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A的爸爸每次聽老師告狀他打人,都會暴怒地揍他一頓,而這時,媽媽總會衝出來緊緊地抱着他,護着他,免得他受皮肉之苦。她跟小A說:“媽媽必須站在你這邊,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原標題:那個連高中的考不上的孩子,最後成了那條街最會賺錢的人

要開學了,爸爸媽媽們又是一陣兵荒馬亂。網課殘酷的現實讓不少父母意識到,娃可能真不是讀書的料。前幾天我還在朋友圈刷到這樣的對話:

當然,掃大街這份有前途的工作,也不是沒有競爭壓力。

還有家長表示能搶到掃地這樣熱門的活兒已經很難得了,畢竟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玩笑歸玩笑,如果真的發現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各位會怎麼做?我想大部分父母是不會放棄的,再學得糟糕也要死馬當活馬雞。可萬一用盡了洪荒之力,還是沒有雞出來呢?

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知乎看到的故事,也許能夠給各位爸爸媽媽一點啓發。有的孩子,起點很低,問題很多,可並不影響他成爲一個人才。

這個故事是我很久之前看到的,故事的主人公叫小A,他的爸爸是個小官,媽媽是大學教授。小A小的時候跟爺爺奶奶在鄉下長大,上幼兒園中班纔回到父母身邊。回來的時候,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非常惡劣。

在幼兒園的同學大都學了基礎的加減法,拼音的情況下,小A卻連1-10都數不好。更糟的是,他還愛打人。爲此經常被幼兒園勸退。小A的爸爸每次聽老師告狀他打人,都會暴怒地揍他一頓,而這時,媽媽總會衝出來緊緊地抱着他,護着他,免得他受皮肉之苦。

後來家附近的幼兒園都不能上了,爸爸說乾脆把小A放在家裏,找個阿姨看着算了。媽媽不答應,理由是孩子總得跟小朋友多接觸,才能逐漸成長,學會跟人相處。

後來媽媽又張羅着找了一家幼兒園。結果小A把尿尿到同學的碗裏,老師又一次叫了家長。這次遇到剛好媽媽出差,爸爸用鐵鏈子把小A拴起來,狠狠抽了他一頓。見抽夠了,爸爸解開了鐵鏈,把兒子獨自一人鎖在家裏後摔門而去。

小A非常生氣,把爸爸書房的書和文件全燒了,還引來了消防隊。爸爸在狂怒之下,把小A送到了精神病醫院。從外地趕回來的媽媽得知了一切,二話不說把兒子接回來,然後跟小A的爸爸離了婚。

升到小學,小A這暴脾氣,依然不受老師待見。幾個班主任像踢皮球一樣,各種找藉口不肯要他。最後媽媽找到了老同學w老師,才收下他。而小A也鄭重地答應媽媽,不再打同學了。

小A遵守了承諾,不再打同學,可是他依然有暴力傾向。教室裏的課桌黑板都被他弄壞了。w老師沒有批評小A,而是把他帶到了一間雜物間,告訴小A:“這裏都是你弄壞的東西,你來想辦法修好它們。”

小A的媽媽給他買了螺絲刀,鉗子,電焊等工具,他沒事就鼓搗那堆缺胳膊短腿的玩意,除了把它們修好外,還用壞掉的東西做材料,拼裝了小汽車,小飛機。小A也漸漸從人見人厭的搗蛋鬼,成了會製作玩具的小達人。男生們看到他敢用他們不敢用的電焊,親手製作玩具,都覺得小A是個很厲害的人。

小A的動手能力日漸增強。他注意到媽媽睡前總愛看書,每每困得眼睛都睜不開的時候,還要爬起來關燈,就動手製作了一個遙控器,讓媽媽可以躺着就把燈關了。

遙控開關做成那天,小A的媽媽哭了,她說:“我早就知道,我兒子是個天才!

小學畢業的時候,w老師告訴小A,那間專門放被他破壞的雜物的地方,是小A的媽媽租下來的。她原本只是想給頑劣的兒子一個發泄精力的渠道,想不到小A的動手能力強得出乎她的意料。

上了初中,換了一個老師,小A又成了老師的“重點關照對象”。他成績不好,還經常破壞實驗室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初中班主任暗示大家給她送禮,小A堅決不讓媽媽送,他覺得這個老師人品太差了。

不送禮的結果就是老師從來不讓小A回答問題,也從不表揚他,還罰他打掃衛生。媽媽看到小A每天都要一個人留到很晚,很難過。小A安慰媽媽:“我不怕,我不在乎她就傷害不到我”。

小A的媽媽點點頭,從此每天都來學校跟兒子一起打掃教室。她跟小A說:“媽媽必須站在你這邊,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快到初中畢業的時候,小A發現以他的成績根本考不上高中。他很沮喪,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整整四天,不喫不喝。媽媽守在門口,並不催他。小A不喫,媽媽也不喫。

媽媽在門外,跟小A說:你知道嗎?你爸爸曾經來找我複合,但我拒絕了。他可以不喜歡你,但我不允許任何人傷害我的兒子。

第二天,媽媽把小A小學的死黨叫來了。死黨說:你送我的遙控車,一直是我最珍貴的玩具,你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

第三天,w老師來了,她說:你也許不是我教過最優秀的學生,但你真的十分與衆不同,你發明的電動吸塵黑板擦我用到現在,老師爲你驕傲!

第四天,小A聽門外沒有動靜,怕媽媽暈倒,出來一看卻發現媽媽在廚房忙活。她說:我估計你小子要出來了,準備給你做一頓好的。

小A哭了。

媽媽說:“我兒子很了不起,爲了追求上進,能絕食三天。你很棒!”

半個月後,小A的媽媽給小A拿來了職業高中汽車修理學校的資料。她說:“孩子,不是每個人都要考高中的。讀書是你的短處,動手是你的長處,你去修汽車,一定會成功的。媽媽是大學教授,這點眼光是有的。

小A沒有考高中,去了職業汽修學校。他從小在高校教職大院長大,跟他同齡的孩子有的出了國,有的讀了博,只有他,連高中都上不了。可是小A的媽媽從來沒有流露出半點抬不起頭的樣子。每次同事的車有了問題,她都會驕傲地說:“找我兒子來修,我兒子會修。”

小A的動手能力果然有了用武之地,還沒畢業就成了學院的傳奇,什麼疑難雜症到他手上都能迎刃而解。

畢業後,小A開了家汽修店,他只給那些價值百萬的名車提供修理服務,卻依然門庭若市。他的店成了遠近聞名的高端汽修中心,小A本人也成了教職大院“教二代”中最能賺錢的崽,他的人生終於迎來了光明的未來。

小A的童年,無疑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孩子。成績差,有暴力傾向,愛打人,破壞公物,不討老師喜歡,可是無論他變成什麼樣子,他的媽媽從不曾放棄過他,最終發掘出了他的閃光點。教育教育,不止要教,還有育,還有等待……

人生啊,登頂的路有那麼多,倘若此路不通,另闢蹊徑可也!

我是亦君,80後媽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擅長認知心理學,多平臺作者。謝謝你的關注和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