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孙俪在微博上曾写到:“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

这则微博一发出,很快便引起了很多宝妈的共。有表示赞同此观点,认为这个方法非常好,但是更多的宝妈表示方法虽好,道理都懂,但有时看见孩子这样,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火气蹭蹭往上涨

是啊,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是不是一个“望子成龙,期女成风的”的父母呢?我们都想要在孩子面前做到最好,但是当孩子的一件件小事累计在你的面前时,脾气再好的妈妈也会变得“暴躁”

为什么我们总是常常陷入到这种恶性循环中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容易愤怒?

  • 1.愤怒是期待未得到满足。

做父母的都怀着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对孩子严格要求,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要满足我的要求,符合我内心的期待。

  • 2.愤怒是对未知的恐惧

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做父母的特别想让孩子将来出人头地,现在就得好好学习,看到孩子成绩下降了,看到孩子身上各种各样的毛病,就会担心害怕影响到孩子的未来,莫名的恐慌,看到孩子的因为就忍不住纠正,大吼大叫。

而我们又怎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呢?

  • 1.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是照顾情绪的第一步。最难解决的问题是看不见的问题,只有对自己情绪保持一种觉知的状态,我们才有可能重点去转换负面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 2看到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改变对事件的看法。如果是对孩子期待过高了那就放低期待,多高的期待只能会让我们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感受到更多的失落。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对孩子大吼大叫,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不多不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