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龍湖科技園

施耐德萬高生產線

三安光電生產線

力神電池工作場景

銀企對接會

高企引育專項政策發佈會

▶ 甄曉倩 夏夢奇 本報記者 李爭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津濱海高新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充分發揮高新區企業科技創新力量,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爲科技戰“疫”提供硬核支撐。同時,出政策、優服務,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並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營造良好招商引資環境,一大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引進培育發展新動能、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實現“雙戰雙贏”。

一手抓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手抓經濟社會總體戰,做到“兩戰”並重,實現“雙勝雙贏”,這是目標,也是挑戰。爲應對疫情大考,天津濱海高新區不僅拿出惠企政策、送上“真金白銀”,而且通過兩委領導重點包聯、責任部門日常對接、幹部下沉駐企協防、藍軍強化暗訪督查四級協防體系,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織密企業復產的“服務網絡”,確保企業儘快儘早復工復產、達產滿產。

截至目前,天津濱海高新區累計復工復產企業10793家,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100%。今年一季度外貿進出口實現逆勢增長,金額達49.8億元,同比增長16.7%,其中進口22.3億元,同比增長70.6%。

天津濱海高新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單澤峯表示,當前,天津濱海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已步入轉型發展的突圍期、大有可爲的黃金期。作爲天津市新動能引育主力軍,天津濱海高新區將發揚敢爲天下先的精神,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天津濱海新區的正確領導下,着力以觀念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科技創新、環境創新,努力在新一輪發展中走在前列、多做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新篇章。

創新賦能 科技戰“疫”有了硬核支撐

機器人上崗、無人機防控、試劑盒應用……疫情發生以來,天津濱海高新區充分發揮高新區企業科技創新力量,組織、引導各類企業發揮所長,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爲科技戰“疫”提供硬核支撐。

創新大道以北,渤龍湖以西,有一片220畝的現代化產業園區,這裏是天津濱海高新區企業天津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所在地。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天津藥物研究院積極投身到抗擊疫情的大潮中,一個又一個的好消息不斷傳來。“天津藥物研究院基於自身優勢,成立藥研抗疫攻關團隊,開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天津藥物研究院副總經理閆鳳英表示,天津藥物研究院通過對新型冠狀病毒分析,發揮藥物化學、計算機輔助、藥物篩選、評價和質量研究等多學科綜合作用,對已有研究基礎的抗流感、抗病毒藥物進行篩選確定,迅速組織2個抗病毒品種立項,啓動臨牀前藥學研究,現已完成工藝優選等研究工作,近期準備進入放大研究和體內評價階段。

與此同時,國家抗疫應急項目中也有天津藥物研究院的產品身影。其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昌孝帶隊研究開發的中藥噴霧劑蘭芷獲中國工程院立項支持。目前,該產品已開始生產。

天津濱海高新區另一企業天地偉業則用人工智能織出防護網。

據瞭解,天地偉業推出的“不戴口罩就報警”系統,通過在公共場所佈置監控攝像頭,利用攝像頭採集視頻,並進行AI智能分析,從而自動檢測出過往人員是否佩戴口罩。

天地偉業前端產品總監張新介紹,如有人員未佩戴口罩,攝像機將發出語音報警提示。與此同時,攝像頭還會對其進行人臉抓拍。

此外,天地偉業推出的居家隔離智能訪視系統,可以阻止被隔離者外出和外來人員訪問,並能讓網格員每天清楚地瞭解被隔離者的體溫和健康狀態。該系統可以24小時實時覆蓋,無死角,同時減少現場訪視的感染風險,並可實現雙向實時通信。據悉,目前這兩個系統已經接到近百個訂單。

天津濱海高新區企業航天神舟飛行器有限公司則用無人機爲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撐。據瞭解,神飛公司是國際知名品牌彩虹無人機的製造商,疫情發生後,神飛公司積極與政府部門聯繫,應用無人機先進技術進行疫情防控。“無人機自動飛行系統除了能避免人員近距離接觸的疫情風險,還可配備多功能掛載實現日常空中巡邏、夜間紅外巡邏、應急警示、喊話指揮、應急照明等系列功能。”神飛公司黨委副書記丁巖曉表示,“公司還將通過無人機進行體溫測量和應急物資定點投送等,利用技術優勢爲疫情防控作出貢獻。”

四級協防 精準服務復工復產

在力神電池生產車間,一塊塊銀色電池半成品順次通過生產線;

在施耐德萬高生產車間,供料機器人“小火車”穿梭其間;

在環歐半導體生產車間,一片片太陽能單晶硅片經過最後一道檢驗工序下線;

……

天津濱海高新區在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高新區企業生產線再次繁忙起來,生產車間熱鬧起來了。

