布,遍及警务、交通、城管、文旅、卫健、房管、应急、市场监管、农业、环保、基层治理等11个系统48个场景。

在杭州样本的基础上,朱奕龙建议,立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着眼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成立国家“城市大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国“城市大脑”建设,尽快提出“城市大脑”建设第一版本,统一编制省会、市(地、州)、县(市)三级城市的“城市大脑”建设规划,逐步建设“全国城镇管理”大数据平台,稳步完善“全国城镇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向世界提供城市治理的中国方案和智慧,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农村厕改防止两头堵

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有些厕所既无上水冲也无下水排,形同虚设,造成浪费,既让农民‘闹心’,也滋生了‘怨气’;有些虽有上水冲但无管网排,粪水自流造成水源直接污染,甚至成了疾病传染源。”朱奕龙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农村厕所改造仍然处于“两头堵”的状况,农村“厕所革命”还停留在重点村(社)等“点”上,还没有普及到广大农村全域“面”上。

朱奕龙认为,目前政府只重视解决家家户户厕所小硬件改造,而忽视了自来水管网和化粪池等基础设施大硬件建设。一些建好的污水处理站因经费缺乏难以正常运转,花了大价钱仍然超标排放。有些正常运转的乡村因无法承担高额的运转经费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朱奕龙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国家部委、省(市、区)、市、县、乡(镇)“农村厕所革命”领导协调机制和统筹推进机制,从政策供给、规划制定、资金筹集、科技攻关、指导督查、项目落实、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推动合力,扭住“供水系统”“排污系统”两个关键,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农厕技术创新体系,推广“如厕难、排污难、处理难”系统性新技术方案,推动农村厕所项目建设和服务运行走市场化路子,彻底进行一场“农村厕所革命”,创造人文乡村新面貌。

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应统一规划

与城乡生态建设同样重要的,是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应率先编制《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空间管制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把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位。”朱奕龙表示。

山脉、水系、森林、农田、湖泊、草原构成了黄河流域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在有机质生产、生态系统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朱奕龙看来,《规划》要落实生态优先原则,以制度保障多年来黄河流域生态建设成果不受侵占、破坏,从而推进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良性循环。同时,朱奕龙认为,通过《规划》的编制,能强化九省区“一盘棋”的思想,形成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一体化”,实现一体推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一体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此外,朱奕龙还专门提到了流域生物安全。“编制《规划》将有力遏制肆意开发、过度利用黄河流域矿山、水系等自然资源,防止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以及大气、水、土壤环境遭到破坏,从空间区域管控措施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规划》将助力黄河流域走出富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催生产业集群兴起。“《规划》中既要限定各省区生态修复国土空间、又要限定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必然将黄河流域划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走符合不同流域段、不同省情区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朱奕龙说。

(本报记者 鹿娟 苏莉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