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謙小時候是個浪子。說起陶謙,大多數人對其的印象估計是一個忠厚老者,卻不知陶謙此人也並不簡單。據史書記載:謙少孤,始以不羈聞於縣中。翻譯一下就是,陶謙很小就沒了父親,因性格放蕩不羈聞名縣裏。

2、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對曹魏還是忠誠的。司馬懿篡位之心衆人皆知,高平陵政變,意味着司馬氏基本掌握了曹魏的大權,然而並不是司馬家所有人都這麼“壞”,司馬孚對曹魏還是忠心的,據《晉書》記載:及武帝受禪,陳留王就金墉城,孚拜辭,執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勝。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3、李典在軍士眼中是個有學問的長者。在曹魏的將領陣營中,李典可算是一員儒將,據《三國志》記載: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就連他的士兵都認爲他是有學問的長者,只可惜李典只活了36歲。

4、孫權的後宮很亂,可以拍一部宮鬥劇。由於三國戰事很多,並不太平,大家只關注戰爭,卻沒關注皇帝的後宮。據史書記載,孫權至少有10個老婆,其中有個是袁術的女兒,最關鍵的是皇后潘淑是被宮女縊死的,宮女有這麼大的膽子?可見孫權的老婆們鬥爭激烈!

司馬懿

5、董卓武藝很高,力大無雙,可能後來長胖了。據史書記載:(董)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騎馬飛奔的時候還能左右開弓,結合一下電視劇裏的身材,可能發福了吧?

6、病張遼也嚇破孫權的膽。曹魏名將張遼晚年基本防禦在東吳交界一線,由於逍遙津一戰,孫權被打怕了,一直忌憚張遼。據史書記載:權甚憚焉,敕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儘管張遼病重,孫權還是怕的。

7、諸葛亮治理下的蜀國社會治安很好。諸葛亮治政在三國曆史上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據史書記載: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諸葛亮大力推行依法治國,嚴於律己,施行廉政建設,才達到了道不拾遺的良好社會氛圍。

8、荊州能出這麼多人才,歸功於劉表的治理。看完演義,很多人會覺得劉表是個庸才,其實不然,他治理下的荊州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劉表下令開立學官,博求儒士,吸引和培養了一大批的文人才子,效力於魏蜀吳三國。

陶謙

9、孫權經常去參加或主持手下將領的葬禮,以表重視。綜合史書記載,陳武、魯肅、呂蒙等等至少有十幾員將領的葬禮,孫權都親自參加,以表其誠。當然腹黑一下,可能也是政治家籠絡人心的一種手段哈。

10、因兄弟麋芳投降,糜竺憂鬱而死。公元219年,呂蒙奇襲荊州,麋芳投降,遠在益州的兄長糜竺一直耿耿於懷,沒兩年後就慚愧而死。

11、東吳將領蔣欽人品很贊,還低調節儉。據《三國志》記載:權嘗入其堂內,母疏帳縹被,妻妾布裙。即孫權曾經來到蔣欽的家中,發現他的母親和老婆還穿着粗布衣服,當時蔣欽已經任職右護軍,能保持節儉不容易。

12、劉備和孫小妹的婚姻並不是真心相愛,就是政治婚姻。演義爲了增加故事性,打造了一幅動人的愛情場面,現實很殘酷,據史書記載: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百來個侍婢帶刀守護,怎麼入洞房?

周瑜

13、孫堅的老婆吳夫人是個很牛逼的賢內助。也就是孫權和孫策的媽媽,這個女子相當厲害,丈夫在外打仗,自己撫養教育孫策和孫權成才,孫策創業江東,脾氣暴躁,濫殺名士,她站出來勸諫。孫策逝世,孫權尚幼,她又很有分寸地輔佐治理軍國大事。相比於只知道禍亂朝綱的后妃,差距不要太大哦。

14、曹爽執政時,重用了臺中三狗禍亂朝政。臺中三狗便是何晏、鄧颺、丁謐三個人,他們濫用職權,作威作福,魏國被弄得烏煙瘴氣,曹爽本人能力也不行。

15、劉禪曾想多娶老婆,被董允阻止。據《三國志》記載:後主常欲採擇以充後宮,允以爲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終執不聽。董允爲人正直,又是劉禪的老師,管着劉禪。

16、23歲的曹叡繼位後,沉着剛毅,使輔政大臣形同虛設。曹丕死後,命令陳羣、曹真、曹休以及司馬懿輔政,但曹叡很有本事,繼位後獨攬大權,凡事都能自己作主,輔政大臣形同虛設。

諸葛亮

17、關羽逃到距離益州不過10公里的地方被擒。據史書記載,關羽是在臨沮一帶被抓的,那邊其實距離益州,或者說劉備統轄區已經很近了,可惜被潘璋的部將馬忠擒拿。

18、劉璋長子劉循堅守雒城近一年,劉備大軍毫無辦法。此事千真萬確,具體爲何劉循能堅守這麼久,可能是雒城易守難攻,也可能是劉循指揮得當,連龐統都因此喪命。

19、曹操和張郃見面時,媲美其爲“韓信”。據史書記載:太祖得郃甚喜,謂曰:“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事實證明,曹操沒有看錯人,張郃是個連諸葛亮都要敬三分的帥才。

20、孫策創業江東,先去請的是張紘出山相助。據《吳歷》記載:初策在江都時,張紘有母喪。策數詣紘,諮以世務。由此可見,孫策率先接觸的謀士應該是張紘。

張昭

以上20個偏冷門知識,你知道幾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