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得已,黃維與胡璉商議,派他去南京向蔣介石彙報實際情況,並請求李延年兵團及空軍等配合,以實施突圍。但突圍光靠自身是很難的,畢竟周圍解放軍的防禦陣地層層疊疊難以突破,所以黃維和胡璉就起了歹心,要求蔣介石動用空軍投擲凝固汽油彈,進行大規模轟炸,在規定的時間和區域形成火海,以掩護突圍。

1948年8月,國軍迫於形勢和重點防禦的需要,將整編師恢復軍的建制,並重組兵團,整編第18軍改編爲第12兵團,原整編軍長鬍璉未能擔任兵團司令,而只擔任了副司令。
這是國軍中派系博弈的結果。國軍華中總司令白崇禧是桂系首領之一,排斥屬中央軍陳誠土木系的胡璉,蔣介石不得已派人徵詢陳誠意見後,選配黃維擔任司令。黃維是黃埔一期畢業,是黃埔四期畢業的胡璉的學長,抗戰時擔任過第18軍軍長,胡璉不得不服,但心裏仍然不痛快。
10月時,胡璉的父親病危,這是個表達不滿和緩解抑鬱不得志的機會,於是胡就以探親及“牙痛”爲由,請假回家去了。不久其父病故,胡在家服喪,一直未回第12兵團。
等到黃維帶着第12兵團奉命北進增援徐州,被中野圍困在雙堆集時,蔣介石才發現胡璉不在軍中,於是急招胡璉到南京。胡獻計集中兵力決戰後,鑑於以往多次防守成功的經驗,認爲解放軍還一下子喫不掉第12兵團,向蔣表決心,說願去雙堆集協助黃維,堅決防守,等待援兵到達,希望蔣多派飛機空投糧彈。蔣對胡很是嘉許,並滿口答應胡關於空投糧彈的要求,隨後胡於11月28日坐飛機飛抵雙堆集戰場。
應該說這個時候胡璉還是信心滿滿的,畢竟他此前有過幾次防守成功的經驗,但他錯估了形勢,因爲解放軍已經定下了戰略決戰的決心,想在淮海戰役中抑留國軍主力在江北,逐次削弱和消滅,而且動員了三大戰區兩大野戰軍的人力物力和資源。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能知彼,僅靠經驗固守待援,是第12兵團覆滅的主要原因。
到了雙堆集,胡璉與黃維商議的事,一直都是如何固守,等待援軍到達。這個時候,國軍獲得的美援裝備已經消耗過多,所剩無幾,因爲東北、濟南和黃百韜兵團的失利,大量的武器資材都失去了,美國又拒絕再次援助,所以空投是越來越少,固守已經形同坐以待斃。
不得已,黃維與胡璉商議,派他去南京向蔣介石彙報實際情況,並請求李延年兵團及空軍等配合,以實施突圍。同時,黃維還建議胡璉不要再回來了,即使第12兵團有什麼閃失,胡璉還可以善後,以待東山再起。
蔣介石見到胡璉後,答應說可以突圍,但要他們不要管杜聿明,也不要指望李延年,並讓胡璉再次回去維持部隊,這說明蔣介石此時已經方寸大亂,沒了整體策略,只剩下疲於應付到處堵漏了。
胡璉第二次坐飛機回到雙堆集,傳達蔣的指示後,大家都覺得莫名其妙,因爲沒有配合的自行突圍,無異於立即垮臺,而且會讓杜聿明也跟着垮臺,於是要求空軍配合突圍,不然則堅持固守,打一天算一天。
隨着情況一天天惡化,黃維等人決定固守待援是死路,於是動了突圍的心思。但突圍光靠自身是很難的,畢竟周圍解放軍的防禦陣地層層疊疊難以突破,所以黃維和胡璉就起了歹心,要求蔣介石動用空軍投擲凝固汽油彈,進行大規模轟炸,在規定的時間和區域形成火海,以掩護突圍。
蔣介石沒有動用凝固汽油彈,卻批准動用毒氣彈,隨後空投親筆信給黃維,並空投下毒氣彈轟炸、使用和防護說明。毒氣彈又分甲種彈(糜爛性)和乙種彈(窒息性),蔣介石原擬要求空投甲種彈,因被國際公約嚴格禁止,後安排空投幾十箱數百顆乙種彈(也違反國際公約,但傷害性相對低)。
