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小朵歷史君,很高興給大家帶來這一期的原創優質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呂氏春秋》是一部產生於戰國晚期的理論著作,出於衆人之手,風格不完 全統一。。
《呂氏春秋》是一部產生於戰國晚期的理論著作,出於衆人之手,風格不完 全統一。。《呂氏春秋》在文學上的另一個突出成就是創作了豐富多彩的寓言。據初步 統計,全書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則。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國古代的神話、 傳說、故事而來,還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創造,在中國寓言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呂氏春秋》在寓言的創作和運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論點,然 後引述一至幾個寓言來進行論證。如《當務》篇先提出“辨”、“信”、“勇”、 “法”四者不當的危害,然後就連用“盜亦有道”、“楚有直躬者”、和“太史據法”四個寓言來說明道理。《察今》篇爲了說明“因時變法”的 主張,後面也連用“荊人涉澭”、“刻舟求劍”和“引嬰兒投江”三個寓言。如 《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 亦惑乎?”該書的寓言生動簡練,中心突出,結尾處往往點明寓意,一語破的。
這個典故出自於司馬遷的《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意思是一個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動一個字賞賜千金,見後用來稱讚詩文精妙,價值極高。也指書法作品的珍貴。金,秦時指的是黃銅。
呂不韋爲什麼讓人編著 呂氏春秋
爲什要懸賞修改呂氏春秋
戰國末期,大商人呂不韋作了一筆中外歷史上最大的投機生意.他不惜散盡千金,把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王子異人立爲秦國國君.異人當了秦王之後,爲報答呂不韋的恩德,封呂不韋爲丞相.由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成了進退百官的權威,朝中的大小官員嘴上不說,心裏卻很不服氣.呂不韋也知道他的政治資望太淺,人們可能在私下議論,他覺得提高聲望是讓人們服氣的最好辦法.但怎樣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時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呂不韋爲這件事大傷腦筋,召集門客進行商議.
有的門客建議呂不韋統兵出征,滅掉幾個國家,立下赫赫戰功,以此來樹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對說:“這辦法有百害無一利,即使把仗打勝了,回來也升不了官,因爲沒有比丞相還高的職務了.重要的是戰爭風險大大,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一戰爭失利,結果會適得其反.”
有人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名聲很好,那是因爲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爲吳王先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爲什麼不能寫部書,既能揚名當世,又能垂範後代呢?”
呂不韋認爲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
呂不韋當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提作《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併發出佈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這期的原創優質內容就要結束了,小朵歷史君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最精彩的優質原創內容,喜歡的朋友多多支持,歡迎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