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伐以后,京兆地方撤销,改隶河北省,北京旗人的籍贯,又由京兆大兴、宛平,改为河北大兴、宛平。附带说明一下:这里的老北京,专指隶籍或居住在北京附近的大兴、宛平两县人而言,原隶顺天府或京兆地方的其他属县,以及今天北京市远郊各县人,都不在这个范围以内。

本文提到的老北京,既和50万年前半猿半人的“北京人”无关,也与辽金时期北京一带韩、赵、马、刘等著姓毫无瓜葛,就连明初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畿辅移民,也觉得时代太遥远。由于近年民俗学受到高度重视,而这些民俗风物,方言习尚,多半是在清中叶以后、近百余年来所形成,时代距离现在较近,因此本文只谈谈近代老北京的籍贯的一些特点。
附带说明一下:这里的老北京,专指隶籍或居住在北京附近的大兴、宛平两县人而言,原隶顺天府或京兆地方的其他属县,以及今天北京市远郊各县人,都不在这个范围以内。
一提起老北京,很容易使人想到北京的旗人。旗人是隶属于八旗旗下人的简称。清入关以后,旗人最初各按八旗方位居住在北京内城,稍后就不那么严格了。旗人的风俗习惯,或多或少影响着北京的其他民族。旗人有宗室、觉罗、满洲、蒙古、汉军之分。宗室、觉罗、满洲、蒙古旗人的原籍是东北和内蒙;汉军旗人中,十之七、八是东北籍汉人,其余少数则各省人皆有。清代旗人在书写自己的履历时,都要详细写明某旗某地驻防。辛亥革命以后,大致在原顺天府的辖境,成立了京兆地方,当时除了在紫禁城内溥仪小朝廷供职的旗人仍沿用旧制书写自己的旗籍履历外,广大旗人为了适应环境,自谋生计,他们的籍贯多已改归京兆。那时北京附近的县是大兴、宛平,于是住在东城的旗人占籍京兆大兴,住在西城的旗人占籍京兆宛平。各地驻防旗人也都以其驻地为籍贯。北伐以后,京兆地方撤销,改隶河北省,北京旗人的籍贯,又由京兆大兴、宛平,改为河北大兴、宛平。前面提到汉军旗中各省人皆有,那么,有没有原本就是北京人,而后编入汉军旗的呢?回答是有的。清初名将马光远,顺天大兴人,明建昌副将,天聪间降清,隶汉军,封一等子爵,《清史稿》有传,其后裔尚居北京。清初汉军诗人陈于王,字健夫,写有《燕九竹枝词》,自署宛平,当也是本籍北,而后列入旗籍的。
清代许多外省士子应大兴、宛平县考,考中秀才,遇乡试之年,由顺天学政送考,由乡试而会试,遂以大兴、宛平为寄。这种情况极多。
清代,北京各部及外省地方官署,都聘有一定数量的吏员,处理例行公事。这些吏员属于雇员性质,不由朝廷任命,但熟于吏治,在处理公事上,其机敏干练,远在才具平庸的正式命官之上。吏员大多都是浙江绍兴人,父死子继,俨然成为一地一姓之业,世居京师,不亚于旗籍世家大族。他们京味十足,只是语音比内城旗人略轻柔些,风俗礼节也和旗人迥然不同,多少还保留一些南省习俗。
清代汉族一、二品大员致仕,多定居北京,不再回籍,数世之后,子孙无异北京土著,但籍贯仍署原籍。这类老北京为数亦不少。
还有一类老北京是殷实商绅之裔。如盐商宛平查氏,本籍浙江海宁;药商大兴乐氏,本籍浙江宁波;米商大兴祝氏,本籍山西太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