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经过文物专家鉴定,确认这是一个商代猪尊,被专家们称为“商代豕形铜尊”,而村民也表示愿意主动上交国家。

湖南湘潭村民盖新房,意外挖出“野猪”,专家:全世界仅此一件!原创

历史档案所

3小时前

大家都知道,湖南湘潭不仅是著名的革命圣地,走出了不少革命先烈,同时湖南也是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湖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考古证明早在4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湖南地区就已经有人类活动。西周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地区属于楚国的范围,到了西汉楚期属于长沙国,唐朝时属于山南东道,元朝属于湖广行省,明朝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后建立湖南省。湖南境内发现出土的大墓最著名的当属长沙马王堆汉墓,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湖南湘潭发现的商代青铜器。


上世纪80年代,湖南湘潭县九华公社桂花大队船形山生产队队员朱桂武忙着盖新房,在平整新房地基时,意外挖出一件猪形铜器。后来村民挖到铜器的消息传遍十里八村,而有一位古董商人表示想要高价收购,并称盖新房的钱他全部出了,村民意识到可能是挖到了文物,于是上报了当地文物部门,很快当地文物局就派工作人员赶往现场。经过文物专家鉴定,确认这是一个商代猪尊,被专家们称为“商代豕形铜尊”,而村民也表示愿意主动上交国家。后来湖南省博物馆派人调查,猪尊的出土地点是面对湘江的一个山坳里,附近没有其他器物,属于窖藏出土。


商代豕形铜尊,高40,长72厘米,野公猪形状,猪背部有盖,盖上捉手残缺,根据残存情况复原成凤鸟形。铜尊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尾下垂,肘部前后各有一圆形管孔,经过尊腹,直通另一肘部。铜尊重约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盛满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安装此管的作用是便于人们搬运。猪尊的装饰也有特点,器身大面积用鳞甲纹,前后肘部饰夔龙纹。


专家表示尊作为酒器,而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文物专家表示全世界仅此一件,可见其价值所在。专家介绍,我国是世界最早把野猪驯化为家猪的国家之一,根据考古发掘得知,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将野猪驯化为家猪。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材料看,殷商时期的养猪业相当发达,“陈豕于室,合家而祀”,猪是祭祀中的重要祭品,养猪业已经遍及各个家庭。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