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誕生於21世紀初期的KC390自然不是那些老飛機可以相比的,毫不誇張的說,之前的C5和安124以及安225運輸機雖然擁有數倍於KC390的載重量,但是說到座艙的先進性,可能他們都沒有辦法和這架飛機相比,哪怕是美國主力的C17米手機也要甘拜下風。KC390是一種飛行速度比較快,而且起飛重量較大的飛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超過80噸,我們來找一個飛機來作爲對比,我國自行研製的C919是一種國際合作型飛機,C919的最大起飛重量爲72.5噸,很多軍事專家以及自媒體軍事作者都曾做過分析,如果經過適當的改進,將這架飛機改成我國完全能夠自主使用的軍用機型,它的最大特起飛重量應該可以達到80噸。

全世界最成功的運輸機自然是美國的C130,任何一款中輕型運輸機的研製過程中,都離不開和C130做參考和對比,一般來說能製造大型運輸機或者中型運輸機的國家,基本都是中美英法俄的幾個國家,再往遠了看還有日本或者歐洲的部分國家。然而遠在南美的巴西竟然也有非常不錯的同類型運輸機,這就是非常出色的KC390中輕型噴氣式運輸機,堪稱一種最適合取代C130的先進運輸機,綜合性能比C130出色不少。


C130運輸機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C130的成功之處在於它基本上確定了現代運輸機的設計標準和氣動佈局形式,它所採用的上單翼佈局和4臺渦槳發動機成爲這個級別運輸機的標配,同時空間足夠大的貨艙不但可以運送一般的步兵或者裝甲車輛,還可以運輸一些尺寸較大的直升機,這讓它成爲美國空軍最重要的運輸機。而美國在發展C130的過程當中,不僅將它發展成一種更爲完善的運輸機,還相繼誕生了KC130系加油機以及AC130炮艇機等特種機型,以至於在洛克希德的不停改進當中,直到現在都沒有非常好的機型去替代C130系列,而C130也將和B52轟炸機一樣成爲美國飛行100年以上的飛機。


巴西雖然位於南美,但是和部分西方國家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比如巴西曾經從法國購買輕型航母,而且還在上世紀60年代購買了一批源自美國的C130H型大力神運輸機。不過巴西航空工業雖然沒有辦法和美國相比,巴西所購買的C130H運輸機因爲機齡過長,所以急需替換,因此巴西在2009年就啓動了新運輸機的研製計劃,以便取得這些年紀較大的老式運輸機。


一般來說,C130這個級別的運輸機基本上都採用渦槳發動機,渦槳發動機的優勢是耗油量較低,短距離起飛性能比較好,缺點是速度比較低,但是對這個級別的運輸機來說,速度並不是追求的最大目標,裝載量和經濟性纔是最重要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我國的運8運9以及全世界服役的C130都是比較類似的,但是如果能夠滿足各種要求還有更快的飛行速度,豈不是更好的選擇?


其實運輸機發展至今,如果現在哪一個國家決定開始研製新的運輸機,那麼必須考慮多用途,而不是簡簡單單的當做一種運輸機。比我們以前介紹的A400M型運輸機,在最早設計的時候就要求飛機有空中加油能力,可以在兩個小時內改裝成可以爲兩架甚至三架飛機加油的中大型加油機。其實也是現在飛機設計的一個趨勢,儘量用一種機型來完成多種飛機的任務,也就是所謂的一機多用。巴西也不例外,巴西在最早研製這架飛機的時候,就已經打算讓這架飛機具有快速改裝成加油機的能力,同時還要有空中滅火以及搜救甚至快速醫療救援的能力,而且所有的任務改裝套件都可以在三個小時之內完成全部改裝。這麼來說,我國用運20改裝成加油機一點毛病也沒有。


前有A400M後有KC390,這就足以證明我國在運20基礎上改進大型加油機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因爲美國KC135和KC10加油機所代表的只是之前的理念,而從現在的眼光來看,一架大型運輸機具備多種能力,其實要比用途單一的加油機更爲優秀。當然,如果一個國家的空軍規模足夠大的話,裝備性能更好的專用加油機也是勢在必行的。


