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經過文物專家鑑定,確認這是一個商代豬尊,被專家們稱爲“商代豕形銅尊”,而村民也表示願意主動上交國家。

湖南湘潭村民蓋新房,意外挖出“野豬”,專家:全世界僅此一件!原創

歷史檔案所

3小時前

大家都知道,湖南湘潭不僅是著名的革命聖地,走出了不少革命先烈,同時湖南也是個歷史悠久的省份。湖南在原始社會時爲三苗、百濮與揚越(百越一支)之地,考古證明早在4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湖南地區就已經有人類活動。西周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湖南地區屬於楚國的範圍,到了西漢楚期屬於長沙國,唐朝時屬於山南東道,元朝屬於湖廣行省,明朝屬於湖廣佈政使司,清朝康熙後建立湖南省。湖南境內發現出土的大墓最著名的當屬長沙馬王堆漢墓,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湖南湘潭發現的商代青銅器。


上世紀80年代,湖南湘潭縣九華公社桂花大隊船形山生產隊隊員朱桂武忙着蓋新房,在平整新房地基時,意外挖出一件豬形銅器。後來村民挖到銅器的消息傳遍十里八村,而有一位古董商人表示想要高價收購,並稱蓋新房的錢他全部出了,村民意識到可能是挖到了文物,於是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很快當地文物局就派工作人員趕往現場。經過文物專家鑑定,確認這是一個商代豬尊,被專家們稱爲“商代豕形銅尊”,而村民也表示願意主動上交國家。後來湖南省博物館派人調查,豬尊的出土地點是面對湘江的一個山坳裏,附近沒有其他器物,屬於窖藏出土。


商代豕形銅尊,高40,長72釐米,野公豬形狀,豬背部有蓋,蓋上捉手殘缺,根據殘存情況復原成鳳鳥形。銅尊雙眼直視,獠牙外露,兩耳豎立,四肢粗壯,尾下垂,肘部前後各有一圓形管孔,經過尊腹,直通另一肘部。銅尊重約30多公斤,容積有13公升,盛滿之後,一個人難以搬運,有此管孔,可以穿繫繩索,供人抬舉,安裝此管的作用是便於人們搬運。豬尊的裝飾也有特點,器身大面積用鱗甲紋,前後肘部飾夔龍紋。


專家表示尊作爲酒器,而以野豬作爲器物形制,文物專家表示全世界僅此一件,可見其價值所在。專家介紹,我國是世界最早把野豬馴化爲家豬的國家之一,根據考古發掘得知,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國古代人民就已經將野豬馴化爲家豬。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材料看,殷商時期的養豬業相當發達,“陳豕於室,閤家而祀”,豬是祭祀中的重要祭品,養豬業已經遍及各個家庭。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