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合来讲,由于战略部署上的“蜀远吴近”和个人主观上对东吴的敌意,曹丕最终没有在“夷陵之战”期间进攻蜀汉,反而一直将东吴视为首要进攻目标。单从曹丕的个人情感上讲,进攻东吴也要比进攻蜀汉重要的多,曹丕对刘备的敌意是小于孙权的。

大家好,我们的泽宇讲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章武元年(221年)到章武二年(222年),蜀汉与东吴之间爆发了著名的“夷陵之战”。但让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蜀汉主力大军与东吴对峙交战时,魏帝曹丕却没有乘机进攻蜀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史书记载,蜀汉集团从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到夷陵之战其实只过了大约两年的时间。而在汉中之战与水淹七军中,曹魏集团可谓损失惨重,近一半主力军损失殆尽,几乎是靠孙权背盟才躲过了危机。
当夷陵之战爆发的时候,曹魏在面对蜀汉的方向上的主力部队很少,而大部分主力都集中在对东吴的方向上,这就是刘晔所说的“蜀远吴近”。曹丕认为等主力完成调动后,刘备八成就结束与东吴的战争了。
另外,曹丕在与孙权的外交博弈中对东吴的不满和不信任与日俱增,这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曹丕的战略判断。单从曹丕的个人情感上讲,进攻东吴也要比进攻蜀汉重要的多,曹丕对刘备的敌意是小于孙权的。
综合来讲,由于战略部署上的“蜀远吴近”和个人主观上对东吴的敌意,曹丕最终没有在“夷陵之战”期间进攻蜀汉,反而一直将东吴视为首要进攻目标。在客观上帮助了蜀汉的延续和蜀汉与东吴的二次结盟。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