單從飛機的外形上來看,這架KC390好像沒有什麼出彩之處,機頭有面積較大的玻璃座艙,起落架爲雙輪結構,在機頭的頂部還伸出了一根受油管。機身比較短粗,機身兩側下方有容納起落架的凸起結構,每一側的主起落架有4個機輪。機翼爲上單翼結構,爲了容納機翼,還設計有非常流暢的氣動外形。發動機爲兩臺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安裝在機身下方靠近內側的位置,尾部有裝貨艙門和梯形尾翼,總的來說是非常中規中矩的,可以在它上面看到很多經典運輸機的影子。那麼我們就來從各個部件來細細的分析這架運輸機。


作爲飛機的核心,發動機是最爲重要的部件之一,KC390使用的是IAE V2500-E5渦扇發動機,聽名字好像挺複雜的一個發動機。但是大家如果經常乘坐飛機的話,那麼一定會見過這臺發動機,因爲這臺發動機經常被使用在著名的A320系列客機身上,至於爲什麼軍用運輸機會使用源自民航飛機的發動機,我們來接着分析。


這臺發動機的整體數據非常不錯,單臺的最大推力爲14噸,美國的C17使用了4臺F117PW100非加力渦扇發動機,這臺發動機的最大推力爲17噸,通過兩臺發動機的推力對比,大家不難猜想到這架KC390的真實性能應該是不弱的,而且還會在飛行性能以及最大巡航速度方面有非常不錯的表現。


現在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已經非常先進,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先進,更有着非常不錯的理念,一般來說只要有非常優秀的核心機,就可以衍生出多種發動機,不但可以應用在戰鬥機上,還可以用在大型軍用飛機身上,甚至可以進一步優化變成民航飛機的發動機。如果技術實力足夠強悍的話,也可以將核心機發展成艦用燃氣輪機或者應用在很多領域的燃氣輪機。


KC390之所以使用這種發動機,是因爲現在的發動機技術已經非常的成熟,所以使用民航發動機不會在可靠性方面有問題,而且民航發動機由於技術通用性比較高,所以總體的採購價格和日後的維護保養費用都非常低,這對於軍用飛機降低日後使用費用是非常有效的。

由於採用了真正的噴氣式發動機,因此KC390的動力性能表現非常不錯,C130J型是比較新的型號,換用了比較新的渦扇發動機,但是它的最大巡航速度依舊只有671千米每小時。像美國最近研製的V280型輕轉翼飛機,它的最大飛行速度已經達到556千米每小時,都快趕上C130的飛行速度了。而KC390的速度表現更爲優秀,其最大飛行速度高達870千米每小時,雖然對於運輸機來說速度要求不是特別高,但是更快的速度往往有着更高的運輸效率,戰爭時期分秒必爭。


也正因爲如此,我們之前說過的,A400M型運輸機雖然整體性能非常優秀,但實則是一種思想比較保守的機型,以歐洲非常強大的研製能力來看,他們完全可以研製一種和運20相當的運輸機,想研製C5和安124級別的飛機沒有任何困難。A400M之所以沒有擁有這麼多先進技術,而且飛機的飛行性能很普通,就是因爲他們每個國家沒有使用的需求。從這點來看,巴西人的眼光其實比歐洲人更爲長遠一些,有些性能我可以不用,但是你不能沒有,因爲一旦用的時候,往往會起到決定性的因素。


誕生於21世紀初期的KC390自然不是那些老飛機可以相比的,毫不誇張的說,之前的C5和安124以及安225運輸機雖然擁有數倍於KC390的載重量,但是說到座艙的先進性,可能他們都沒有辦法和這架飛機相比,哪怕是美國主力的C17米手機也要甘拜下風。因爲飛機比較小,所以座艙看起來很精緻,座艙精巧的佈置了很多屏幕,老式的機械儀表非常之少,整架飛機看起來並不像體型碩大的運輸機,更像是一種非常豪華的私人飛機。


