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底到4月底的这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之内,美国海军历经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其部署在太平洋的4艘航空母舰全部处于瘫痪状态,整个美国海军只剩下两艘航空母舰可以使用。时至今日,美国境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依然没有平缓的趋势,截止到5月25日,美国境内的累计确诊人数已经飙升到了168万人,死亡病例达到了9.93万。在这种情况之下,以特朗普为首的白宫官僚们只能用转移民众注意力的方式来掩盖他们抗疫的无能了。

(美国海军的LaWS激光武器)

在瘫痪了一个多月之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4艘航空母舰重新披挂上阵齐聚西太,随之而来的除了"捍卫自由航行"这种荒谬举动之外,还有早已经落灰的武器装备测试,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舰用激光武器。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最新报道,近日美国海军利用"波特兰"号两栖运输舰(LPD-27, USS Portland) 测试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固态镭射武器系统展示器",成功将一架飞行中的无人机击毁。

(测试现场)

根据现场视频来看,美国人在这艘两栖运输舰的船头部分安装了固态激光武器LWSD MK2 MOD 0样机,随后该激光武器系统发射激光将无人机击中,并且将其烧毁。虽然这并不是美国海军第1次测试激光武器,但却是头一回用无人机这种目标当成靶子进行试验。据悉此次测试的固态激光武器系统样机功率达到了150千瓦,2017年美国海军利用"彭塞"号测试的激光武器系统样机功率为30千瓦,除此之外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在开发另外一款150千瓦的激光武器系统,预计在2020年年内进行测试。

(测试现场)

激光武器击毁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穿孔,第二是层裂。首先是大功率的激光使得靶标表面材料迅速熔化,进而汽化蒸发,物质向外喷射之后形成穿孔。层裂指的是激光的能量被投射到靶标材质的表面之后,通过应力(靶标内部不同区域形变不一致导致应变,进而形成应力)波反射的方式将靶标材质拉断,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等离子云还可以向外形成辐射,从而破坏目标的电子元器件。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激光武器对目标造成损害主要有三点,分别是热破坏、力学破坏以及辐射破坏。

(被击毁的无人机)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美伊军这个所谓的LWSD了,事实上其发展速度要比预期晚了三年之多,他们最初计划在2014年就首先把30千瓦级的激光武器系统部署在"彭塞"号上,结果一直拖到2017年才完成。

(安装在彭塞号两栖舰上的LaWS激光武器,本次测试的LWSD是其升级版)

目前美军的激光武器距离实战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首先其不能做到在恶劣天气条件之下进行正常使用,其次美国人一直想用他们的激光武器对导弹目标进行拦截,不过一来功率不够,二来速度太快的导弹,目标在飞行的时候表面会形成等离子热障,非常影响对其进行定位。不过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美军激光武器系统的成就也为未来他们类似武器的发展提供了"改变海战模式"的思路。

(以色列的激光武器系统样机)

因为该激光武器系统可以取代目前美军军舰上大量安装的"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一来杀伤效率高,二来可以凭借其持续输出的特点拦截饱和攻击,而且成本相当低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盟友国家以色列已经将自己的激光武器系统应用在拦截火箭弹上,未来将会取代成本极高的"铁穹"系统来保卫以色列领空。总体来说,虽然现在的激光武器尚不成熟,但其未来发展之路还是相当广阔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