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地區短期內連降暴雨,河水會猛烈上漲,漫過堤壩,淹沒農田、村莊,沖毀道路、橋樑、房屋,這就是洪水災害。由於暴雨急而大,排水不暢易引起積水成澇,土壤孔隙被水充滿,造成陸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動受到抑制,加強了嫌氣過程,產生有毒物質,使作物受害而減產。

近日南方在經歷狂風暴雨,

多地出現水浸,

城市內澇現象。

俗話說得好

有備才能無患

暴雨的定義和危害:

暴雨是指大氣中降落到地面的水量每日達到和超過50毫米的降雨,暴雨經常夾雜着大風。降雨量每日超過100毫米的爲大暴雨,超過250毫米的爲特大暴雨。暴雨來得快,雨勢猛,尤其是大範圍持續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它不僅影響工農業生產,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暴雨的危害主要有兩種:

(1)漬澇危害

由於暴雨急而大,排水不暢易引起積水成澇,土壤孔隙被水充滿,造成陸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動受到抑制,加強了嫌氣過程,產生有毒物質,使作物受害而減產。

(2)洪澇災害

由暴雨引起的洪澇淹沒作物,使作物新陳代謝難以正常進行而發生各種傷害,淹水越深,淹沒時間越長,危害越嚴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發、河流泛濫,不僅危害農作物、果樹、林業和漁業,而且還衝毀農舍和工農業設施,甚至造成人畜傷亡,經濟損失嚴重。我國曆史上的洪澇災害,幾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1954年7月長江流域大洪澇,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8月河南大洪澇,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特大洪澇災害等,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圖片來源網絡

什麼是雨澇災害?

雨澇是由於降水偏多,形成洪澇的氣象災害。

由於各地降水和地形特點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澇的標準也有所不同。特大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往往造成洪澇災害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於一些地勢低窪、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會造成更多的災害。

遇到暴雨怎麼辦?

1.地勢低窪的居民住宅區,可因地制宜採取“小包圍”措施,如砌圍牆、大門口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將垃圾、雜物等丟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時積水成災。

3.底層居民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應移裝在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

4.在積水中行走要注意觀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準隨意傾倒垃圾及廢棄物,以防淤塞。

洪水爆發後如何自救?

一個地區短期內連降暴雨,河水會猛烈上漲,漫過堤壩,淹沒農田、村莊,沖毀道路、橋樑、房屋,這就是洪水災害。發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l.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儘可能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牀等,做水上轉移。

2.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牆,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3.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4.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5.洪水過後,要服用預防流行病的藥物,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發生傳染病。

希望大家在遇到災害時沉着冷靜

保證自己

安全第一

轉自:中國氣象科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六盤水氣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