對於運輸機來說,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它的運載能力,運載能力分爲兩個方面,一是最大運載重量,第二就是它的貨艙尺寸,貨艙尺寸的大小決定了它能運送的物體體積。像之前蘇聯研製的伊爾76運輸機,雖然最大載重量比較優秀,但是它的貨艙比較瘦長,所以基本上只能用來空投一些部位戰車或者傘兵,在運送主戰坦克的時候,往往需要拆除主戰坦克的全版或者其他設備,一些比較寬的裝備,甚至不能用伊爾76來運輸,而後來誕生的C17以及運20都改造了這個缺點。


KC 390 的最大載重量爲23噸,這個數字稍稍大於運8以及C130系列,別看大了這麼一點,有時候很多8×8大型裝甲車就可以輕鬆運載。KC390的貨艙比較有意思,主貨艙的長度爲12米左右,算上尾門跳板的部分加起來有16米長,主貨艙部分的高度大約爲三米,寬度爲2.9米,尾貨艙因爲錯過了翼盒以及機翼結構,所以高度會稍高一些,達到了3.2米。等於說它的主貨艙基本上是一個寬和高都爲三米的長方體結構。有了非常不錯的貨艙體積,所以KC390可以運送多種輪式步兵戰車,很多卡車也能輕鬆運載,而像直20和黑鷹直升機這種體型的飛機也都可以輕鬆運動。


在運送人員的時候主要分兩種情況,第1種是純運輸士兵,一般來說可以運載超過80名步兵或者60多名傘兵。而在運送醫療人員的時候,可以攜帶74副擔架以及8名相關的醫護人員。這進一步驗證前面說到的,它是一種能夠快速改裝成爲醫療救援飛機的大型飛機。當然這是巴西研製的飛機,巴西作爲一個所謂的大國,不可能像中美俄這樣術業有專攻,因此多用途的飛機對他們來說意義是非常大的,而且這樣也就有了一個更好的優點,我們後面再說。


整架飛機的結構材料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中規中矩,這倒也進一步證實這架飛機其實是巴西的未來的主力運輸飛機,而巴西也並不希望這款飛機會成爲一種價格過於高昂,技術過於先進的土豪型飛機。


在本文作者看來,KC390最大的突破就是多用途,而最爲重要的多用途能力其實就是空中加油能力。從技術上來講,一個國家想要擁有加油機其實是非常方便的,因爲只要是一種起飛重量比較大的飛機,都可以經過簡單的改裝變成加油機。但是實際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比如說我國拿轟6改裝的轟油6加油機性能就非常的普通,雖然加油機是一種技術複雜程度不高的機型,但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擁有加油機依舊代表這個國家擁有非常強的軍事作戰能力,這是所謂的戰力倍增器。


KC390是一種飛行速度比較快,而且起飛重量較大的飛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超過80噸,我們來找一個飛機來作爲對比,我國自行研製的C919是一種國際合作型飛機,C919的最大起飛重量爲72.5噸,很多軍事專家以及自媒體軍事作者都曾做過分析,如果經過適當的改進,將這架飛機改成我國完全能夠自主使用的軍用機型,它的最大特起飛重量應該可以達到80噸。假設我們把它改成75噸的最大起飛重量,按照這個作用來計算,它都是一款比較優秀的空中支援機型,是完全可以作爲加油機預警機以及反潛機的,只不過不能和美國那樣的專用飛機相比。


KC390的最大起飛重量其實是要大於C919的,那麼在自身燃油加上附加燃油箱的情況下,它的供油能力肯定要比我國的轟油6更強,那對於巴西這種國家來說,這樣的加油機是完全夠用的。KC390的加入吊艙位於機翼下方外側,爲正常的軟管式加油設備。貨艙內最多可以安裝三個附加油箱,正常情況下可以爲兩架飛機進行空中加油,一般國家所使用的輕型戰鬥機載油量比較小,這架飛機甚至可以一次性爲4架以上的飛機加油,而4架以上的飛機在很多小規模軍事作戰當中就已經是不容忽視的空中作戰力量。