因爲國際公約禁止使用毒氣彈,黃維和胡璉就祕密進行準備,只和他們的參謀長及各軍軍長研究使用辦法,然後安排進行發射訓練。後來在遇到解放軍攻擊猛烈難以抵抗時,就發射毒氣彈阻擊,一開始取得了阻擊效果。
後來解放軍做了些防範措施,國軍再發射毒氣彈也不太管用了,阻止不了解放軍的進攻。第12兵團支撐到12月14日下午,在大王莊和尖谷堆等防禦陣地丟失後,兵團部已經直接受到解放軍的攻擊,大勢已去,黃維和胡璉躲在掩蔽部裏一籌莫展。
盤桓了一天後,黃維和胡璉想出的突圍辦法,還是空軍配合下進行突圍。他們先是致電蔣介石和空軍總部,要求務必於15日配合實施突圍計劃,而擬定的計劃是“四面開弓、全線反撲、覓縫鑽隙、衝出重圍”,這實際上是四散逃命。各部隊主官還要了大量安眠藥,準備突圍不成被俘時吞食自殺。
但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飛到雙堆集上空,與黃維通話說無法照他們計劃實施,黃維只好決定自己斷然處置,也就是在沒有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強行突圍。
黃維和胡璉找來第10軍軍長覃道善和第18軍軍長楊伯濤,說明突圍計劃,規定各部隊於黃昏後開始突圍。因判斷解放軍兵力主要集中在南面和東南面,以防止第12兵團向蚌埠突圍,故黃維選擇西北面爲主要突圍方向,突出去後繞個圈子,再向南奔往蚌埠。突圍前,黃維和胡璉命令將所有能攜帶的武器人手一支,不能帶走的重型武器一律破壞,由此可見他們骨子裏還是終於蔣介石的,屬於比較頑固的,黃維後來最晚被特赦,也是這個原因。
到下午四時,因戰車營停車場遭到解放軍炮擊,有的戰車紛紛移動躲避,引起各部隊以爲突圍開始的誤會,於是爭先逃命。
黃維和胡璉各自鑽進一輛坦克,命令第11師和戰車隊突圍。第11師在戰車配合下,打開了一個缺口,黃維和胡璉的戰車都衝了出去。途中黃維的戰車出了故障,只好下車夾在亂兵中逃跑,後被解放軍俘虜。
隨後乘車跟進的第85軍軍長吳紹周,則因爲黃胡兩人的坦克把玉皇廟渡口的浮橋壓壞,無法通過,便索性停下來束手就擒,因爲他的部隊此前大部分都起義或投降了,已成光桿司令。
胡璉則幸運多了,他乘坐的坦克是指揮車,有地圖和指北針,而且繞道向南飛馳時,路上行進的解放軍和民兵還以爲是自己人在試車,紛紛避讓,胡璉等人一口氣奔至渦河岸邊,下車後被解放軍發現受到攻擊,背部負傷,但仍乘船渡過了渦河,隨後乘坐一輛牛車趕往蚌埠。
在蚌埠橋頭,胡璉遇到了剛出發準備去增援的第20軍,聽說是去解圍,胡璉說部隊都搞光了,讓他們不要去了。
隨後胡璉去上海治傷,竟無大礙。幾天後蒙蔣介石在南京召見,胡璉說了一番很牛氣的話,說解放軍華野和中野的將領中,也就劉伯承和陳毅能和他比,其他的如粟裕、陳士渠、許世友、楊勇、陳錫聯、陳再道、王必成、葉飛等都不是他的對手。
部隊丟個精光,尚且如此牛氣的,也就胡璉了,而且胡璉不知道的是,華野一直是粟裕在負責戰役指揮,此時也是他統帥華野作戰,只是因爲陳毅仍然兼着華野司令和政委,對外透漏的信息也是如此,所以國軍仍然把華野稱爲陳毅部,殊不知陳毅早在半年前就去中野就任副司令並負責軍區日常工作了。要是胡璉早知道這情況,也就不會說怕陳毅而不怕粟裕了。
蔣甚爲嘉許,命令胡璉擔任第二編練司令部司令,下野前用手令指示國府國防部給胡璉劃撥可裝備三個軍的美援武器,胡璉則收集到殘兵八千多人,後用美援裝備重組了三個軍,並將第二編練司令部改爲第12兵團,胡璉擔任第12兵團司令。他也是國軍五大主力指揮官裏唯一一個最晚擔任兵團司令的,也是最幸運的一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