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視一哥康輝,丁克租房20年,如今他說後悔了

最近央視四個男主持合體直播帶貨,銷量喜人。央視先是放出了撒貝寧到處參加綜藝活動,接着又讓朱廣權和李佳琦直播爲武漢帶貨,這一次終於輪到了一哥康輝。

跟朱廣權和撒貝寧不同,康輝是新聞聯播的主持人。

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在大衆眼裏,永遠是那樣嚴肅、嚴謹,一字不錯,一絲不苟。康輝更是此中翹楚,永遠西裝領帶,髮型永遠保持不變。他還是朱廣權、撒貝寧、尼格買提的領導。

其實在2019年,康輝就已經走在了放下偶像包袱的路上。他是央視boys裏第一個嘗試小視頻的,他用一隻VLOG展示了央視工作的日常,斬獲了全網頂級流量,發佈當天就超過了2000萬流量。

在加入了央視帶貨天團之後,康輝更是徹底放下了架子,跟兄弟們玩得不亦樂乎。他會一本正經地說:“我的優勢主要靠臉”。

每當兄弟們說錯話,他也總是笑着說:“扣200塊錢”,甚至有一次在看不下去撒貝寧模仿新聞聯播時親自動手捂住了小撒的嘴。

康輝還因爲腮幫子比較鼓,一直被朱廣權嘲笑像小松鼠。就連帶貨的時候,他們也毫不忌諱地玩起了這個梗。

這樣的央視一哥,實在是太可愛了,和平時一本正經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萌。網友不由驚呼:這樣的康帥實在太厲害了,嚴肅有餘可以主持新聞聯播,活潑超量可以跟直播帶貨,真叫一個可鹽可甜。

其實康輝本來私底下就具有“兩面性”,所以才能如此自由切換“兩幅面孔”。

乖巧又叛逆的少年時代

康輝從小就是個出名的乖孩子,成績優秀,獎狀一堆,爹媽省心。無論是老師還是街坊鄰居提起康輝就只有豎大拇指的份兒。

只有康輝自己知道,其實他並不像表現得那樣乖。

康輝從小就特別喜歡電影和廣播。在他上學的80年代,這些娛樂活動並不普及,不能像現在這樣說看就看。於是乖孩子康輝就常常跟老師請假,說自己肚子痛,其實是溜號去看電影、聽廣播去了。

高三那年恰逢漢城奧運會,康輝實在太想看奧運會開幕式了,於是又一次故技重施,跟老師請假。可能是臨近高考,老師沒有準假。18歲的康輝心裏好像長了小蟲子,非看不可。於是他光榮地逃課了。

心滿意足地看完奧運會開幕式回來的康輝被老師逮了個正着,老老實實地寫下了深刻的檢討書,那是他這輩子寫的第一份檢討。

乖孩子康輝乾的第二件叛逆的大事是填報志願。以他的成績北京的學校是可以隨便挑的。但康輝偏要報中國傳媒大學:他太想當主持人了。

果然這個決定遭到了老師和家長的一致反對。

父母說:搞文藝,這水太深了,咱家沒有幹這個的,想幫都幫不了你。

老師說:廣播專業,這就業面多窄啊?換一個吧!

康輝說:未來雖然不可預知,但我的人生應該由我自己選擇。

認真又敬業的工作狂

康輝熱愛廣播電視事業,他的夢想照進了現實,成了中國頂級的廣播人,登上了最高級的央視舞臺。他在自己的書《平均分》裏說:

“關於這份熱愛,在二十幾年的工作當中,不是沒想過放棄,當你越來越認識到這個職業的價值,這個愛是在不斷積累的,讓我放棄我會有深深的不捨。這份熱愛最主要的,還是因爲身上有那份責任。”

康輝很幸運,不是每個人都能把熱愛的事業幹一輩子的。康輝的敬業在央視裏也是很出名的。每一次播出,他都會努力做到最好,準備得最爲充分。爲了保證播出時的狀態,他經常會在直播前吸氧,避免精神不濟。

這種習慣可能源於他的兩次失誤。

第一次是汶川震後,央視連夜直播,康輝播到了凌晨四點。也許是因爲熬夜太久,精神一直緊繃,導致他狀態不佳,把外國領導的“慰問電”說成了“賀電”。這兩個字一出口,康輝立馬清醒過來,背後冷汗直冒。雖然他及時糾正了,也得到了觀衆的諒解,但是這次失誤對康輝本人打擊很大。

即使過了10年,他都依然記得,要時刻在直播中保持最佳狀態,避免出錯,無限趨近於完美。

另一次是在央視直播間,說到一半,鼻炎犯了,鼻涕流了出來。央視主播是不能有多餘動作的,更別提擦鼻涕了。彼時的康輝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這讓他意識到,身體狀態如果不能調整到最佳,就等於不敬業。

就像康輝在《平均分》裏說的那樣:

“我希望自己有一點目標,有一點追求,有一點爲了這個目標去努力去奮鬥的過程。
而不是隨遇而安,只是讓日子每一天每一天就這麼過,只要你有目標,你努力了你奮鬥了,不管結果如何,你的人生都不平庸。”

令人動容的愛情

對待工作十分認真的康輝,對待愛情時也是如此。他的妻子劉雅潔是傳媒大學的小學妹,兩人在央視工作時認識,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一提起妻子,康輝就充滿了溫情。他在給朋友寫的信中這樣描述自己的妻子:

她很漂亮(至少我是這麼認爲),很純也很倔(就像小龍女),也許不太像時下的女孩兒那樣活躍,但是很適合我。
離開她,我真的受不了。
不怕你笑話,真的,也許戀愛的人都有點昏頭吧。

兩人的想法也極爲合拍,在結婚後第一天,就明確了要丁克一輩子。這樣的脈脈深情,一攜手就是二十多年。康輝在《與妻書》中說:“萬千榮耀,不及日日晨昏間的瑣細”。他是如此說的,亦是如此做的,至今他都保持着這樣的習慣,每天下班後,會牽着劉雅潔的手一起散步。

2000年康輝和劉雅潔結婚時,沒錢買房,只好在央視附近租了一間兩室一廳的房子住。

在央視這麼些年,康輝依然無房無車租房住,但是有情飲水飽。他和妻子的丁克婚姻如此幸福綿長,他將妻子的喜好視爲自己的喜好。因爲妻子愛貓,康輝便養了3只貓,生生把貓兒們養成了央視的“編外人員”。

然而對於丁克,康輝依然深感後悔。當初他跟妻子丁克,父母是明確表示反對的。只是隨着時間推移,康輝的父母越來越少提及要孫子孫女的願望,最後兩個老人是帶着遺憾離去的。

康輝的父親是得癌症走的,母親則得了尿毒症,都是漫長又折磨人的病。康輝在《平均分》中說:“我最大的遺憾是對待親人,給予他們的太少了。我的父母離開的時候,我都沒有能在牀前。”

對於母親因爲沒有孫子孫女抱憾而終之事,康輝說:“如果能重來,我想我一定會早早遂她的心願。”

在《平均分》這本書裏,康輝告訴世人:事業沒有最低分,生活沒有最高分。如何在事業和生活中找到平衡點,在每一樣都及格的基礎上得到更高的平均分,纔是人生真正的真諦。

這樣你的答案,即便不是最正確的,至少不會事後想起感到懊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