現在很多小國雖然規模比較小,但是他們也喜歡一些高大上的設備和作戰手法,比如美軍比較流行的空中加油作戰術,很多西方國家都在模仿,要知道這些國家新買的戰鬥機航程已經不短,一旦有KC390這種飛機能進行空中加油的話,這些飛機的航程將會得到極大的延伸,而且可以增加飛機的實際載彈量。


KC390還在機身的下方設計了掛點,可以使用諸如紅外吊艙一類的先進設備來執行搜索任務,就相當於將K4390的實際,從範圍擴大到人,許多民間人物身上,他已經不單單是一種軍用運輸機,還是一種十足的多用途飛機。


以前很多人問過一個問題,說中國應該學習哪個國家的航空理念,其實我們倒不覺得現階段中國應該過分的去學習美國或者歐洲,反而巴西是最值得學習的一個。巴西的航空理念有花小錢辦大事的味道,而且從整個項目來看,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歐洲聯合研製的飛機,不管是從最後誕生的飛機性能還是整個過程當中的種種做法,這架飛機怎麼看都不像是南美那個地方誕生的。


巴西在研製這架飛機的時候,爲了儘可能的降低成本並且拉攏客戶,他們將總裝線留在巴西,機身以及很多重要部件也在巴西生產,而很多非關鍵的部件則在其他合作國家國內生產。比如巴西的鄰國阿根廷生產包括尾門在內的很多部件,這個做法和空客以及波音是非常相似的,當然不出意外的話,很多人也會站在這裏繼續喊上一句:這架飛機並不是巴西自主生產的飛機,因爲很多部件來自於國外,核心的發動機還是歐洲貨!其實現在全世界除了軍用飛機,只要跟民用飛機沾一點邊的,基本上都是全球化生產的。所以民用飛機根本不存在什麼哪國的飛機,只要是哪個國家哪個公司設計的,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這架飛機是屬於這家公司的,只不過手下有大量的合作商,這也是目前全球化的一個大趨勢。


很多文章都說這架飛機是C130的有力替代者,其實這個話應該這麼來說,KC390是很多使用C130系列飛機的小國優先考慮的,因爲以美國的實力,如果想研製一種更爲優秀的飛機,絕對是手到擒來的。如果美國真的願意在盟友當中選擇一架比較好的飛機直接採購,那麼KC390也很有可能會獲勝。只不過以美國目前的現狀來看,縮減軍費和減少開支是重頭戲,所以目前軍隊當中的C130系列飛機能用肯定會繼續用的。


以目前來看,KC390的主要出口對象都是歐洲或者東歐以及南美洲部分小國家,而且採購的數量並不多。可見這架飛機想要在全世界獲得更好的出口成績,國際關係比自身的性能更爲重要。如果從這個方面來看的話,這架飛機的出口前景其實不會太好,今年的疫情和世界局勢的發展讓很多國家的軍事採購計劃大幅度降低了下來,KC390也很有可能會成爲一種較好不叫座的飛機。


在結尾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考慮一下這款飛機對中國的意義,我國目前雖然有比較先進的運20運輸機,但是20噸級的飛機我國其實並不算優秀,兩種飛機無一例外都是渦槳,飛行速度比較慢。如果能有一種載重噸位在30噸的噴氣式運輸機,一定會成爲運8運9的良好替代者。

從剛纔的介紹中,大家可以看到,KC390的很多部件都來自於非常成熟的民用飛機,如果我國能把C919身上的部分技術應用於新運輸機,也使用類似的發動機,肯定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新選擇。我國目前在空中運輸能力方面已經暴露出了很多問題,雖然運20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是先進的20到30噸級的運輸機依舊是空運的中流砥柱,絕對不可以忽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