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底到4月底的這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之內,美國海軍歷經了史上最爲困難的時期之一,其部署在太平洋的4艘航空母艦全部處於癱瘓狀態,整個美國海軍只剩下兩艘航空母艦可以使用。時至今日,美國境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依然沒有平緩的趨勢,截止到5月25日,美國境內的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飆升到了168萬人,死亡病例達到了9.93萬。在這種情況之下,以特朗普爲首的白宮官僚們只能用轉移民衆注意力的方式來掩蓋他們抗疫的無能了。

(美國海軍的LaWS激光武器)

在癱瘓了一個多月之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4艘航空母艦重新披掛上陣齊聚西太,隨之而來的除了"捍衛自由航行"這種荒謬舉動之外,還有早已經落灰的武器裝備測試,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艦用激光武器。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最新報道,近日美國海軍利用"波特蘭"號兩棲運輸艦(LPD-27, USS Portland) 測試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固態鐳射武器系統展示器",成功將一架飛行中的無人機擊毀。

(測試現場)

根據現場視頻來看,美國人在這艘兩棲運輸艦的船頭部分安裝了固態激光武器LWSD MK2 MOD 0樣機,隨後該激光武器系統發射激光將無人機擊中,並且將其燒燬。雖然這並不是美國海軍第1次測試激光武器,但卻是頭一回用無人機這種目標當成靶子進行試驗。據悉此次測試的固態激光武器系統樣機功率達到了150千瓦,2017年美國海軍利用"彭塞"號測試的激光武器系統樣機功率爲30千瓦,除此之外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還在開發另外一款150千瓦的激光武器系統,預計在2020年年內進行測試。

(測試現場)

激光武器擊毀目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穿孔,第二是層裂。首先是大功率的激光使得靶標表面材料迅速熔化,進而汽化蒸發,物質向外噴射之後形成穿孔。層裂指的是激光的能量被投射到靶標材質的表面之後,通過應力(靶標內部不同區域形變不一致導致應變,進而形成應力)波反射的方式將靶標材質拉斷,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等離子云還可以向外形成輻射,從而破壞目標的電子元器件。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激光武器對目標造成損害主要有三點,分別是熱破壞、力學破壞以及輻射破壞。

(被擊毀的無人機)

這裏就不得不提到美伊軍這個所謂的LWSD了,事實上其發展速度要比預期晚了三年之多,他們最初計劃在2014年就首先把30千瓦級的激光武器系統部署在"彭塞"號上,結果一直拖到2017年才完成。

(安裝在彭塞號兩棲艦上的LaWS激光武器,本次測試的LWSD是其升級版)

目前美軍的激光武器距離實戰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首先其不能做到在惡劣天氣條件之下進行正常使用,其次美國人一直想用他們的激光武器對導彈目標進行攔截,不過一來功率不夠,二來速度太快的導彈,目標在飛行的時候表面會形成等離子熱障,非常影響對其進行定位。不過某種程度上來說,目前美軍激光武器系統的成就也爲未來他們類似武器的發展提供了"改變海戰模式"的思路。

(以色列的激光武器系統樣機)

因爲該激光武器系統可以取代目前美軍軍艦上大量安裝的"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一來殺傷效率高,二來可以憑藉其持續輸出的特點攔截飽和攻擊,而且成本相當低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盟友國家以色列已經將自己的激光武器系統應用在攔截火箭彈上,未來將會取代成本極高的"鐵穹"系統來保衛以色列領空。總體來說,雖然現在的激光武器尚不成熟,但其未來發展之路還是相當廣闊的。

相關文章