天津濱海高新區在全面落實天津市21條惠企政策基礎上,制定8條實打實的幫扶措施,“真金白銀、真心實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設立1億元防疫補貼專項資金;設立3億元醫藥企業科技攻關專項資金;安排1000萬元中小企業科技研發補貼專項資金;安排500萬元金融機構服務企業獎勵資金;設立1500萬元健康醫療保險專項資金等。”單澤峯表示,在推出這些舉措的同時,天津濱海高新區搭建四級協防體系,派出200多名幹部職工,對近萬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全覆蓋的聯繫服務,爲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疫情防控期間,天津濱海高新區企業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不僅經營沒有受損,還頂住疫情衝擊,實現逆勢增長。

“疫情發生後,我是擔心的,員工是否會感染?後期的供應會不會出現問題?”中環半導體副總經理秦世龍說,“按計劃,春節期間連續生產,每天在崗員工超過1600人,疫情防控方案怎麼做?防護物資從哪裏籌?”

企業着急,天津濱海高新區更急。1月28日,天津濱海高新區領導帶隊,來到了中環,發放口罩、消毒劑、測溫槍,外加200萬元的防疫專項補助。

天津濱海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叢表示,中環企業員工多,在疫情防控方面難度較大,投入也會更多,高新區竭盡全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高新區一直強調服務靠前,始終與企業站在一條戰線,他們有困難,我們永遠是堅強的後盾。同時,企業但凡有任何問題,都能直接反饋到高新區領導班子層面,當作最重要的問題去解決,保證正常生產不出現任何問題。”

天津濱海高新區與企業合力闖關,中環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今年一季度,中環股份營業總收入達45.17億元,同比增長18%。

與此同時,疫情對外資外貿企業的供應鏈影響較大,天津濱海高新區先後爲施耐德、賽象、約翰克蘭、聯合礦產等重點外資外貿企業協調上下游80餘家企業提前復工,及時保證企業連續生產。此外,爲長飛光纖協調進出武漢運送光纖盤和光纖罩,保障關鍵原材料不斷供;指導西門子電傳在符合防疫條件的前提下,進出寶坻運送關鍵生產部件;爲殼牌石油天津公司協調異地註冊經營的復工復產流程……一系列舉措爲外資外貿企業恢復產能,保住訂單奠定堅實基礎。

“各駐企協防組充分發揮企業‘聯絡員’、政策‘宣傳員’、防控‘監督員’和發展‘服務員’作用,推動援企穩崗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細,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單澤峯表示。

截至目前,天津濱海高新區累計開展政策宣貫77552次,指導防疫工作41090次,解決企業問題3449條。天津濱海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亟需履行國際訂單的企業復工率已達到100%。

危中孕機 新經濟激發新動能

3月20日,麒麟軟件舉行雲端發佈會,宣佈總部落戶天津濱海高新區。天津濱海高新區與麒麟軟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國家操作系統發展平臺。

“一直以來,天津濱海高新區在麒麟軟件的發展過程中給予大力支持,讓我們感受到政府服務企業的真情與真心。”麒麟軟件執行總裁孔金珠表示,尤其是疫情發生後,天津濱海高新區更是給予大力指導與幫助,不僅及時送來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而且在房租、物業費用等方面給予相關減免。可以說是“患難見真情”。

據瞭解,此次總部落戶天津濱海高新區後,麒麟軟件將用5年時間打造研發總部,建設數據中心、銷售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培訓中心、適配中心以及產品生態展示中心,並組建一支規模逾萬的精英人才隊伍,實現支持上千萬用戶的規模,未來力爭達到億級使用規模。

除了麒麟軟件,目前天津濱海高新區已經匯聚飛騰、紫光雲、北斗、曙光、360、南大通用等多家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明星企業,爲支撐國家網絡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內生安全打下紮實產業基礎。未來,在這些龍頭企業帶動下,萬億產業規模將在這裏崛起,服務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網信產業變革進步。

網信產業在天津濱海高新區呈現勃勃生機,數字經濟同樣不可限量。

“疫情防控期間,公司合同智能審覈業務同比增長30%。”天津道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智勇說。讓他更爲振奮的是,在近日商務部公佈的首批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數字商務企業名單中,道本科技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知名企業一同入選,成爲天津惟一一家入選的互聯網企業,也是全國惟一一家入選的致力於研究企業法務管理信息化的高科技企業。

“數字經濟正在重構商業模式,若能將大數據技術注入傳統法務管理工作中,就會形成法務數字化管理,助推企業‘快、準、狠’地構建企業風險防控屏障,全面提升企業法務管控水平。” 王智勇說,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產品賦能,道本科技實現了審覈一份合同只需要3秒,合同臺賬提取僅需要1秒。道本科技近兩年實現業績倍增,成爲天津“三新”經濟的樣板。

