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樣年少有爲的湯鎮業,並沒有疼惜這份深情,他亦太年輕,身在名利場,所以單純地把阿翁輕生的罪責,怪罪在他一個人頭上,是不公平的。所以,那些媒體和媒體人,努力把翁美玲的死因往感情和湯鎮業身上扯,是不負責,也不道德的。


  1985年5月14日,曾把黃蓉演成經典的翁美玲,在家中打開煤氣,結束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人生旅程。

  消息一經傳出,轟動整個演藝圈,甚至全國。

  追悼會上,黃日華作爲她的搭檔,痛哭流涕,被梁朝偉攙扶着,才勉強站穩。

  媒體拍到了這一幕,發佈出來以後,碎了無數人的心。

  “靖哥哥”以後,再也沒有“蓉兒”了,翁美玲走後,亦再也不會有人能超越83版的黃蓉了。


  儘管後來朱茵、周迅、林依晨、李一桐她們,也把這個角色詮釋得很好,可冥冥之中,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昨天是阿翁逝世35週年紀念日,驀然回首,才知道缺的那一點是什麼。

  那是80、90兩代人的青春,時光不可逆,歲月難回首。

  90年代的時候,家裏還不富裕,電視機也是黑白色的,更沒有手機電腦和PAD,所以暑假生活,《射鵰英雄傳》就成了每個人夏天必看的經典劇目。

  因爲陪伴,所以深情。


  曾幾度,覺得自己可以做成黃蓉那樣一個,古靈精怪的姑娘,天真率直,燦爛的慾望直指人心,然後闖蕩江湖,遇見一生所愛。

  可後來,我終究還是沒能成長爲這樣的人,內向與懦弱的性格,決定了我一切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按部就班的畢業,按部就班的工作。

  他們也給了我避風的“桃花島”,卻沒賜我可解情毒的百花玉露丸,事實上,到現在爲止,我也沒能遇到生命中的郭靖。

  我遇到的男人,他們都喜歡我,但最終也都騙了我。

  可能,戲終究是戲吧,金庸爲每個女孩子打造了一個有一個美麗的童話,卻忘記了告訴我們,別愛得太用力,情深不壽。

  他不但沒有告訴我們,也沒有告訴翁美玲。


  1983年,翁美玲22歲,青春懵懂,不知世間情爲何物,便一頭撞上了23歲的湯鎮業,從此便走上了命運的生死簿。

  同樣年少有爲的湯鎮業,並沒有疼惜這份深情,他亦太年輕,身在名利場,所以單純地把阿翁輕生的罪責,怪罪在他一個人頭上,是不公平的。

  而且,翁美玲的自殺,絕不是向外界傳聞一般,爲情所困。

  在感情上,阿翁是個獨立的人,因爲她有一顆高傲的心。

  她的離去,是因爲她的經歷,以及當時香港演藝圈的環境,使她產生了牴觸的情緒。


  我不喜歡以訛傳訛,尤其對於一個,自己曾投入過感情的演員、偶像,是樣的不尊重,而且作爲一個一直想成爲她那樣的人,我始終讓自己保持清醒。

  在8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翁美玲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她是那個時代裏,少有的高學歷演員,她曾在劍橋大學修習過,畢業於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放在今天來說,是個學霸,是個王者。

  所以,她有驕傲的資本。

  但一個王者混在青銅裏,並不會因榮耀加持而覺得滿足,反而會覺得無限孤獨。


  在當時無線的成名演員陣容裏,劉德華是學歷最高的,但也僅僅高中畢業。而肥姐沈殿霞、陳玉蓮,都成名太早,沒來及讀書,趙雅芝更是17歲去做了空姐,也沒有續讀,戚美珍成爲無線花旦時,才19歲。

  不被理解,又必須迎合,纔是翁美玲心裏最大的痛,這樣自視清高的性格,也讓她變得壓抑,抑鬱。所以有一段時間,她一直流連於蘭桂坊和賭場,豪擲千金,從不心疼。

  當一個人對什麼都不在乎的時候,其實,他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翁美玲如此,張國榮亦是如此。

  所以,那些媒體和媒體人,努力把翁美玲的死因往感情和湯鎮業身上扯,是不負責,也不道德的。因爲所有人都清楚,只有被定義爲因情而隕,才更加感人,更加吸人眼球。


  但真正喜愛阿翁的人,都知道,是她孤傲的性格,讓自己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可這樣,反而更加讓人心疼,因爲這說明,除了在戲裏,她從來沒有真正快樂過。

  再加之感情的不順,成爲了輔因,於是最後一根稻草落了下來,在35年前的昨天,她用最不適合的方式,和這個格格不入的世界,做了最後的告別。

  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可能,她也沒什麼話,可以對任何人說了。

  這就是我自以爲理解的翁美玲,我不把我的想法強加給任何人,只是單純地在每一年的某一天,去紀念與緬懷一下。


  人生如戲,戲並不如人生,世事如白雲蒼狗,變幻無常,既然往事已矣,我們就把最好的、最美的留在記憶裏。

  把最好的祝願,送給我心裏那個,永遠開心,永遠有辦法解決問題的黃蓉,無論將來是否有幸,能遇見屬於自己的“靖哥哥”,都會因爲兒時的記憶,而永遠心存感動。

  ·END

  ·作者|楓小以 #很高興,認識你#

  ·原創版權文章,抄襲、洗稿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