與道本科技同在天津濱海高新區的雲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也正在通過數字化手段賦能傳統模式變革。“我們把線下的人力資源公司搬到線上,比如抖音上的視頻拍攝者、知乎LIVE的講者等,都與雲賬戶直接籤協議,平臺把費用打給我們,然後線上績效費的核算發放、徵稅等一系列操作都是我們做。”雲賬戶創始人兼CEO楊暉說,雲賬戶就相當於“服務業的服務業”,目前累計服務平臺企業超過5000家,服務個體經營者超過4100萬人。

紫光雲利用公司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豐富積累,快速開發華佗疫情防控平臺,通過建設公衆健康防疫服務平臺、疫情防疫採集系統、疫情防控可視化平臺,打通疫情防控中各環節,全流程、全方位解決疫情防控過程中相關的實際問題。

“在《天津市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3年)》出臺後,天津濱海高新區積極貫徹落實方案要求,加快聚集創新資源,推動產業集羣化、規模化發展,目前區域內數字經濟發展已駛入快車道。”天津濱海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五大行動 打造高質量發展“升級版”

雲籤衆商、約定津門。4月8日,天津市政府舉辦2020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雲簽約活動,天津濱海高新區9個簽約項目投資額約百億元,其中外資投資項目簽約投資額6.5億美元,佔天津市外資投資額三成,涉及金融服務、工業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內資投資項目簽約投資額53.92億元,涉及智能製造、醫藥健康、高端生活配套、智能科技、金融服務等領域。

其中,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40億元,擬在天津濱海高新區渤龍湖科技園建設愛琴海商業綜合體和高端住宅項目,助力高新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濃厚創新創業氛圍,打造宜居宜業智慧高新。

日本津村株式會社作爲目前全球最大的漢方藥製藥公司,與中國中藥材和飲片出口的龍頭企業天津盛實百草中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資22億元在天津濱海高新區共建中藥經典名方製劑生產基地。該基地建設不僅是企業在中藥科技開發、技術創新,形成完整產業鏈條的重要載體、關鍵環節,更是高新區佈局生物醫藥產業,實現技術迭代有力支撐。

僅僅間隔一個多月,5月15日,天津濱海高新區舉行“引育新動能、共迎新發展”重點招商項目雲簽約儀式,與天津中電創新園項目、施耐德萬高—鼎盛嘉泰項目等14個優質項目完成簽約,投資額近116億元,其中,外資投資項目簽約投資額8億美元,內資投資項目簽約投資額59.8億元。

此次簽約,中電光谷看中天津濱海高新區優質的營商環境和創新創業氛圍,將總投資15億元建設天津中電創新園,聚焦數字內容、網絡安全、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技術等領域,致力於建設自主創新的完善生態體系,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園區。施耐德萬高(天津)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作爲天津濱海高新區智能製造型企業,未來將擴大高端產品生產,並將施耐德中端產業業務轉移至天津,設立中端產業業務實體公司。下一步,施耐德集團將通過合作的形式按照全球標準代建一個全新的集生產、倉儲功能於一體的新工業廠房。

這些大項目簽約落戶僅僅是天津濱海高新區開展產業能級提升行動,引導優質項目沿主導產業鏈集聚的一個縮影。

作爲首批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天津濱海高新區着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創新中心,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019年獲批全國惟一一家國家網絡安全產品與服務戰略新興產業集羣,形成“CPU芯片+操作系統+服務器+安全軟件+應用服務”的安全自主可控全產業鏈,集聚培育360上市公司總部、飛騰、麒麟、中科曙光、中環半導體、紫光雲、今日頭條、雲賬戶、航天五院、航天十一院等一批知名企業。生物醫藥產業集羣擁有天津藥研院、協和幹細胞、盛實百草等代表企業。

同時,天津濱海高新區積極開展新興動能培育行動,引進中科曙光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華爲鯤鵬創新中心、騰訊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天地偉業網安創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協同創新平臺,承擔了一批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其中,飛騰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高新區企業第四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此外,天津濱海高新區加速聚集科技創新要素,完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鞏固“創新創業通票”等制度創新成果,推廣“銀政通”金融服務平臺,形成金融支持科技、科技賦能金融的良性生態體系,推動高新區企業登陸多層次資本市場。借力打造高端人才引領型特色載體升級版,整合優勢資源,集成政策舉措,優化創新創業生態。

5月13日,天津濱海高新區舉辦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加快新動能引育支持高質量發展暨高企引育專項政策發佈會,重磅推出《天津濱海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引育專項政策》及其實施細則,加大扶持力度,每年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推動國家高企等高水平創新主體數量倍增。

單澤峯表示,未來,天津濱海高新區將全面落實天津市委“五個現代化天津”和濱海新區部署要求,以改革爲動力、以創新爲路徑、以奮鬥爲根本,把握高質量發展一條主線,全面打響空間格局優化、產業能級提升、新興動能培育、深化改革攻堅、城市品質提升“五大行動”,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高水平建設天津智能科技產業高地和經濟發展航空母艦,努力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本版圖片來源:天津濱海高新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